别人看《大染坊》看剧情,你却能看穿纺织印染的前世今生

寻琴观看商业 2025-02-20 04:47:44

在大众眼中,电视剧《大染坊》或许只是一部讲述商海沉浮的故事,但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纺织印染知识。

就让我们以专业视角,深入剖析这部剧中的纺织印染奥秘,带你领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独特体验。

印染工艺的时代变迁

《大染坊》第二集中,陈六子与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卢家驹商讨在青岛开染厂一事。

卢家驹因陈六子曾是不识字的乞丐而心生轻视。

在交流中,卢家驹提及缸染、瓮染以及硫酸黑矾的时代已然过去,当下是机器染的时代。

这一观点反映了纺织印染工艺的重大变革。

传统的小缸染色,以大水缸作为染槽,将布放入其中染色。

这种方式产量极低,且每个缸即便添加相同染料,染出的布也会存在明显色差,仅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模式下的印染方法。

而故事所处的清末民初,中国正步入工业化时代,机器染大染房应运而生。

如今染厂的机器运行速度极快,产量大幅提升,一台机器能替代过去成千上万人的工作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我们现在所穿的衣物大多便是通过机器染色制成。

卢家驹提到的硫酸黑矾,在当时的印染过程中有着特定作用。

硫酸用于染布后布面碱性的中和。那时染色常用硫化染料,即便现在也有使用,但因其不环保,属于劣质染料。

硫化染料需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导致染完色的布面呈碱性,而人体皮肤更适宜弱酸性环境。

如今纺织品安全类别ABC都要求将布面控制在弱酸性状态,碱性过高的衣服穿着时易引发皮肤瘙痒、红肿等问题。

若遇到此类情况,用白醋浸泡中和,能有效改善。

黑矾是烧过的石头,是氯矾、明矾、胆矾等各矾的混合物,化学名称为硫酸铁、硫酸铝钾、硫酸铜、硫酸铬钾。

这种金属盐可使染料与棉纤维上的阴离子基团络合,起到固色作用,尤其在除电缆外的植物染色中应用广泛。

然而,胆矾、明矾、硭硝等都具有较大毒性,从健康角度考虑,不宜接触皮肤。

其实,古人虽无化学物质的概念,但早已在印染中使用这些物质。

现代印染技术的专业解读

剧中卢家驹所学的纺织印花专业,如今称为轻化工程染整方向,主要研究如何染布并赋予衣服特殊功能,如拒水的衣服、抗菌的袜子、远红外保暖的衣服等。

在陈六子与卢家驹的交谈中,卢家驹故意刁难,询问陈六子是否了解机器染,陈六子机智地回答出机器染的关键要点。

机器染的“前蘸后染”工艺,前面是轧槽,布从染液中进出后通过轧辊轧压,保持相同的带液率,即完成浸染。

随后通过高温烘箱,利用温度使染料与面料发生化学结合,从而不易掉色,这个高温烘箱学名是定型机器。

机器染劲大,可多拉宽拉长,这是因为机器依靠导辊的摩擦力带动布向前运动,致使布本身被拉长。

这种面料若买回家水洗便会缩水,正如陈六子所说的“坑人”。

所以,合格的面料必须经过缩水率检验,还可通过预缩机减少缩水现象。

预缩机内有橡胶毯,能使面料向内收缩,这样的面料不仅不易缩水,还厚实柔软,不过由于整体长度变短,每米单价较高,属于中高端面料。

染布和印花是两种不同的工艺。

染布是使面料整体上色,而印花则是在面料上印制特定图案。通过对比两者的实际操作视频,能更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区别。

剧中的科学正误辨析

《大染坊》总体较为写实考究,但仍存在一些科学错误。

例如,陈六子在染坊中说加一磅硫化氢,这是错误的表述。硫化氢是有剧毒的气体,并非固体,在染色过程中不会被使用。

真正用于硫化染料染色的是硫化钠、硫化碱,它们起到还原硫化染料的作用。

这部剧为我们展现了纺织印染行业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工艺到现代技术,从工艺原理到实际操作,从正确知识到错误纠正。

通过对剧中纺织印染知识的剖析,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行业,也能让我们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增长专业知识,感受纺织印染行业的魅力与奥秘。

无论是对纺织行业感兴趣的人,还是单纯想了解更多生活背后知识的观众,都能从这部剧的专业解读中获得新的启发。

文本来源 @姚蔚铭 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