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澳门篇

吴钩斩古今 2024-06-19 14:47:23

澳门古称濠(蚝)镜澳(古文中写作“嶴”),“嶴”者,海中岛也。而“澳”者,指沿海凹陷可停泊船只的地形,如福建宁都三都澳,又如浙江苍南澳口。

清 康熙分省图中濠镜澳、十字门洲以及前山寨

濠镜澳之南有四座山峰离立海水,交贯成十字,俗称十字门洲。澳门,即濠镜澳与十字门洲之合称。

《澳门图》

自南宋绍兴间设立香山县,澳门就一直隶属于其下。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广东地方官吏,取得在澳门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

《澳门纪略》中正面澳门图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需要曝晒被海水浸失的货物,请求明朝准许其人登陆并居住,至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人正式在澳门定居,鉴于当时沿海倭寇横行,葡萄牙人于1569年私筑部分防御性城墙。

澳门南湾绘画

1764年澳门地图

17世纪初,新崛起的荷兰人欲在远东争取利益,在请求通商被拒后,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分别于1601年、1603年、1607年三次劫掠澳门。

1796年澳门城市与港口规划图

葡萄牙人遂向明廷申请修建城堡防御,明廷严词拒绝,并于1604年拆毁葡萄牙人之前私筑的城墙。

1834年澳门区域地图(一些岛礁也被标注出外形,此图可能用于航海)

1617年,驻澳的葡萄牙官员通过贿赂明朝地方官吏,再度修建圣保禄炮台(音译为大三巴炮台,亦称中央炮台),并在炮台附近修建起城墙。

1867年澳门地图

万历年末,大量葡萄牙雇佣兵受明廷雇佣前往辽东与女真人作战,导致澳门防御兵力严重不足。天启元年至二年(1621-1622年),葡方开始修建东望洋炮台与中央炮台,两处炮台互为犄角,同期建设的还有仁伯爵炮台(又称山顶炮台、圣伯多禄炮台、耶路尼炮台),西望洋山炮(又称圣母炮台、主教山炮台)等。

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是整个澳门的防御核心

时任香山县令张大猷向广州府报告葡方私筑炮台一事,但1622年荷兰舰队伙同两艘英国战舰以及泰国海盗和日本倭寇进犯澳门。在兵力对比悬殊且几处炮台尚未完工的情况下,葡萄牙守军奇迹般的击退了荷兰军队。

澳门炮台、城墙防御体系示意(仅标注部分重要的炮台)

战报传至广州,当地官员以葡萄牙人守土有功,赏赐米200石,广州官府对葡方私筑城墙、炮台之事也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实上明朝对葡萄牙人的态度很纠结,一方面认为“粤之有澳夷犹疽之在背”,一方面又看重澳门“岁输课两万金”以及葡萄牙人铸造的火炮。)

30年代澳门地图(澳门自1863年开始填海造陆,此时岛东已有大片填造土地)

1935-1939年间的澳门图

1624年葡方又修建沙梨头炮台(1640年由明廷下令拆毁),1625年,明廷拆毁葡方私筑的城墙北段,但不久后葡方即无视明廷反对,继续修筑城墙。1626年在两广总督何士晋的干预下,澳门北部城墙包括大三巴炮台在内全部被拆除,但保留了东南海滨一带的海防工事。

1935年澳门地图

1629年葡方于圣方济各修院修建加思栏炮台,又于西湾修建妈阁炮台(圣地牙哥炮台,中国人俗称娘妈庙炮台)。1632年葡方以抵御荷兰人入侵为由再度修筑北部城墙及炮台。

1953年澳门市全图

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军围攻广州城,南明政权向葡方求援。清军亦派人与葡方修好,是年年底,葡方奉表投诚,表中称:“哆(即当时葡萄牙兵头唩嚟哆)籍在西洋,梯山帆海,观光上国,侨居濠镜澳贸易输饷百有余年,兹际清朝闿泽,举澳叟童,莫不欢声动地。前月拾玖日已有状投诚,香山参将代为转详。惟祈加意柔远,同仁一视,俾哆等得以安生乐业,共享太平。”清朝遂维持明朝对其的协议不变。

澳门城防遗迹

乾隆晚年至嘉庆年间,广州沿海海盗猖獗,尤其是海盗王张保仔。清军水师联合葡萄牙战舰对其进行围剿,此役清军对葡萄牙西式战舰的战力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亦可见当时清朝水师船只已落后于西方。

澳门关闸

鸦片战争后,葡方对清朝态度有所改变,新任总督亚马留推行殖民统治政策。于1846年修建氹仔炮台,1849年修建望厦炮台,1852年修建马交石炮台,1862年葡方自行拆毁城墙向北扩地,次年又开始填海造陆,1865年修建青洲山炮台。1887年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条约列明:“由中国坚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

加思栏炮台

自此澳门正式成为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该条约于1928年期满,又由民国政府与葡方协商修订并续签。直到1999年,澳门正式回归。

澳门全景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并未占领澳门。但据史料研究发现日方有意通过中立国葡萄牙,将澳门作为部分必须战略物资的补给港口(当时日方已与美英荷澳等国宣战,很多物资补给困难)。故而美军自1943年至1945年多次对澳门的港口和炮台实施轰炸。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