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广东东莞篇(附虎门、石龙)

吴钩斩古今 2024-06-08 21:24:50

东莞,秦汉时本番禺县地。其地产盐,设有盐场,按《汉书地理志》载“番禺有盐官”,又按《太平寰宇记》载“吴甘露元年置司盐都尉(驻南头)”。

东莞县志县城图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分南海郡另立东官郡,郡治设于原司盐都尉所在之南头古城。咸和六年(331年),又析博罗县地置保安县,为东官郡治。

南齐时,东官郡迁治怀安县(今惠东梁化)。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东莞县

南梁天监二年(503年),析东官郡另立梁化郡,郡治安怀县(即原怀安县),因而东官郡迁治增城。天监六年(507年),以其地位于广州之东,且盛产莞草(学名短叶茳芏)改名为东莞郡。

陈祯明二年(588年),复改东莞郡为东官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东官郡。

东莞明清城池范围示意

唐至德二年(757年),因唐肃宗憎恨安禄山,下令全国地名中带“安”字的全部更名,遂改保安县为东莞县,同时将县治从南头迁至到涌,并循到涌建砖城。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灭南汉,废东莞县并入增城县,次年复置东莞县。

1941年广东省东莞县图

东莞旧城系砖城,元末明初时,倭寇时常上岸袭扰。明洪武十七年,南海卫指挥常懿重新筑城。新城包钵盂、道家二山于内,外砌以石,周围一千二百九十九丈。设城门四座:东门和阳、西门迎恩、南门崇德、北门镇海。

“广东水路六门,惟虎门系广东第一最要头重门户”

清代虎门及各炮台图

清康熙二十六年于石旗(岐)岭筑土寨一座(即虎门寨),康熙五十七年改建为砖城,有东、西、南三门。乾隆二十三年,总督杨应琚奏准虎门军防升格,将左翼镇由广州府移署虎门寨,设总兵、领中、右二营为外海水师。

清代虎门寨城图

嘉靖十五年,以水师提督驻署虎门寨,统辖广东全省水师,领中、左、右、前、后五营驻守虎门防线,虎门寨驻中、右二营配兵3580人。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虎门寨

到鸦片战争前,已形成以虎门寨为核心的海防炮台群(沙角山炮台、新涌口炮台、镇远炮台、大虎山炮台、大角山炮台、巩固南炮台、巩固北炮台)。道光二十一年,英军攻毁虎门寨。两年后得朝廷重建。咸丰六年又遭英军攻毁。

鸦片战争中英军“伊莫金”号和“安德劳玛琪”号战舰攻打虎门炮台

英军“阿尔塞提”号战舰攻打虎门炮台

虎门海战中英军战舰炮击清军战船,沿海陆战部队登陆

之后光绪年间重建虎门炮台体系。抗战初期虎门炮台给日本海军造成极大干扰,一度不敢进犯。故而1938年秋的广州战役,日军并未直驱虎门,而是选择在大亚湾登陆。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石龙

1945年美军测绘石龙地图

石龙为广东四大名镇之一,集镇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古时为东江水运枢纽。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石龙成为水陆交通要道,成为东江一带的商贸中心。

0 阅读:125

吴钩斩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