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平时如何健脾肾降酸防发作?十六味痛风汤:益肾健脾活血祛瘀

小春的记事本 2024-12-24 20:50:44

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818期

大家好,今天是平安夜,科普话题聊点轻松的——痛风平时没有关节疼痛时,该怎么做能进啊少痛风发作。

其中通过中药来调节脾肾代谢,化痰祛瘀泄浊降尿酸,应该是标本兼治、逆转痛风的方案之一,自然如果结合有氧运动+饮食控制+水化+碱化尿液+调节情志+不加班不熬夜...这些非药物方法,结果会更好。

按照中医对痛风的分析,痛风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之后再加上后天的不良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长期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久坐不动,加班熬夜...

而痛风在不发作的时候,其病机关键是脾肾亏虚、痰瘀内生,而这个时期还是风友从调节代谢扶正以避免邪气内生外侵,同时把体内已有浊邪——湿热清、痰瘀去,从根本上逆转痛风的最好时期。

你之所以会痛风,脾肾亏虚是间歇期痛风的根本原因

西医也认为遗传因素是导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会贯穿其发生发展全流程。

按照中医的说法,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从遗传的角度理解中医,《灵枢经》里有句话:“人始生,先成精”。精从广义上说,指一些轻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生殖之精等。

精的来源,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这就是遗传,其藏于肾,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精的盛衰影响着后代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生长发育。

而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从饮食生化出来的气血津液,具有陪补先后天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

所以,从遗传上理解,精源于先天,充养于后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但是,如果后天人们生活方式失衡,饮食过于辛辣肥甘厚味醇酒,过食生冷,劳逸过度等,都可能导致脾肾先后天功能下降。

脾喜燥恶湿,为湿土之脏,主运化水液。

脾健则水液得化而正常输布。脾虚则水湿痰饮内生,原本的水谷精微变生为痰湿等病理物质,这就会导致尿酸高(自然血脂高、血糖高也可因脾虚而来)。

但脾之运化功能,还要依赖于肾阳的温煦推动,且肾主水,为全身阳气之本。

如果肾阳虚衰,一方面温煦人体力量不够,脾湿温煦而气化不足,水液内停聚而为湿浊,湿郁久生痰,痰湿内生。另一方面,肾阳虚,肾阳气化水液下降,也可导致尿不利、水肿等,尿酸排泄减少,也会升高尿酸。

尿酸长期高,尿酸盐会沉积在关节肾脏,带来痛风性关节炎和尿酸性肾病。

所以,五脏之病,虽都能生痰,但无不由脾肾,就是因为脾主湿,湿动为痰。肾主水,水泛也为痰。因此,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这是明代医家张景岳的观点。

尿酸高痰湿问题,要从调节脾肾代谢入手。

痰瘀内生,是痛风间歇期的核心病机和病理产物

上面说到,脾肾亏虚是痛风间歇期的根本原因。

而正是脾肾虚,体内正气不足,才让“邪可凑”,对于痛风患者来说,痛风间歇期虽然没有关节症状,但尿酸盐依然沉积于关节组织、肾脏、皮下等,也是痰瘀邪恋久化不去。

痛风间歇期,痰瘀痹阻。痰性粘稠重浊,流动性小而难以化散,所以常蓄积于局部,阻滞经络运动,气血受阻而流动缓慢,气滞则血与,津液不行,痰湿内生,痰和瘀合邪为患,痰瘀互结。

痰瘀是有形之邪,停滞在关节皮下,会导致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所以痛风间歇期部分患者会感到关节处隐隐作痛。

瘀就化热,形成痰瘀热阻的病机,会导致痛风关节红肿热痛,疼痛难忍,刺痛。

痰瘀蓄积日久,越来越多,久之会形成皮下结节或痛风石,越长越大,还会溃破流脂。

所以,痰瘀是痛风间歇期的关键病理产物和病理因素。

那该怎么治呢?依据痛风间歇期脾肾虚,痰瘀痹阻的病机,中医拟定经验方十六味痛风汤,临促行炎症可健脾肾、化痰祛瘀泄浊降尿酸,具体如何治,明天的科普接着为您解读。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19年第12期《 山西中医杂志》苏德伟等文章《从脾肾不足痰瘀内生论治间歇期痛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