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广东韶关(韶州府城)篇

吴钩斩古今 2024-08-04 08:54:39

秦征百越后,置“岭南三郡”,又设“岭南三关”(横浦、阳山、湟溪三关),横浦关在曲江境内。

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汉军兵发四路征讨南越国,其中楼船将军杨仆自豫章下横浦关。次年汉并南越,设置曲江县,隶属桂阳郡,故城在浈水东,莲花岭下。

西汉 曲江县

其地名由来,按释义为地处“江流回曲”之所在。东汉末于桂阳郡南部地区设始兴都尉,以加强对曲江县一带的军事管辖。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在桂阳郡南部分设始兴郡属荆州,郡治曲江县。

曲江县(韶关)周边地形图(二战末期)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始兴郡改隶广州,并析曲江县地分置始兴县。永嘉元年(307年)始兴郡改隶湘州。

东晋咸和三年(328年)废湘州,始兴郡复归荆州。东晋末爆发孙恩、卢循起义,兴元三年(404年),卢循破番禺自称“平南将军”,遣徐道覆为始兴守。为保始兴郡城,徐道覆“因险自固”,于城南十里官滩下筑城。

清代韶州府城

义熙七年(411年)初,宋武帝遣振武将军沈田子与右将军刘藩攻讨始兴郡,沈田子在徐道覆所筑城旁亦筑一城,与徐道覆对垒。

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始兴郡改隶广州。次年复归湘州。泰豫元年(472年)改始兴郡称广兴郡。

民国时期曲江县全县地图

南齐时,又改回始兴之名。南梁末萧勃官至定州刺史,封曲江乡侯,之后割据岭南。承圣中始兴郡改隶东衡州。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曲江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平灭南陈,大肆废并天下郡县,始兴郡废,曲江县直隶于东衡州管辖。开皇十一年废东衡州并入广州。大业年间,刺史邓文进治所自汉故城迁至武水西并筑城。

唐武德四年,置番州治曲江县,并分曲江县地置临泷、良化二县,不久又改番州为东衡州。

民国 曲江县城

贞观元年取州北韶石(传说舜游登此石,奏《韶》乐,因名)为名,改东衡州为韶州,州治曲江县。贞观八年废临泷、良化二县并入曲江。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韶州为始兴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始兴郡为韶州。

1945年 曲江县城内图

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武水西岸故城毁于洪水,录事李光册将韶州治迁至武水东、浈水西的中洲之上。南汉白龙二年(927年),刺史梁裴始筑韶州城。

韶州府城(曲江县附郭)范围示意

北宋灭南汉后,废徐道覆与沈田子所筑二城,又于原唐故城遗址设钱监。宝元二年(1039年),郡守常九思修望京楼门。之后皇祐、南宋绍熙年间都对韶州城有所增修。元至元十五年,改置韶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韶州路为韶州府,曲江县附郭,并置韶州卫(后降级为韶州千户所,隶属清远卫)。次年知府徐真重修敌楼二十九座,复建五座城门,分别名为:湘江门、乾门、东门、南门、西门。

韶关市区城略图

永乐十五年,韶州千户赵铭、赵贵先后砌筑城墙。天顺七年(1463年),两广瑶乱自清远波及至韶州境内。广东(布政司)左恭政刘炜、都指挥裘忠亲自坐镇韶州府城,重做五门城楼。

50年代曲江县

成化四年(1468年),左副都御史、两广总督韩雍命韶州千户赵雄、推官余铎修盖串楼(用木材搭构起来的可移动敌楼)一千一百五十三间,敌楼二十六座。

韶州府城

嘉靖四年,知府唐昇修筑倾圮城墙二十余处。嘉靖二十年,知府符锡修筑串楼三百五十间及五门大楼:东门闻韶楼、西门镇远楼、新开门望京楼、湘江门迎恩楼、南门阜民楼。天启四年,知府吴兆元另开新东门。

韶州府城

清顺治十年,设韶协总制官兵二千员(但实际兵力并未满员)。康熙十三年,改韶协为镇,将额定兵员补足。次年又将兵力补至二千五百员,分属左、中、右三营。此后直至清末,韶州兵力或裁或增,但由于曲江为粤东上游要害始终驻扎有重兵防御。

韶州府城

康熙十六年,增筑北门瓮城。咸丰四年,三水县天地会之首陈金釭作乱北江,,广东提督崑寿统兵驻韶州,于府城北、东南、西南三面各筑炮台一座。

民国元年(1912),废韶州府,曲江县直隶广东省。1949年,成立韶关市,2004年,改曲江县为韶关市曲江区。

1 阅读:37

吴钩斩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