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一天,天气放晴,在陈官庄的空投场有了去南京的飞机。
杜聿明叫舒适存随董明德飞京谒蒋复命,将他的“三策上书”信带去,仍想争取改变突围决定。
同时,他还要舒适存在京坐催空投粮弹,说是突围之前,粮弹充足,才能鼓励士气。
临别时,杜聿明一再叮嘱他在京以达成任务最为重要。并说:
“我有文副参谋长为佐,你此去尽可放心。”
不过,舒适存从此一去而不复返。
因饥寒所迫,杜聿明部不断有零星的官兵甚至整排整连的部队向解放军投诚。
其他坚守阵地的官兵也产生各种各样的猜疑,有的认为,停战是共军又在搞和平瓦解,有点作战经验的更认为,这是大战前的沉寂。人人提心吊胆,夜不成寐。
一天凌晨,突然从解放军阵地射来一发炮弹,在总部的前院落地开花,炸死了政工处的一个炊事员和一个女政工队员。
这下子,吓得总部和第二兵团司令部的人员震惊起来,全都整天钻在掩蔽地里,不敢再探头探脑。
一天上午,李剑虹处长和军法室沈主任到掩蔽地来找文强,说李弥兵团的一个团长,在撤退途中遗失了几枚化学炸弹,这是严重的失职。杜总座下令,将其逮捕,批示处决,他们问文强何时执行。
此时,文强已心乱如麻,信口便说“暂不执行”。想先探听一下李弥的口气再说,他认为,现在的局势,经不起内部再生枝节。
后来,他知道李弥暗中把这个团长保释,杜聿明也没有再过问。
陈官庄杜聿明指挥部旧址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段日坐愁城的日子里,在包围圈中,还发现了共产党的铅印传单,是毛泽东主席给杜聿明等将军的劝降书。
于是,政工处长简洁神秘地送到掩蔽地里,亲手交给杜聿明。跟着,邱清泉、李弥也收到同样的劝降书。
这真是晴天霹雳,震得杜聿明等人胆战心惊。在包围圈中,怎么会发现这样的传单?杜聿明急下令搜捕,原来在包围圈中竟有一些穿国民党军装的共军嫌疑人员。
不等来搜,他们早已走得无影无踪。解放军的攻心战术,使杜聿明既害怕,又苦恼,徒呼奈何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期间,陈毅也曾派人来给杜聿明送了劝降书,送到邱清泉那里的,邱清泉没有交给杜聿明看就烧掉了。
李弥那里,是由一个被解放军俘虏了的十三兵团军官送来的,李弥把他连人带信送到总部,杜聿明叫文强审讯。
文强和第二处处长李剑虹一起审问,但是,那个军官已被吓得发昏,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说解放军叫他送信,保证若劝降成功了有奖,若他被杀则全家生活由解放军照顾。
其实,杜聿明见到陈毅的劝降信后,已经动了念头——只要能保全这两个兵团的部队,就可以考虑投诚。
他把那封陈毅写的信拿去找邱清泉试探态度,邱清泉正坐在火盆边与人饮酒谈天,拿过信,只看了一半就撕掉烧了。
这样一来,杜聿明也不敢再有所表示,他后来在回忆中写道:
“邱历来是蒋介石派来牵制我的人,骄傲跋扈,目空一切。过去,我们两人矛盾重重,并有时发生正面冲突。
这次在包围圈中,邱大事小事请示我,还算搞得不坏,但还未到谈心的程度。
这件事邱不同意,我就无法做。弄得不好,反而事未成而身先死,并落个叛蒋罪名。当时我觉得太不值得,坐着心乱如麻……”
杜聿明又去看文强他们的审讯结果,见问不出什么情况,只好叫把那个军官送回原兵团。
实际上,文强这时也动过与杜聿明一样的念头,只是他手无兵权。
他也曾试探过了解邱清泉、李弥的态度,但都感到这两位曾经戴过“红帽子”的老兄,此时反共态度十分坚决,根本不可能向他们提及投诚的事,自然更别说“起义”了。
而文强与杜聿明之间,也还未到能谈这种知心话的程度,再加上相互之间还存有疑虑:
在他眼里,杜聿明是蒋介石的亲信大将;而在杜聿明眼里,文强又是有过“特务”身份的人物。
因此,谁也不敢率先有这方面的表示,他们的命运,也就只有向着失败被俘这一条道上滑下去了。
随后的一天,国民党空军又开始了空投,但首先投下的,却是一批《黄百韬烈士纪念册》和载有中共宣布蒋介石、何应钦、杜聿明等四十三人为头等战争罪犯消息的报纸。
饿得发慌的官兵见了,无不痛骂南京当局,有的拿到手看也不看就撕掉了。
空投食物时,却又因为飞机怕被解放军击落,飞得很高,投下的食品袋到处散落,官兵如同饿狼般到处奔跑争抢,有的竟跟着空投伞,追跑到解放军阵地上去了。
过了一天,蒋介石致电杜聿明,询问他的病情,并说如果病重,将派飞机接他去南京治疗。
杜聿明有病蒋介石是清楚的,但是,这个电报是怎么回事?
杜聿明一问,原来是邱清泉给蒋介石打了电报,说杜聿明病重,还当面力劝杜聿明回南京治病。
杜聿明看出,邱清泉这是急于将他挤走之后,取而代之,只好说:
“抛下数十万将士独自逃走,决不忍心。”
他给蒋介石去电称“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而只身撤走”,表示“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
接着,杜聿明让文强看了蒋介石的电报,什么也没说,只长叹了一声。
文强心里明白,杜聿明深知邱清泉为人跋扈,欺上压下,可在目前形势下,又不敢同他公开闹翻。
这些日子里,平时就喜怒无常的邱清泉变得更是暴躁,经常到各军部去饮酒跳舞,常常喝得烂醉而归。
一天晚上,他竟要随军的京剧团女演员在他的办公室内,清唱《贵妃醉酒》《四郎探母》,杜聿明听说了,严令总部人员不准去听。
可是,邱清泉不理这一套,派他的参谋长李汉萍来总部请大家去听清唱。
杜聿明万般无奈,又不好拂邱清泉的面子,只好说“爱好京剧的可以自由去”。禁令一开,总部的僚属几乎走了一半。
从12月30日起,杜聿明强打精神,在文强和邱清泉、李弥陪同下,巡回到各兵团部训话,给将校们打气,企图安定军心。
他还到处封官许愿,拍着胸脯担保。文强暗想,他的话虽好听,可在积雪盈尺、饥寒交迫的生死关头中,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只有他们几人在20华里狭长的包围圈中游荡罢了。
1949年元旦,蒋介石在南京发出了一篇求和的声明,并提出和平谈判的五项条件,实质上还力图保存国民党的宪法、法统和军队。
这天,国民党空军空投了大批《中央日报》,上面载有这项求和的声明,政工处以连为单位各发两份。官兵们争相阅读议论,认为是蒋介石自知打不赢共产党,准备下台了。
官兵越议论越泄气,就是最顽固的也一点余勇没有了。他们不知道,几天前,白崇禧、程潜等人已经发出电报请求蒋介石“下野”。
杜聿明将文强叫去,他手里捧着报纸,显得十分焦急,又亲自打电话喊邱清泉、李弥速到总部来。
文强看他像是有苦说不出,在强装笑脸。他对文强和邱、李等人意味深长地说:
“老头子这一手真了不得!诸位千万别信声明里说的是真话,这是手段,是策略。咱们军队还是打字当先,好好鼓动军心士气,要争取突围一战成功。”
杜聿明此时心里真的是有苦说不出。后来,他在回忆中才说明了他此时的内心思想:
“我一方面希望蒋介石的和谈赶快成功,被围的数十万将士还有一线生机,另一方面又埋怨蒋介石为什么不让我同解放军和谈。
想电蒋请示,又怕蒋怀疑我对他不忠,连累自己的家属。忽而又想到解放军已宣布我为战犯,和也无生路。……”
这一天,南京派来飞机多架,空投了美国军用罐头和大饼、饼干(因包围圈中已无柴烧,只能空投熟食),数量虽然不少,可至少有三分之一投到了包围圈以外的解放军阵地。
同时,损耗和机场上守卫部队的抢劫、中饱,分配结果,高级将官照例从丰,中下级要少些,分到30万士兵的头上时,已是粥少僧多,能够分润一点已不容易,至于难民群,只有眼巴巴地望着而已。
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所引起的一片混乱,第二兵团少将参谋长李汉萍草拟了“十杀令”, 内容包括“造谣惑众拿获有据者杀”“不服从命令通敌偷越我军警戒线者杀”“纵火鸣枪扰乱军心者杀”等等,呈请总部颁布执行。
李汉萍是杜聿明班底中的亲信人物,他从抗战时期的远征军时,就跟随杜聿明。因此,文强相信“十杀令”不仅是邱清泉而且是杜聿明授意起草的。
这个杀气腾腾的命令,经文强略作修改后,叫人分别用白布写成碗大的字,盖上总部的关防大印,悬挂在空投场四周。
1月3日,南京派飞机空投了一大包空中照相放大军用地图,图上可清晰地看出包围圈内外两军对垒的纵深防御工事,以及交织的战壕和纵横的乡村小道。
这些地图除总部留下一份,其余分发各军备用。
奇怪的是,分给第十三兵团的三份中,竟有一份不翼而飞,李弥怀疑有中共内线活动,请文强不要声张。
陈官庄文强卧室旧址 图片来自网络
文强没表明态度,也未向杜聿明报告,任其不了了之。
这天,蒋介石又致电正在“胡思乱想,无法自解”的杜聿明,告诉他照第三案(即杜聿明认为必败的下策)执行,将于5日起,空投足够三日的粮弹,实行突围。
这下,杜聿明想要蒋介石让他与解放军和谈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1月5日,国民党空军开始大量空投粮弹。刚开始空投,蒋介石就来电要求赶快照令突围。但是,杜聿明拖着,想再看看形势,去电申诉“粮弹未足”,兵士无力。
蒋介石只好答应再投三日。这时,南京飞来的一架运输机,机身出了故障,迫降在空投场上,检查修理,此事惊动了解放军,引来一阵排炮轰击。
炮弹掠空而过,杜聿明紧张起来,以为共军乘机发动总攻。不料,十分钟后,又恢复了平静。直到运输机修复飞走,杜聿明才放下心来。
淮海战役解放军炮兵阵地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1月6日凌晨,解放军阵地发射了几发炮弹,第二兵团所辖第七十军中将军长高吉人正站在地祖庙九十六师师部掩蔽地外,受了重伤。
总部一面下令提升高吉人为兵团副司令以资嘉奖,一面给南京拍去电报要求救治。
南京派来一架练习机,准备把高吉人空运南京医疗,郭一予曾在航空学校受过训练,自告奋勇要护送高吉人去南京,旁人都暗中议论,说他是想趁机逃离包围圈。
不料,正当飞机的发动机嗡嗡响起时,总部的一位上校科长不知为啥慌慌张张从飞机旁跑过,竟被机身的螺旋桨一搅,飞到空中,人没有死,一只右臂却被打断了,疼得在地上滚来滚去,飞机螺旋桨损坏,无法起飞。
于是,只好把高吉人抬回掩蔽地,又加上一位受伤的科长,郭一予也飞不走了,唯有大呼倒霉。
至于那位练习机上独一无二的驾驶员,也飞不回南京了。
文强听说,他是位华侨,抗日战争年代回国从军的,还准备本周内在南京结婚呢,哪里料到竟出此不幸。
——以后,文强在益都的俘虏群中,还看到他在练习跑步,有人笑他是由飞将军变成了陆地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