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43岁女子频繁胸闷心悸,以为是冠心病,换检查后女子崩溃了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4-25 22:14:58

胸闷和心悸是常见的主观不适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胸闷常表现为胸口压迫感、呼吸不畅,可能与心脏病、肺部疾病、焦虑有关;而心悸则是指自觉心跳异常,如跳得快、强、乱,常见于心律失常、贫血、甲亢或情绪紧张等。两者虽不一定严重,但若频繁出现或伴随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疾病,避免延误病情。

2022年,43岁的刘淑梅,是一名干了快二十年的住家保姆。最近雇主家里添了个小宝宝,于是刘淑梅一边要做饭洗衣、打扫全屋,还得帮忙带带新生儿,几乎每天都忙得轴转。而主人家见她手脚麻利,又多开了四千工资,所以她根本舍不得推辞。可最近,不知是不是过度劳累的原因,刘淑梅总是时不时感到胸口发闷,尤其熬夜之后,第二天早上格外难受...

5月2日早上,刘淑梅刚拖完地,又赶着去厨房熬猪骨粥,可就在她弯腰从橱柜里拿锅时,却突然感觉胸口猛地一紧,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呼吸也变得浅了些。刘淑梅连忙站直身子,又揉了揉胸口,却感觉心跳声越来越快,还有种说不出的烦躁感。刘淑梅心中有些不解:“难道是上年纪了体力不支?”但由于不适感并没有持续多久,她也就没在意了。

5月28日凌晨,小宝宝哭闹个不停,刘淑梅抱着哄了大半个小时,才总算睡下。刘淑梅正准备去洗个澡收拾收拾自己,可刚走两步,胸口处就猛地传来了一阵剧烈的绞痛感,心跳也骤然加速,让她站在原地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刘淑梅连忙扶住墙,却疼得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耳边也开始嗡嗡作响。紧接着,她感觉整个胸腔都好像被人死死按住,连呼吸都好像得用尽全身的力气。好在此时正好女主人路过客厅,看到已经脸色发紫、全身颤抖的刘淑梅,她心中一惊,赶紧打了120急救电话。

到了急诊内科后,刘淑梅的胸闷心悸感又奇迹般缓解了不少,但医生还是安排了血常规、血脂四项、心电图等检查。三十分钟后,检查结果出来了:血脂四项显示总胆固醇6.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也在上限,有些偏高;而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未出现心律失常等疾病。

了解到刘淑梅的生活习惯后,医生看着检查报告,眉头紧皱地分析道:“你这应该是血脂偏高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血管弹性下降,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供血和供氧,特别是在活动量大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胸闷、心肌。其次,由于你这段时间过度劳累、作息紊乱,睡眠严重不足,身体一直处于透支状态,交感神经长期兴奋,也会引发心率不稳、心悸、气短等问题。

接着,医生给刘淑梅开了降脂药,并表示药物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少油少盐,多吃蔬菜和富含纤维的东西。晚上十点前必须休息,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昼夜颠倒,否则胸闷心悸很可能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其他功能性问题,

出院之后,刘淑梅辞去了雇主家的活计,换了一份更轻松的住家保姆工作——只需要照顾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只管三餐、陪伴,不用昼夜颠倒,虽然工资比原来少了一些,但她却轻松了许多。除此之外,刘淑梅开始按时吃药、早睡早起、清淡饮食,但没想到一个月后,胸闷心悸的症状却再次复发,甚至更加变本加厉...

7月5日早上,刘淑梅正在厨房煮粥,可刚把米倒进锅里,却突然感觉胸口处传来了一阵难以言喻的压迫感,像被一块巨石压住了一样,心跳也骤然加速,快得几乎都能听见“咚咚咚”的声音敲在耳膜上。她试图深呼吸来缓解不适,却反而觉得胸腔更加发闷、发涨,连呼吸都变得浅短而急促。不到五分钟,刘淑梅就全身直冒冷汗,整个人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刘淑梅强撑着不适走到沙发边,想躺一会儿了再干活,可刚坐到沙发上,她就感觉胸口又传来了一阵剧烈的刺痛感,像有上百根细细密密的银针刺进了皮肤里。刘淑梅连忙窝进沙发里,试图闭目养神,可一阵一阵的疼痛感却根本无法忽视,心脏的每一次跳动也带着力道和刺痛,疼得她脑袋都变得晕乎乎的,视线也逐渐模糊,心中更是升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濒死感。一旁刚起床准备吃饭的老人被这一幕吓得惊慌失色,连忙拨打了120。

到急诊后,刘淑梅已经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医生迅速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而结合她之前的高血脂病史,医生第一反应便怀疑是高血脂引起的冠心病发作。于是,刘淑梅又接受了血糖血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可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却十分诧异:刘淑梅的血脂水平已经恢复正常:总胆固醇5.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也在标准范围内;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无早搏、无ST段改变;而进一步的心脏彩超也显示一切正常,左心室收缩功能良好,无瓣膜病变或结构异常。综合所有数据分析,刘淑梅的身体似乎一切正常。

再次仔细检查了报告单后,医生的心里依旧不踏实:她的症状太典型了——剧烈胸闷、心悸、出汗、气短,尤其是在劳累后发作,按理说这是典型的心绞痛或冠心病的表现呀。为了保险起见,医生建议她再做一个冠状动脉造影,查查血管有没有狭窄,彻底检查一下心脏功能。

第二天,动脉造影结果出来后,医生却再次皱起了眉头:刘淑梅的冠状动脉通畅,没有斑块、没有狭窄,血管走形良好,彻底排除了冠心病的可能。而排除了心脏问题后,医生的眉头仍旧没有松开。他开始转而怀疑,刘淑梅的症状是否来自肺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

于是,医生又安排刘淑梅做了胸部CT、肺功能检查,并同步抽血检测甲状腺功能。一系列检查接连进行,从慢阻肺、气胸到肺部感染,甚至甲状腺功能亢进……但结果出来时,全都是正常:肺纹理清晰,无实变、无渗出,甲状腺功能三项也在参考值内。

而此时,刘淑梅的儿子接到电话后也从外地赶到了医院,他看着病床上脸色苍白、虚汗涔涔的母亲,可别说治疗了,做了两天的检查居然连个病因都没查出来?儿子急得直跺脚,接着猛地转身质问医生:“你们不是说检查能找到问题吗?现在查了这么多,钱也花了,还是不知道我妈到底怎么了?你们到底会不会看病?给我个说法,不然我现在就打电话投诉你们!”

而正当诊室里气氛剑拔弩张时,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原来是神经内科的主任恰好查房路过。听到里面病人的争执声,主任连忙推门走了进来,而在了解到刘淑梅的症状后,主任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接着问了她几个之前的医生都没问过的问题。

而听着刘淑梅的回答,主任的神情也变得越来越凝重,赶紧“唰唰”写下了三个检查项目,并交代她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在确诊之后,主任迅速为刘淑梅制定了综合的治疗方案,并配合营养、康复训练等多维干预。一个月后,刘淑梅的症状明显缓解,胸闷感消失,精神状态大为好转,整个人气色都红润了许多。

临出院时,刘淑梅紧紧握着主任的手,声音哽咽地说道:“真的没想到,我以为是心脏病、肺病,还做好了癌症的准备,结果折腾了这么久,都是查了一堆没用的检查,原来根本不是那些病!但如果不是您及时发现,再拖下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伴焦虑状态,是一种很常见但经常被忽略的身体问题。得这种病的人,身体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胸闷、心慌、头晕、气短、睡不好、喉咙紧、手脚发麻、肚子胀、老想上厕所等等,甚至还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比如心脏病、脑梗或者癌症。但真正去医院检查,心电图、胸片、彩超、抽血,怎么查都没问题,医生也说“没有大毛病”。

可病人自己非常清楚,这种难受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想太多”。其实,这是一种叫“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毛病。我们的身体有一套“自动调节系统”,叫做自主神经系统,它负责调节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等各种活动。当人长期太累、太焦虑、太紧张,或者长时间熬夜、睡不好,这套系统就会出问题,就像机器失去了平衡,于是身体就开始“乱套”,到处不舒服。

这种病常常发生在压力大、总是操心、又不太会表达自己情绪的人身上,特别是中年女性比较多见。她们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家庭,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也没有机会释放情绪,时间久了,身体就会开始“抗议”。有的人觉得自己快要出心脏病了,有的人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得了绝症,其实就是这套“调节系统”出了故障。

虽然这类症状看起来吓人,但其实不是器官真的坏了,也不是重病。很多人一开始会以为是心脏出了问题,甚至会被误诊,结果到处看病、做了一堆检查,也没个说法,心情就更紧张,身体也更不舒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焦虑越难受,越难受越焦虑。

它也不是简单的“心理作用”,而是身体和情绪交织出来的“真实反应”。有人不理解,会说“你是不是太敏感”“你是不是太闲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得了这个病的人,是真的不舒服,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医生一般会通过排除法来诊断这个病,也就是说,把心脏病、甲亢、肺病这些真正的疾病先查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再根据症状判断是不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时候还会合并轻度焦虑或者情绪低落,这也是病情的一部分。

这种病说到底,是身体被长期的疲惫和压力拖垮了,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日积月累”搞坏的。虽然它不像心梗、脑梗那样立刻有生命危险,但长期下去,对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很多患者听到“查不出问题”,就以为自己没事,硬撑着,其实这是最危险的。身体在用这些症状提醒你:该停下来休息了。再不调整,可能就真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所以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伴焦虑状态不是想象出来的毛病,也不是哪一个器官出问题,而是整个身心在高压状态下的“警报信号”。了解它、正视它,才是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资料来源:

1.崔白.心悸、胸闷却检查不出病变,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J].人人健康,2022,(06):38-39.

2.权欣,孙妍,李慧,等.掌上超声诊断仪对胸闷、胸痛急诊患者的针对性检查[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6,13(06):471-475.

3.施巍.以胸闷为主诉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对照分析[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2,21(02):93-94

(《22年,43岁女子频繁胸闷心悸,以为是冠心病,换检查后女子崩溃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12 阅读:3276
评论列表
  • 2025-04-26 09:02

    这篇文章说明,有些毛病能查出来纯属巧合。

  • 2025-04-26 12:36

    说白了就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或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伴焦虑状态

  • 2025-04-26 18:43

    看了这病人的儿子,感觉像是个傻逼[无奈吐舌]

  • fli 1
    2025-04-26 23:03

    我儿子也得过,就是植物神经紊乱

    fli 回复: 用户12xxx01
    吃维生素B2加谷维素,医生开的
    用户12xxx01 回复:
    怎么治,吃啥药
  • 2025-04-26 17:35

    说了一大堆,就是焦虑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