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的好友韩楚风向丁元英请教如何当上正天集团总裁的方法,丁元英给他说:
“董事局不在乎坐上总裁位置的是谁,他们在乎的是这个人能否给正天集团带来利润。”
看透事情的本质才能有准确的应对措施。
韩楚风按照丁元英的建议,看着两个竞争者去“你死我活”地争,自己却想着如何给集团带来好处,结果顺利入选。
后来,丁元英送给芮小丹的礼物是改善王庙村的村民生活现状,他组织人做了格律诗音响。
在所有人都感觉格律诗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丁元英不做任何解释;在股东换人时,丁元英也不说什么;在乐圣前途无量时,丁元英依然心静如水……
因为结果在他意料之中,他早想好了所有的步骤和环节,包括其中的人事变动。
纪德:
“借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认识风,但风还是比芦苇更重要。”
能看到本质的人,才能预料到事情的发展方向。
韩楚风:入世思维相比于丁元英的高高在上,韩楚风更接地气,他想要高官厚禄,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像丁元英一样“默默无闻”。
他做着正天集团总裁,投资着私募基金,实现了财务自由。
但他不是不讲道理的商人,对朋友更是情深义重,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至真至情的朋友。
音响龙头老大乐圣公司被格律诗公司“欺负”后,乐圣的林雨峰要找丁元英“算账”,找到韩楚风问丁元英的住址。
韩楚风给了他,林雨峰问:
“你为什么给我?”
韩楚风回答说:
“我不告诉你,你就找不到他了吗?我告不告诉你,都不影响我为对这位朋友负责,除非我不存在。”
韩楚风的回答既给了林雨峰答案,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朋友。
培根:
“把你的仁义入世,实践你的智慧,有助于你尊重他人和自重。”
肖亚文:借力思维丁元英解散了公司,要助理肖亚文帮着找房子。
肖亚文找到了在古城的芮小丹,芮小丹以为肖亚文爱上他了,肖亚文却回答说:
“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你思考、开悟,就已经够了。”
肖亚文想做的就是不和丁元英彻底断了联系,因为丁元英能给她提供她眼界外的商机或机会。
“惜缘,随缘,不攀缘”是肖亚文的借力理念,她不会巴结任何人和势力,但机会来临时,就握住不放。
格律诗陷入官司,无人能帮,无人掌管全局时,她才提出自己来打官司、来做总经理,既让格律诗摆脱困境,也让自己人生实现了质的飞跃。
《荀子*劝学》: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驾车的人,并不是他自身善于行走,但是能到达很远的地方。)
人如果能很好的借助外力,就能做到很多靠自己难以做到的事。
欧阳雪:知恩图报初创业时,欧阳雪找芮小丹借钱,芮小丹让自己母亲把房子抵押,借钱给了欧阳雪。
欧阳雪害怕赔了还不起,就让芮小丹入股,说得前途似锦,芮小丹知道欧阳雪心里真实的想法,也答应了。
这份恩情欧阳雪一直记在心里,尽管她经营的餐馆芮小丹什么也没做过,她也按照之前的约定给芮小丹该得的分红。
格律诗公司成立时,让她做名义上的董事长,她说她不懂,挂名可以,因为芮小丹说好的事,她就不怀疑。
格律诗陷入困境后,三个股东退股,欧阳雪立马答应了。
她答应别人退股,并不是她有钱,也不是她心里有底,而是她对芮小丹的情意,还有她对丁元英的信任(也是因为芮小丹)。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欧阳雪用感恩的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真善美的一面,也看到了一位坚强女性的成长史。
周剑华:利益共赢思维林宇峰因为受不了格律诗公司对乐圣的“侮辱”,想置丁元英于死地,找到了好友周剑华。
周剑华对他说:
“除掉对手是为了自己能活的更好,如果为了给自己掘墓,那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又何在呢?”
周剑华白手起家,一路摸爬滚打,做过好多行业,经历过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真假合作。
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相互合作等等,可以说他比一般人看的要透彻得多。
所以,他劝林雨峰放下怨气,与对手合作共赢才是明智之举。
到性格过于刚强的林雨峰咽不下这口气,又不能开枪打死丁元英,最终“制造”了一起开车坠崖的悲剧。
左伊默:
“谁要是蔑视周围的人,谁就永远不会是伟大的人。”
没有别人的帮助,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弱小的。
结语《天道》作者豆豆: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以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多多动脑,找到规律,事半功倍。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