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年关将至,想必大家都在内心对自己的2024年做过总结复盘。
不少朋友觉得2024年一事无成,发誓2025年要脱离舒适区,挑战自我。
可是,“跳出舒适区” 真的是好事吗?
你跳,我也跳?
别被 “跳出舒适区” 忽悠了朋友,安稳度过2024年,这本身就超棒了,你已经跑赢许多人,真该为自己热烈鼓掌!
既然身处舒适区,那就把精力投放到让生活更有滋有味上,玩点自己钟爱的事儿,何必急着脱离?人生究竟图啥?不就是开开心心、舒舒坦坦地走过这一程嘛,总不能没事儿找虐吧?
说实话,“脱离舒适区” 这种论调十分令人反感。
能觅得自己的舒适区,那可是撞大运的幸事,为啥要拱手相让?
少听那些劝你出走的鸡汤,他们可不会管你饭辙,说不定还憋着给你卖课呢。
这几年,太多不甘于舒适区的人,一番瞎折腾,凭真本事把钱赔得底儿掉。
当下全球经济背景下,那些极具 “挑战精神” 的人,都上征信报告了,你要是现在问他们舒不舒服,挑战够不够劲儿,他们保准哭诉:若能重来,定要让苍天知道我认输。
脑子一热去开店,一家接一家地倒闭的情况并非个例。
这过程中,房东、装修队、卖设备的,还有外卖平台,个个都会撺掇我们脱离舒适区,多尝试不同生意,为啥?他们有利可图啊,房东惦记着隔壁旺铺,装修队、设备商盼着订单,外卖平台盼着促销抽成。等人回过味儿来,才明白他们的 “好心”。
天赋适配,舒适区为王回溯到小时候,就有流行语鼓吹脱离舒适区,为啥要这么干?
人当然得努力、得挑战,可努力的终点不就是找到舒适区吗?
就算要挑战,为啥不在自己擅长的舒适区内发力呢?
人受天赋与基因主导,在某些领域表现欠佳,不意味着其他方面不能出众。
看看刘翔、苏炳添老师,跑步那可是人类顶尖水平,可要是非得拉他们下围棋,这不是欺负人嘛。
乔丹天赋异禀,打棒球却没折腾出名堂;博尔特风驰电掣,踢球更是让人捂脸。
人要努力不假,但得扎根舒适区,或横向拓展它,而非盲目跳出。
一旦跳出,就像背叛了自己的基因、天赋与运气。
总有人忽悠别人跳出舒适区,仿佛守着舒适区做擅长之事、安逸度日,就是没出息,就得找点刺激。
可真等跳出去,是有可能站上巅峰,但也大概率摔得鼻青脸肿,能不能全身而退都难说。
重新定义舒适区到底啥是舒适区?
很多人误解了,把它等同于不思进取、混吃等死,大错特错,这是堕落区。
真正的舒适区,是你擅长且能收获成就感的领域,心理上不抵触,能力上能驾驭,工作轻松拿捏。
人要努力奋进,但得在舒适区内挑战自我,如此才能火力全开,还不后悔瞎折腾。
不然,一头撞出去,等来的可能不是成功,而是头破血流,末了还发现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回头想想,自己都觉得荒唐,这一通忙活究竟图啥?
大家常说 “选择比努力重要”,啥意思?
舒适区就是明智之选,当下的舒坦是基因对现状的认可,是天赐良机,别轻易抛弃,别背叛自己的基因密码。
大家拼死拼活努力为啥?要么求物质回报,通俗讲为了钱;要么求精神滋养,也就是梦想。
两者兼得,那是人间至美;啥都捞不着,这努力意义何在?一个真正理智的人,首要任务是认清自己,知晓擅长与短板,明白干啥舒服,做选择前衡量能收获什么,值不值得投入海量时间精力。这时你就会发现,舒适区大概率是不二之选。
跨界有风险,留守更明智跨专业、跨行业去跳脱舒适区,确实是迈出去了,但天晓得迈向何方。
现实里有跨界成功的,可瞅瞅成功率,跨界失败的一抓一大把,所以成功的才格外耀眼。
回顾那些成功跨界者当年的抉择,要么是形势所迫,要么是无所谓跟风,要么是财富自由不在乎损失。
很多朋友的症结不是不努力,而是用力过猛,不懂得审视自身。
要承认人的局限,能力施展依赖环境,在舒适区内打磨,远比贸然跳出强得多。
再说一遍,舒适区让你惬意,是因为契合你、你擅长,再不济到手的好处也还凑合,哪是什么 “温水煮青蛙” 让你丧失战斗力。
舒适区碍着你搞副业了吗?
不让你跳出,又不是不让你拓展。
瞧爱因斯坦,当着公务员钻研物理理论;刘慈欣,身处国企书写科幻传奇,这才是舒适区内奋进的楷模。
刘慈欣
能在舒适区深耕,就别挪窝,要是当前舒适区有点局限,那就巧用其优势开辟新赛道,实在闲得慌,下班摆摊去呗。
这道理并不高深,可不少人懂归懂,缺了社会的 “毒打” 教育,没深刻领悟。
等年纪大了,才惊觉选错路,满心懊悔,却无力回天。
最后希望大家别太在意外界光芒,看清自身优劣,在舒适区内尽情挥洒、卷出精彩,少听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建议,毕竟风险自担,千万别脱离舒适区,这可是基因与运气赐予的厚礼。
【文本来源@半佛仙人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