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接着外患,邻近战火的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倒台

星辰与大海 2023-12-31 08:34:02

书接上回。本期为意大利战役系列第6期。前面几期主要讲述了盟军对于西西里岛的曲折军事行动。本期将讲述,随着战火愈发逼急意大利本土,意大利的政局发生剧变,群众与政客开始愤怒地要求将意大利带入战火的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要变天了……

(本期全文约8500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风云巨变

1943年7月,随着战局不可逆转的恶化,宛如死水一潭的意大利政坛终于开始酝酿激变。7月24日下午17时,在以法西斯党元老、前外交部长兼驻英国大使狄诺·格兰迪为代表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的大多数委员强烈要求下,意大利法西斯党4年来第一次举行最高委员会会议,4年来完全是一个彻底听命于墨索里尼的“花瓶”机构,现在总算要显示一下存在了,而且将是一鸣惊人的显示!会议地点是在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边的威尼斯宫。

威尼斯宫

那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由著名艺术家阿贝蒂主持修建的宏伟建筑,因罗马教皇将其赏赐给威尼斯大使而得名,其构造之精美,建筑之宏伟,厅堂之宽阔,均为意大利之最,是墨索里尼掌权后的办公地点。会场外,为了保证会议的正常举行,意大利警察总监事先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原来负责威尼斯宫保卫工作的墨索里尼私人卫队被数量更多的宪兵所取代。

会场内举目四望,是一片沉重压抑的黑色,所有与会者都穿着法西斯党的黑色制服。墨索里尼走上讲台,介绍了目前的形势,最后他以一段激昂的话语来结束演讲:“战争往往是一个党的战争,是希望战争的那个党所进行的战争;同时战争也往往是一个人的战争,是宣战的那个人所进行的战争。如果把今天的战争称做墨索里尼的战争,那么1859年的战争可以称之为加富尔的战争。现在是加强统治和承担必要责任的时候了。当我们的国家和领土完整正受到侵犯的今天,我以我们国家的名义,可以毫无困难地变动人事、加强控制和调动一切尚未使用的力量。”

但是他的激昂发言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获得掌声和支持,相反会议刚开始进入讨论程序,格兰迪便首先发难了,其发言的核心内容是如此直接而尖锐,就是呼吁所有意大利人履行神圣职责,以一切代价保卫祖国的统一、独立和自由的同时要求恢复君主立宪制,由意大利国王掌握更大的权力包括军队指挥权,来发挥领导国家的责任!这其实就是一篇罢黜墨索里尼的不信任议案,这是一篇后来被墨索里尼称为“一个心怀怨恨已久的人终于发泄出积愤的演说”,其威力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连一些不知内情的与会者都分明察觉到了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更重要的是很多与会者不但早已知道这样一篇演讲,而且明确表态支持这一倡议,其中甚至包括了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长齐亚诺,可以说此时墨索里尼真是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长齐亚诺。

激烈的讨论一直持续到午夜,主持会议的法西斯党常务书记斯科尔札见时候太晚,而且会议气氛很不正常,预感到会议继续下去可能将有巨变,便想来个缓兵之计,提议休会明天再继续进行。但是格兰迪立即表示反对:“不行!我反对!我们好不容易才开始了这场辩论,我们一定要把会开完!”在他的坚持下,会议只休会了10分钟就继续进行。而下一个程序也是最关键的,对格兰迪的提议进行投票表决,当投票表决开始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其实投票表决完全是个例行程序,以格兰迪为首的反对派人士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不然也就不会要求举行这个会议了。表决的结果是以19票赞成、7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格兰迪的提议。这一结果明白无疑地宣告了墨索里尼21年专制独裁统治的终结。

面对这样的结局,墨索里尼气急败坏地站起来,色厉内荏地说:“你们已造成了危机,简直糟糕透了!”当他拂袖而去时,斯科尔札按照惯例正要向他敬礼时,墨索里尼摆手制止:“不必了,你是可以原谅的。”会议这才结束,与会者各自回家,尽管此时夜色沉沉但是相信与会者中没有一个人能平静入睡。会场上的争执终于结束,而会场外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宫廷大臣阿奎罗纳公爵向总参谋长安布罗西奥下达了逮捕墨索里尼的秘密指令,于是安布罗西奥立即安排亲信开始行动,首先接管了电话局、警察局和内政部等要害机构,同时派出宪兵在国王别墅和威尼斯宫附近布置了岗哨。

意大利国王维克多·埃曼努尔三世。

而墨索里尼回到家,惨白的脸色令妻子大为震惊,当她知道事情经过后,居然脱口而出:“你没把他们都抓了起来?”墨索里尼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毕竟他那不可一世的显赫权势已经烟消云散了。但在他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那就是意大利国王的态度。

翌日,也就是7月25日下午,墨索里尼接到了国王召见的通知,当他到达国王别墅时,终于感觉到不同往日的异样,各处负责警卫的宪兵明显增多,但是在他回忆录里却表示当时毫无怀疑,因为他已经预计到国王将收回他指挥意大利全国武装力量的权力。国王维克多·埃曼努尔三世站在门口迎接他,身上却一反往常地穿着笔挺的大元帅服,无言地向墨索里尼表明自己才是意大利军队的统帅!两人在客厅就坐后,国王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亲爱的领袖,现在情况不妙啊,意大利已走到了分崩离析的道路,军队士气一落千丈,士兵们再也不愿意打下去了!

……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的表决太可怕了,赞成格兰迪的竟有19票!……此刻你是全意大利最痛恨的人,你能够依靠的就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我。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对于你的个人安全,你用不着担忧,我保证给予保护。我正在考虑,你的职位现在由佩特罗·巴多格里奥元帅来担任。”对于国王这番话,墨索里尼竭力保持镇静,只能无奈地回答:“您正在做一个极其严重的决定,目前的危机使人民觉得,那个宣战的人一旦被解职,和平就在望了。

这个危机将是丘吉尔和斯大林的胜利。我能体会到人民的怨恨,在昨晚的会议上我就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一个人统治了这么久,并且使人民遭到了这么多的牺牲,不能不激起愤恨。不管怎样,我祝愿控制目前局势的人好运!”墨索里尼在这个时刻没有向国王表示任何改变主意的请求,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决定,其实从昨晚的会议上,他就知道大势已去。

巴多格里奥元帅。

当墨索里尼和国王告别后走出别墅,走向自己的汽车时,一名宪兵上尉上前拦住了去路,很礼貌地说道:“国王陛下派我来保护你,请跟我来。”墨索里尼还没意识到什么,仍旧向自己汽车走去,上尉便断然提醒道;“你必须上那辆车!”——那是停在一边的1辆救护车,墨索里尼和秘书只得随上尉上了那辆救护车,车上还有1名宪兵中尉、3名宪兵和两名便衣警卫,他随即被押送到宪兵司令部。第二天巴多格里奥派人送信来,告诉墨索里尼最高委员会将对他进行特别保护,并允许他去想要去的地方。

墨索里尼回信表示希望回到故乡普雷达皮奥。但是意大利方面发现德军有营救墨索里尼的企图,便改变这一计划于7月27日将他秘密送到加埃塔,然后再转送到蓬察岛。8月6日又被转移到撒丁岛凯伦山庄,最后又被转移到亚平宁山脉最墨索里尼就这样倒台了,没有放一枪一弹,也没有人为他辩护只言片语,他就这样结束了在意大利长达21年的专制独裁统治。当天晚些时候,巴多格里奥元帅根据国王的命令组成了新的无党派政府,臭名昭著的法西斯党被解散,在政府重要岗位任职的法西斯党人都被解除了职务,被关押的反法西斯人士也获得解放。

当晚,意大利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意大利人民欣喜若狂,很多人还穿着睡衣就冲上街头狂欢,各地街头的墨索里尼塑像和画像都在一夜之间被捣毁,对于意大利人民来说,墨索里尼的倒台,就意味着战争和苦难的终结。

西西里导火线

墨索里尼的垮台,似乎是一夜之间的巨变,其实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在德意日三个轴心国中间,在法西斯主义道路上意大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急先锋,最早提出法西斯党,最早建立法西斯化政权,最早对别国发动侵略,但是意大利的综合国力与军队战斗力都远不及两个后起之秀,所以在二战全面爆发后,只能沦为纳粹德国在欧洲的仆从。乘着德国进攻法国之机,也出兵参战,从中分得几杯残羹。接着又相继出兵北非和巴尔干,梦想将地中海变为意大利的内湖,重建一个意大利帝国。可惜实在心比天高而力量有限,无论是在北非还是在巴尔干,若无德国的援助,恐怕都是要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

墨索里尼可以算是一位政治投机分子

随着战争的发展,战役一个接一个失败,幻想一个接一个破灭,连带着战争引发的诸多苦难,都降临到意大利人民头上。连年的战争,巨额的军费,以及许多工业城市在盟军日益猛烈的空袭下被夷为平地,使意大利的经济濒于崩溃。1943年,意大利的工农业生产与战前相比,分别下降了30%和20%,国家的预算赤字高达870亿里拉。物价上涨,生活必需品奇缺,以及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加深了意大利人民对法西斯政权的不满,特别是意大利军队在苏联、在北非接二连三的惨败,进一步加深了墨索里尼政权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危机,墨索里尼自然成了全国人民的众矢之的。为了挽救败局,墨索里尼竭尽全力做最后挣扎,早在2月就对政界和军界高层进行了一些人事变动和清洗,但是他没有认识到,由于一连串的失败,民心已经完全涣散了,等待他的将是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

进入1943年7月,战局进一步恶化,7月10日盟军发起了西西里登陆作战,战火第一次直接烧到意大利国土上,更是成为法西斯政权垮台的直接导火线。特别是盟军空袭罗马和其他重要城市后,人心更加混乱,不少城市发生骚乱。为了进一步孤立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政权,作为盟军心理战的重要举措,7月17日,盟军飞机在罗马和意大利其他城市上空,散发了由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名致意大利人民的《文告》。

鉴于如此内外交困的局面,墨索里尼不得不腆着脸向希特勒乞援,7月19日墨索里尼在总参谋长安布罗西奥将军的陪同下,乘飞机前往意大利北部小城费尔特利的一处风景旖旎的别墅里会见了希特勒。但是会见中墨索里尼并没有接受安布罗西奥的坦率建议,向希特勒提出意大利迫切急需从战争中解脱出来的要求,而是默默无言地倾听着希特勒长达2个小时喋喋不休的长篇独白,其间只是被罗马首次遭到盟军空袭的报告打断过一次。希特勒用长篇大论来为墨索里尼打气,甚至提出调足够的德军到西西里,来发动一场决定性的进攻。但是对于墨索里尼急需支援的请求,却只是开出了一张“冬季才能提供的秘密武器”的空头支票。随后,希特勒便丝毫没有领受墨索里尼精心准备的盛情款待,当天下午就打道回府了。

而墨索里尼在此次会见中的拙劣表现,使安布罗西奥和其他在场的意大利高级将领对他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当墨索里尼飞回罗马时,座机被在空袭中遭轰炸起火的利特里奥火车站滚滚浓烟所笼罩,险些找不到机场。这似乎再清楚不过地说明意大利所遭受的战争苦难,及早脱身才是上上之选,但是在随后墨索里尼和国王的会面中,墨索里尼虽然也表示意大利将要退出战争,但是居然希望在9月15日才使意大利和轴心国联盟脱离关系,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墨索里尼脱离现实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他根本预料不到,他脚下正汹涌汇聚的反抗浪潮离爆发的时间已不远了!

安布罗西奥最担心的是第1“M”黑衫师,那是北非战事大势已去以后,希特勒考虑到墨索里尼的个人安全,特意提供全副德械装备于1943年4月成立的,堪称墨索里尼的铁卫军,总兵力约6000人,其核心部队是装备德制Ⅳ号H型、Ⅲ号N型坦克的“狮”装甲群和装备24门88毫米FLAK37高射炮的“斯克里维亚谷”炮兵营。墨索里尼将该师于7月10日调至罗马附近以加强首都保卫,鉴于该师与墨索里尼的深厚渊源,为了避免在倒墨行动中节外生枝,安布罗西奥将军刻意设法肢解该师,以分散削弱这支强大的力量。7月21日,第1黑衫师被划归意大利陆军总部直接指挥,完全消除了废黜行动的最大隐患。

7月24日,盟军攻占西西里首府巴勒莫,于是,倒墨的导火线终于烧到了尽头。

长期以来,对于如何将墨索里尼赶下台,是意大利所有社会政治力量都犹豫不决的,因为一方面是法西斯政权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凛凛权威,另一方面是对墨索里尼个人因为长期服从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恐惧定势,谁愿意冒险去“把铃铛挂在一只凶猛的老虎脖子上”呢?但是随着罗马遭到空袭,西西里首府失陷,连法西斯统治集团内部最信任的心腹,甚至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都开始致力于反对墨索里尼,而且,在这种反对的幕后,是一个包括意大利国王在内的、具有广泛阶层代表的许多人士所共同策划的。

于是,这场压轴大戏的主角,法西斯党的元老,前外交部长格兰迪,一位曾对意大利宣战表示过强烈反对,只是因为形势所迫才不得不屈服的人,终于挺身而出,担负起“把铃铛挂在一只凶猛的老虎脖子上”的重任,他于7月22日来到罗马,向墨索里尼提出举行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会议的要求,掀起了促使墨索里尼垮台的风暴。当最高委员会会议如期召开时,格兰迪是以慷然赴死的心情与会的,他事先去了教堂做了忏悔、写下遗书,在口袋里藏了把手枪,在公文包里放了两颗手榴弹,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去赴会。

秘密谈判

随着墨索里尼的垮台,由巴多格里奥元帅领导的新内阁粉墨登场,但是他们手里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很明显所有的意大利人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避免意大利成为战场。但这又是几乎不可能的,同盟国方面,自然希望将意大利作为空袭德国本土的基地,而德国方面,当然不会轻易放弃意大利这样一个保卫本土的前哨阵地。虽然意大利军队在纸面上还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力量,总兵力达170万人,但其战斗力却相当衰弱,在意大利本土的18个师,因为铁路在盟军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而大量的汽车又被葬送在北非,现在要进行任何大规模的调动都很困难。

对于意大利、希特勒甚至早在墨索里尼还在台上的时候,就毫不怀疑地认为意大利必将背叛轴心国联盟,除了对墨索里尼外,希特勒从未相信过意大利的国王和意军众多高级将领,所以当墨索里尼下台的当天深夜,原定前往希腊受命组建一个集团军群司令部以应付盟军可能登陆的隆美尔就突然接到希特勒的紧急电话,要他立即飞到东普鲁士的最高统帅部。在最高统帅部,隆美尔得到的最新指令是立即指挥在阿尔卑斯山区集结的部队,开人意大利。7月30日,德军先头部队就已经以保护意大利补给线严防破坏为由控制了位于国境上的阿尔卑斯山区隘口。

守卫隘口的意军最初曾企图阻止德军,但最后还是害怕与德军公开冲突而听任德军控制了隘口。接着德国又表示由德军来负责意大利北部的防御,而使意军可以抽调出更多的部队开赴南部地区迎击盟军的进攻。这样的说法是如此的冠冕堂皇,如果意大利拒绝的话,那就不打自招地承认心有异志,所以意大利新政府无法拒绝,只能眼睁睁看着更多的德军涌入意大利北部。同时,德军精锐部队第2空降师在第11空降军军长,著名的空降战专家斯徒登特中将亲自率领下迅速由法国南部被空运到罗马附近的奥斯蒂亚,加上从意大利北部南下的德军第3装甲掷弹兵师,德军在罗马集结了2个精锐师,虎视眈眈地盯住了罗马的意大利指挥中枢。

意大利新政府很清楚,单凭意军根本无法与这些德军对抗,惟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打消德国的不满和怀疑,期待局势变化。基于这样的想法,意大利新政府发表公开声明,表示将恪守诺言,继续在轴心国阵营里与同盟国作战。

一方面对德国是虚与委蛇,一方面意大利新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同盟国的接洽上,但是当要开始这方面的努力时,却发现居然找不到可靠的沟通渠道,照理说英美驻梵蒂冈的大使馆是最理想的渠道,却根本无法派上用处,因为英美此前根本没有这样的计划,英国驻梵蒂冈的公使就明确表示他所使用的外交密码全是老密码,而且可以肯定德国是能够破译的,无法进行这样绝密的联络。

凯特尔

而美国驻梵蒂冈公使的情况比英国还要糟糕,他根本就没有外交密码!一直到8月3日,意大利借着向葡萄牙里斯本大使馆派出新任参赞的机会,派出了一名特使与同盟国联系。这位特使就是齐亚诺的前任私人秘书达叶塔侯爵,此次到里斯本就肩负着秘密使命,时间是如此紧迫所以他一到里斯本立即与英国大使坎贝尔接触,表示负有新政府委派的特殊使命。这样明显的信号,同盟国自然知道这是意大利发出的媾和气球。也就是在这一天,同盟国有关意大利停战条件的文件完稿,开始在英美领导层中传阅,以便在意大利提出停战时有所准备。

就在意大利新政府与同盟国开始秘密接触时,为了不过早暴露意大利停战的企图,免遭德国的报复,意大利必须要敷衍应付德国。8月6日,意大利新任外交部长古阿里利亚和总参谋长安布罗西奥在特雷维索会见了德国代表里宾特洛甫和凯特尔,会议始终是在互不信任的气氛中进行,意大利还是表示将恪守同盟义务,继续与同盟国作战,但是必须得到德国大量的装备和军用物资,然后提出了最重要的请求——将驻扎在法国南部和巴尔干地区的意大利军队撤回国,以加强意大利本土防御力量。在会谈的军事内容中,讨论相当激烈,最后德国在意大利保证将撤回国的部队不部署在边境的条件下同意了这一请求,但是同时隆美尔元帅B集团军群的9个师却越过阿尔卑斯山区源源进入意大利,而根本没有征求意大利的同意。在外交方面,双方的会谈内容空洞而无任何实际意义。

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

而意大利与同盟国的谈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意大利的另一个外交官伯里奥也在与英国驻丹尼尔的外交人员接洽,表示意大利将有条件地投降。由于同盟国早已公开只能接受轴心国无条件投降的原则,同盟国认为只有在意大利首先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才可能有条件地停止对意大利的敌对行动,而且这是作为对意大利退出轴心国阵营的一种奖励,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8月15日,安布罗西奥的参谋长卡斯特拉诺将军作为意大利最高统帅部的全权代表来到西班牙,会见英国驻马德里大使塞缪尔·霍尔,明确表示如果盟军在意大利本土登陆,意大利就立即加入同盟国一方对德作战。鉴于意大利的这种态度,同盟国决定派地中海战区司令部参谋长比德尔·史密斯中将和情报处长肯尼思·斯特朗少将带着军事投降的最后条件前往里斯本与意大利全权代表谈判。

8月19日,双方代表在里斯本英国大使馆里进行了整整一夜的艰难谈判,卡斯特拉诺在认识到史密斯不会做出任何让步之后,只得带着同盟国所要求的投降条款和与同盟国地中海战区司令部联络的密码本及电台返回罗马,当然在回罗马前他还是向史密斯通报了意大利境内德意军的详细部署情况,并在葡萄牙进行公开活动直到28日才返回罗马以掩盖其真正目的。

(上图)美军上士保罗·詹内斯克的吉普车侧面画着有趣的卡通画,其中墨索里尼的头像被打了个叉,上面用意大利文写道:贝尼托完蛋了。

同盟国提出的这些条款包括意大利必须在指定地点集结海军和空军,以便向盟军投降,必须保证所有通往港口和机场的道路畅通,并一直防守到盟军到达为止。这就意味着意大利宣布停战也就是要同德国开战,意大利想方设法要避免自己国土成为战场的希望将全部落空。8月26日,意大利第二位特使扎努西将军在被俘的英国将军维亚尔陪同下来到里斯本,扎努西此行的目的就是强调意大利投降的前提条件是盟军必须先在意大利本土登陆。

8月31日,史密斯在扎努西陪同下,在西西里岛再次会见了刚从罗马领受了最新指示赶来的卡斯特拉诺。风尘仆仆的卡斯特拉诺向同盟国解释,如果意大利是个能自由行事的政府一定将按照同盟国的要求接受停战条件,但是现在德国已在意大利派驻了大量军队,意大利实际在德国控制下,所以停战将不可能在盟军登陆以前宣布。同时意大利迫切希望了解盟军登陆的详情,并要求盟军登陆的力量强大到足以保证意大利国王和新政府的安全。

德国人已经察觉到了意大利准备投降的蛛丝马迹,其实德国早已明白意大利在墨索里尼垮台之后早晚会脱离轴心国阵营,只不过不知道这种脱离将会以何种形式在何时发生而已。所以德国已经开始采取必要措施来应付这种情况了,8月23日凯塞林被召到希特勒的大本营,希特勒告诉凯塞林目前已经掌握了意大利准备投降的确切证据,要求一贯信任意大利人的凯塞林不要再被意大利人愚弄,而要准备应付可能的变化。凯塞林回到意大利后随即制订了代号为“轴心”的应变计划,也就是在意大利宣布投降之后立即采取行动解除意军武装的计划。

对于卡斯特拉诺的要求,史密斯给予异常明确的答复,如果意大利停战要在盟军登陆之后才宣布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继续谈判了,当然也不会向意大利提供有关登陆的详细情况。同盟国方面的耐心将最晚等到9月1日子夜,届时意大利就必须明确回答是接受还是拒绝。卡斯特拉诺无法做主,只好连夜返回罗马请示。

同盟国已经非常清楚地洞悉了意大利的心理,除非盟军使之相信,盟军将在进攻意大利本土拥有压倒优势,否则意大利是没有胆量签署停战协议的。艾森豪威尔立即建议派遣一个空降师在罗马空降,但是意大利必须保证控制住机场并对德军采取军事行动,这一建议随即获得英美联合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批准,并作为同盟国的条件通知了意大利。

9月3日,卡斯特拉诺重返西西里岛,在锡拉库扎附近的一个橄榄树林里,与史密斯签署了停战投降协议——但是意大利方面对盟军即将开始的登陆作战一无所知,而且不少高级将领对卡斯特拉诺的协议表示异议。在意军高级将领中普遍认为盟军的登陆将会在罗马附近,很快就可与空降在罗马的部队会师,迅速解决罗马地区的德军,意军可以不需要与德军大打出手就能借助盟军力量控制罗马。

而盟军方面则认为只要一登陆,意大利投降协定一宣布,罗马地区的意军就会立即调转枪口对德军开火,内外夹击一举消灭意大利南部地区德军,殊不知双方相互都错误估计了对方的意图!如果需要批评谁的话,当然是盟军,因为盟军既然早知道战斗力低劣的意军根本不是德军对手,而且意军迫切希望盟军在罗马附近登陆,但却仍死板地坚持在己方航空兵作战半径内的萨勒诺登陆,且拒不向意军透露一丝半点,使得本来绝好的机会最终付诸东流!

【未完待续……】

下期将继续意大利战役系列,讲述盟军对意大利本土的进一步行动,点关注不迷路

0 阅读:13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