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浴血抗日十四年(69)傅作义激战包头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4-07-03 01:59:06

蒋介石制定了冬季攻势之后,塞北地区的绥远,开始秣马厉兵,准备反击日军。

驻蒙日军司令长官冈部直三郎,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中日战争爆发之后,他一直担任华北方面军的参谋长,辅佐司令官寺内寿一在华北地区取得不小的战绩。

在塞北地区,他虽然掌握的军队不多,但是手中有一支非常有特色的部队——骑兵。

抗日战争时期,骑兵这个兵种,辉煌了千年之后,也迎来了最后的归途。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驻蒙日军掌握着日军的大部分骑兵。

具体的来说,就是以小岛吉藏为部队长的骑兵集团,大约有两个旅团的兵力,一共有四个联队。

其中,第13联队驻扎在固阳,第14联队驻扎在安北,固阳和安北是包头附近的两个县,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而另外两个联队,被调往河南参加战斗。

1939年12月19日,华南昆仑关中日双方爆发大战,这个时候,小岛就收到一个情报:

傅作义的第35军主力正在向昆都河以东集合,准备在12月20日,袭击包头。

傅作义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小岛暗自高兴,他在庆幸自己情报系统非常得力的同时,立即派出熊川长政,带着部队出发,横渡昆都河,准备拦截傅作义的军队。

小岛在包头西门,给熊川送行,你说送行就送行吧,奇怪的是,两人这一走就是五公里,就像情侣暂时分别依依不舍一样。熊本军队渐行渐远,小岛才依依不舍地想起了回城。

小岛万万没有想到,他送行部队还没有进包头,城中就已经枪声大作,小岛都蒙了,心中不禁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就小岛送熊川出城之时,城外一直穿着便衣的中国军队,趁机攻入了包头城中。

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傅作义用了“调虎离山”之计策。

小岛骑兵的主力,驻扎在固阳和安北,平时包头的城防只有熊川骑炮兵队和少量的战车部队,现在,熊川走了,包头防守力量一下子就空虚起来。

小岛进城之后才得知,包头少数的守备部队,在中国便衣队的攻击之下,正在节节败退,看战斗的路线,是在向其指挥部推进,双方在巷口已经进入了死战状态。

一直到这个时候,小岛还是有点蒙,出城之时,他一直看不上便衣队,现在看这阵势,明显的是想端掉他的指挥部啊。

好在身边的副官还比较清醒,带着小岛抄近路,回到司令部。

刚到司令部,小岛差点被气得吐血,一个参谋正在给张家口的驻蒙军司令官冈部打电话,信誓旦旦的说:不用担心,我们能顶住,不需要援军。

小岛也不在好意思,打电话给冈部,让其派兵增援!

其实,按照当时的情况,小岛想找援军,一点都不困难,包头的周围就有两支骑兵队伍!于是,小岛立即下令,让第13联队、第14联队,迅速赶来支援。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小岛平静下来。他知道,攻入包头的便衣队,只能说是一个小先锋队,后面是否还有更多的部队跟进?而这次袭击的性质和规模到底有多大?小岛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果不其然,很快他就收到了最新情报:包头城外,傅作义的第35军已经出现。

抗战时期,绥远中国军队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傅作义出任第7集团军总司令,它在南口协助过汤恩伯,参加过忻口会战,守卫太原,蒋介石有意将这位悍将,从阎锡山的手中拉拢过来,因此,1938年冬,提升傅作义为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让其进驻绥西,从此脱离第二战区。

在绥西,傅作义一边抗日,一边屯田,让蒋介石非常的欣赏。

1939年冬,中国军队进行大反攻,重庆方面本来希望傅作义率兵攻打大佘太,也就是北安的日军。

但是,傅作义认为,这样的作战计划意义不大,不如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进攻包头。

与重庆沟通之后,刘斐觉得可行,于是,就上报给了蒋介石。

但是,一个问题,万一包头一战打不好,日军会不会趁机反攻进入西北腹地宁夏呢?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重庆方面最后排除了日军兵入西北的可能,于是,同意的傅作义攻打包头的计划。

包头位于黄河的北岸,平绥线上,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是西北大后方的一个门户。在塞北,归绥、包头、张家口是日军最重要的三个据点,成犄角之势,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尤其是包头,就相当于日军插入中国西北腹地的一把匕首。

在包头附近日军有两个据点,兵力大约在1万人左右,包头的城防也非常的坚固,如果强攻,中国军队必定付出重大的伤亡,还不一定能攻得下来。

对于傅作义来说,如何把包头城内的日军主力调出来,就是成为一个关键,另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就是,用什么办法,把从固阳和安北赶来的日本援军,挡在路上或者全歼?

只有解决了这两个事情,才有可能一举拿下包头。

为了迷惑日军,傅作义采用了瞒天过海的方法。简单的来说,就是隐蔽作战意图。

首先,他叫师长董其武带着部队,到一线去修建战斗工事,给日本一个基本的印象:中国军队只是在修建工事,固守防线而已。

打包头是在长途奔袭战,辎重补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一开始就大规模的动用辎重部队,势必会引起黄河北岸包头日军的怀疑。

于是,傅作义让人,昼伏夜出,将大量的弹药逐次埋入黄河难的沙土之中,一旦开打,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弹药补充。

一切准备完毕后,1939年12月15日,傅作义一声令下,以第35军为主的攻击部队,大约有3万多部骑兵,穿过茫茫的草原和戈壁,悄悄地向包头进发,这是抗日战争8年来,史无前例的一次长途奔袭。

出发之后,士兵都不知道目的地是哪,军队长官只告诉他们:一直向前走。

在兵力部署上,傅作义作出了以下的安排:

孙兰峰的新编第31师作为攻城主力,避开包头外围据点,长驱直入打包头。

骑兵第7师破坏包头到归绥的铁路桥,断绝日本援军,随后作为预备队使用。

袁庆荣的第32师,负责打援。

董其武的第101师,进入包头西北地区,扫清昆都仑河到包头沿线的日军据点,并担任警备任务,随时支援主攻方向孙兰峰的部队。

从这个作战任务上来看,虽然袁庆荣的第32师,任务只是打支援,实际上极其重要。

一但包头遭受攻击,必定会想到固阳和安北搬救兵,如果阻挡不了这部分援军,孙兰峰攻打包头的作战任务,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尽管作战计划详细,但是,中途还是出现了岔子。

按照计划,孙兰峰的新编第31师,12月20日抵达包头北面的黄草洼地区,日落之后发起总攻。

骑兵第7师在12月18日完成切断铁路任务之后,作为孙兰峰的预备队,隐蔽在包头的外围,成为第二道防线。

一旦袁庆荣打支援不利,可以形成第二道阻击力量。但是,这支军委会直属的骑兵部队,进入包头破坏完毕止,并没有隐藏下来,而直接向大后方撤退,提前离开的战场。

这一举动,让傅作义非常的恼火,要知道,这一个行为有可能让攻击计划功亏一篑。

值得庆幸的是,日军还是中计了,包头内的主力部队正在外调,准备12月20日出城。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傅作义感觉到,没有必要等到12月20日晚再进攻了,当天上午,熊川部队一离开,他就下令立即行动。

所以,熊川离开不久,孙兰峰就带着部队摸到包头城下。

孙兰峰的新编第31师有三个团,团长分别是:刘景新,郁传义,安春山。另外,还有一个地方警备团团长于霖瑞。

按照计划,刘景新和于霖瑞两个团,在左右两侧进攻,从包头北门进入,安春山在包头东北外警戒,郁传义作为预备队。

但是,安春山手下的一支便衣队,路过西门之时,竟然发现这里没有任何警戒,他们摸到城下,这里只驻扎了一个日军小队。

于是,他认为机不可失,立即下达命令,从西门攻入,短兵相接之中,这个日军小队被便衣队全部斩杀,不到半个小时,中国军队就控制了包头的城垣。

大家要知道,这里是塞北,12月的塞北,气温可以下降到零下四十度,严寒之中,第35军的将士们就这样前仆后继,勇夺城头,团长安春山,伫立在塞北的大风中,告诉身边的士兵:

包头城内的日军,一个都不要放过。

当时,安春山是一个30出头的小伙子,他毕业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是第35军的第一悍将。

长城抗战之时,他在北平就与日军交手过,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在百灵庙、红格尔战役中,与日军拼死厮杀。抗日战争期间,又跟随傅作义,转战山西,绥远等地,可以说傅作义参与每一场战斗,都有他的身影。

当然,傅作义也对其十分的器重,有一次,他语重心长的给安春山说:

春山,打仗不怕死是好的,身先士卒,是对各级部队领导者的基本要求。但是,你每一次都冲在最前方,我还是很担心,万一有什么意外怎么办,我不想失去你这个团长!

安春山的回答很直率:

军长,被打死的都是怕死的,人要是不怕死,子弹都会躲得远远的。在后面拎着手枪指挥弟兄们向前冲,这件事情我做不来。

跟日军作战久了,我也发现一个问题,日军冲锋时,举着战刀冲在前面的都是部队长。在精气神上,我们要是不如日军,这仗也就没有办法打了。

小岛回到包头之时,包头城的各个城门,已经被安春山率领的便衣队全部给打开了,于霖瑞率领的那个团,直接冲入了城中。

在另一个方向,刘景新团也跟进杀了进来,两个团联手开始清缴城垣四周的日军残部,而且,刘景新团直接杀向日本骑兵集团司令部。

中国军队,步步为营,一条街道一条巷道与日军展开争夺,这个时候,慌乱之中,日军确实有点蒙了,找不到北了。

12月20日深夜,包头的战事愈加的激烈,巷战也进入了高潮。

城外傅作义的部队,战斗更加的激烈,这时,傅作义亲自来到前线进行督战。他先到黄草洼苏孙兰峰部,一直向前推进,离包头城不足百米之处,挥舞的拳头,高声大喊:胜利万岁,中国万岁!

这个时候,日军包头指挥官小岛冻得瑟瑟发抖,他知道:傅作义的部队全来了。他唯一的念头就是固阳、安北的两个骑兵联队,什么时候能够抵达?是否可以冲破中国军队的拦截。

当然,小岛也想到了张家口司令部冈村,但是,碍于面子,就没有把随后的情况及时上报。

其实,冈村接到电话之后,就感觉到不对。小岛的参谋说袭击包头的只是一个便衣队,因为,这个信息中就很有问题?

便衣队就敢袭击包头,真的没有大规模的部队跟进吗?

所以,冈村实在是不放心,直接让参谋派两个大队,迅速赶往包头支援。

但是,傅作义可不好对付,在就在半路上,安排的拦截的部队。

支援小岛的部队有冈部的两个大队,驻守在包头外围的第13联队和第14联队,剩下的也只有一些伪军。

第13联队队长是小原一明,第14联队队长是小林一男。当小原和小林,率领部队刚走到一半的时候,遇到了袁庆荣新编第32师、董其武的第101师的拦截。

说是拦截,其实,傅作义的命令更加的坚决“围歼”。

12月21日,小林带着部队,急行军来到包头城外五公里处一个谷地之时,结果走不下去了。

按照最初的计划,袁庆荣的第32师,负责打援,董其武的第101师充当预备队。

但是,包头开打之后,傅作义认为包头前线的部队人太少,于是,紧急下令董其武的101师,迅速赶往包头。

董其武赶往包头途中,遭遇一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部队,行动挺快,但是只是伪军,战斗力很差,一个照面,就将其打趴了,但是,紧接着,他们与小林的部队遭遇了。

塞北绥远,不仅有草原、戈壁,还有一些谷底,虽然不是很深,却是伏击敌人的好地形。小林联队,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被包围在一个谷底之内,董其武的部队,占据两边的高地。

日本的一个骑兵联队,一般会有四个骑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兵力再1400人左右,这次,小林从安北出发之时,就将主力部队全部带了出来,兵力大约有1000人。

现在,他们被董其武第101师包围在一个谷地之内,根本发挥不了骑兵的优势。

因为,长期的草原作战,使得傅作义的部队有一套专门对付日本骑兵的办法:

碰到骑兵先打马,如果日本骑兵下马作战,避其锋芒,偷袭后面的马群,当日军前后兼顾之时,正面部队佯攻,很快日本骑兵就会阵脚大乱,这个时候,再集中所有火力,猛冲猛杀,无往不胜。

遭到中国军队的埋伏之后,小林向一鼓作气冲出包围圈,但是,很快这个梦想就破灭了,中国军队已经用重机枪将谷地出口全部封死。

日军骑兵一个一个的冲锋,一个又一个的被射杀,很快,谷口堆满了尸体,这场面不仅小林蒙了,中国两边高地的士兵,也有些傻眼了,不相信会如此的简单。

紧跟其后,董其武又派一个连的兵力,绕道日军的身后,对马匹进行攻击。

日本的马匹,有专人的看护,而且划分很多区,一个区域之内,大约有100匹。中国士兵以三人一个小组,编成十八个突击队,两人持枪掩护,另一个人向马匹群处扔手榴弹。

一时间,马群大乱,前面的日军骑兵不时地回头看,直接导致无法集中精神战斗,场面越来越乱,可谓是人仰马翻。中国士兵一拥而上,小林的骑兵联队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下午,塞北刮起了大风,昏天暗地,中日双方的士兵都被吹得睁不开眼睛,中国士兵也不开枪了,索性装上刺刀,直接扑了上去,日本士兵也挥舞军刀,双方在风沙之中,展开白刃战。

士兵在交战,董其武也没有闲着,一直观察小林的动向,十几支步枪瞄准,直接将其射杀。小林联队前来支援的1000多人,逃出来的只有200余人,一次干掉日军800人,可谓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尤其是还把小林的命给留了下来。

董其武阻击小林联队,非常的成功。但是,袁荣庆这边,阻击小原联队,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袁荣庆这个人,在傅作义的军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担任第32师师长之外,还曾担任第35军参谋长,在开战之前的几个月,他一直帮助傅作义整军,平常的军事训练和战术指导,也都由其负责。

而且,袁荣庆对中日两军的战术,研究得相当透彻,中国军队的战术训练,先是学的德国,后来是学的日本,因此,很多战术上的策略,日本都能猜得到,所以,中国军队经常吃亏,毕竟老师还是要技高一筹的。

况且,从单兵作战能力上来说,日本有军国教育系统,武士道和皇国观念非常深,即使在作战不利的情况,也极少出现投降的情况。

为了扭转劣势,袁庆荣认为,只能从战术上进行改变,由被动变为主动,放弃以前保守的战法,才能改变中日在绥远地区的战局。

想要变主动,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奇袭战术的训练,第二,加强步兵和炮兵的配合,最大程度发挥火力。第三,要打积极的防御战,既能打进去,也能退出来。

对于奇袭战,第35军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也给出了一个结论:

想要打奇袭战,必须学会使用直插敌人中枢的心脏战术。

绥远地区,日军据点非常的分散,确定一处后,直接主力奔袭,只打目标。

抵达目标之后,实行第二次掏心战术,在阵前组成敢死队,直扑日军指挥部。周围据点的日军肯定会回援,正好使用另一个战术——打援。

这个战术,在突袭包头之战中,运用的炉火纯青。

中国军队骑兵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袁荣庆拦截的小原联队,也是有骑兵的,这里的战场比小林那边更加的激烈,一度上演了骑兵对骑兵的遭遇战。尽管,小原的处境也非常的窘迫,但是,他比小林要幸运,冲出了包围圈。

袁荣庆的部队最初的任务是拦截日军,而这个时候,又接到傅作义的命令,让其带着部队迅速赶往包头。

于是,双方都没有过多的纠缠,反而出现了一幕很奇特的景象,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齐头并进,向包头赶去。

傅作义之所以紧急调袁荣庆到包头,因为城内作战的孙兰峰遇到了麻烦,原本出城的熊川部队,已经抵达孙兰峰守备的黄草洼地区。

而和熊川一起来的,还有片桐茂带领一批人马,片桐茂就是小林和小原的上司。

到了这个时候,傅作义就要重新掂量一下战局。

日本的援军已经赶到,中国军队失去了围歼城内司令部的最佳时机,在强行进入包头城内,很容易被日军反包围。

于是,傅作义当机立断,让董其武和袁荣庆集合所有兵力,率先解决黄草洼附近的日军。

黄草洼地区的日军,本想围歼孙兰峰部,没有想到转眼之间被围困了。一直打到12月23日,孙兰峰的部队也已经非常的疲倦,日军开始逆袭,董其武和袁庆荣的防守也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并与小岛取得了联系。

这个时候,傅作义一声令下,撤兵,向西南五原地区转移。

总体来说,这场战役,可圈可点,至少中国军队没有吃亏。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