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本期为意大利战役的第3期。上一期讲到盟军的伞降部队先行进攻西西里岛,但伞降的过程却是一塌糊涂。本期将讲述在失败的伞降行动结束后,盟军的滩头部队开始行动,但即将发生的海滩登陆战却是和空降行动一样的糟糕……
(本期全文约1万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乱糟糟的海滩登陆从1943年6月开始,盟军就开始向地中海战区大量运送人员、物资和装备,由于此时盟军海空力量已非常强大,足以保护各运输船队的海上运输安全、战役前的部队、装备和船只顺利完成了集结,参战部队吸取北非登陆的经验教训,普遍进行了数周至数月不等的登陆战训练,并选择地形相似的海滩进行了演习。
7月初,战役总指挥部从阿尔及尔迁移到了马耳他岛,以便就近进行战役指挥,战役三军最高指挥人员里艾森豪威尔、亚历山大和坎宁安都在这个前进指挥部,只有特德留在阿尔及尔。

7月4日第一支运送登陆部队的船队从最远的美国港口起航,在以后几天里,运送登陆部队的船队根据各自的航程远近依次从北非和中东各集结港口起航。7月9日中午各船队按照预定计划在马耳他岛东南海域会合,然后分为东.西两大编队向两个登陆地城驶去。就在各船队完成会合向各自目的地航行时,天有不测风云,持续几天的晴朗好天气突然恶化,强劲而又反常的西北风骤起,海上风力高达7级,船队在惊涛骇浪里艰难航行,队形逐渐开始混乱,船上的士兵们被风浪折腾得呕吐不已。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力越来越强,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风浪的危害将远远超过轴心国军队,甚至足以使登陆行动彻底失败,尤其是在美军登陆的西部滩头,风浪将会更大——此时战役总指挥部必须立即做出决断,是继续按照计划实施登陆还是取消登陆返航。如果继续实施登陆,在这样的风浪里登陆部队根本无法从运输船换乘到登陆艇上,因为小小的登陆艇只要一放到海里就会被风浪打翻!而要是取消行动,那么所有的计划就将作废,几个月来复杂繁琐的战前准备也将全部泡汤。这一艰难抉择就摆在了战役最高指挥官面前。

在马耳他的总部,气象专家穿梭进出,不断送来最新的气象预报。所有的人都以哀求的心情关注着风力计,虔诚地乞求风力减小。对于风浪计算并不很懂的艾森豪威尔,根本不需要询问专家,只要看看坎宁安的脸色就能知道情况了。还好气象专家终于送来令人鼓舞的消息,风力将在日落后逐渐减低,到午夜前后将会完全可以满足登陆的要求。长期在地中海征战驰骋的坎宁安,也深谙地中海反复多变的天气特点,同意气象专家的推断,于是艾森豪威尔决定船队继续前进。然而傍晚以后,风力非但没有减低反而还在继续增强,20时,海面上依旧恶浪滔天,所有的人几乎都要绝望了!
面对来自美国、英国最高层的询问,战役总指挥部只能回答:“天时不利,但作战行动仍将按计划进行。因为现在要推迟登陆也已经太迟了!我们感到非常担忧,尤其是对那些小型船只。”心急如焚的坎宁安亲自登上1艘驱逐舰出海去查看情况,而艾森豪威尔则做了最坏的准备,如果到了午夜时分风暴再不停,就召回西部登陆编队,而仅以东部登陆编队实施登陆。22时,总算是天遂人愿,海上风暴逐渐平息。而此时,庞大的船队也已经临近预定的换乘海域了。10日凌晨1时30分在“我们即将登上敌国的领土,在敌人的土地上打击敌人”那激动人心的言词鼓舞下,士兵们沿着绳网下到登陆艇,准备最后的抢滩登陆。

7月10日在西西里杰拉滩头登陆的美军坦克登陆舰和登陆拖驳。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恶劣的天气几乎使登陆取消,而也正是恶劣的天气使西西里岛守军放松了警惕。尽管德意军的侦察机早已在9日下午就发现了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船只,岛上的意军第6集团军也于19时发出了警报,并于22时下令所有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这些命令有的根本没能传达到基层部队,而接到命令的部队看看海面上汹涌澎湃的巨浪和如注的豪雨,早已被一次次最高戒备麻木了的官兵们,却是满心宽慰地爬上床,喃喃自语地:“今晚他们是说什么也不会来的!”进入梦乡,而就在这晚,他们却真来了!
7月10日凌晨3时,在猛烈的舰炮掩护下,东部登陆编队的英军第3、第50、第51步兵师、第231独立步兵旅、加拿大第1步兵师在西西里岛东南部,西部登陆编队的美军第1、第3、第45步兵师和第2装甲师一部在西西里岛西南部同时登陆。
西部滩头,美军的登陆简直就是乱哄哄的,登陆艇的驾驶员绝大部分都是新手,甚至有的从未出过海,虽然有皎洁的月光,还有引导潜艇设置的发光浮标,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登陆艇迷了航,有的冲上了错误的滩头,有的则撞上了暗礁,即使一些航向正确的登陆艇也遇到了麻烦,被一些没有注明的海底沙丘挡住了航路。好不容易抵岸,放下艇首大门,可是登陆艇上的士兵,先是被海上的风浪折腾得晕头转向,再是在登陆艇上被海浪浇了个透湿,现在却猫在登陆艇上拼命向岸上放枪,就是不上岸。
就连美军中赫赫有名的“大红一师”第1步兵师也出现这样的窘况,最后还是在军官的极力督促下,又见海滩上确实没什么动静才犹豫踌躇着上了岸。简直不敢想象,如果德意军在滩头上稍微有像样一点的抵抗,登陆行动就将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中午前,预定登陆日所要夺取的目标,杰拉港、利卡塔港和斯科利蒂镇都已被占领。18时许,作为海上预备队的部队也陆续登陆,美军第7集团军顺利地建立起纵深4至7公里不等的登陆场。
英军所在东部滩头情况比美军稍好些,毕竟英军要比美军多些登陆作战的经验。不过同样也遇到了海底沙丘的阻碍,很多登陆艇无法按计划靠岸,使很多坦克、火炮等重装备没能及时卸载到岸上,好在意军没有进行抵抗,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7时30分英军便夺取了已遭破坏的帕基诺机场,并于中午时分将跑道修复。日落前,英军已实现了第一天全部预期目标,占领帕基诺、阿沃拉。

英国第8集团军士兵正从登陆艇上走下,登上西西里滩头。
特别要指出的是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盟军第一批登陆的部队总共超过8个师,很多人并不知道其规模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甚至比11个月以后的诺曼底登陆第一批部队规模还要大。
盟军的当面之敌多是由西西里岛当地人组成的意军海防师,本就无心作战,再加上见到盟军如此大规模的舰队铺天盖地而来,更是连仅有的一点勇气都没了。于是几乎在盟军登陆的同时就一枪不发地崩溃了,有的脱下军装回了家,有的还自告奋勇给滩头的盟军当起了义务搬运工。成群结队的意军海防师官兵主动向盟军临时设立的战俘营蜂拥而来,其场面之混乱,以至于盟军士兵感到被这些俘虏践踏的危险甚至超过了被子弹击中的程度!而意军的多数野战师情况也不比海防师好多少,成建制的部队闻风而降是司空见惯,一哄而散也是家常便饭,整个海滩的抵抗简直可以用忽略不计来形容,只有一些零星的炮击,盟军在登陆阶段的伤亡是出乎意料的轻微。至10日日落,盟军第一梯队8个师已基本上陆,顺利达成登陆日预期目标,建立巩固的滩头阵地,后续部队和物资、装备随即源源而来。
凌厉反击
早在盟军对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机场进行持续猛烈空袭时,德意空军虽然实力衰微但也仍顽强组织反击,德国空军出动战斗机500架次,意大利空军也出动战斗机近700架次,也给盟军造成了一些损失,不过实在是力量悬殊太大,无法改变西西里岛航空力量被基本清除的最后结局。

在西西里杰拉海滩附近被德军飞机击伤的“蒂尔曼”号
7月9日,盟军登陆船队浩浩荡荡开始向西西里岛行驶时,由于盟军规模宏大的船队是分成几路从几个方向向西西里岛航行,所以被在地中海活动的德意军侦察机多次发现,根据侦察机的报告,西西里岛德意军发出了战斗警报,同时意大利空军也下令撒丁岛和意大利本土机场的飞机起飞攻击。从登陆日也就是7月10日凌晨开始,在西西里岛滩头海域的盟军舰船就遭到了多次空袭。“哨兵”号猎潜舰成为第一个牺牲品,被意军鱼雷机炸沉。天亮前,杰拉海滩的美军“马多克斯”号驱逐舰被炸沉,“蒂尔曼”号驱逐舰和“游行者”号潜艇被炸伤。
随着登陆作战的深入,德意军大力加强了空中反击的力度,将驻扎在意大利本土的大批飞机转场至撒丁岛,然后就近起飞攻击。虽然德意军飞机从早到晚一批批前来攻击滩头附近密密麻麻的舰船,但是战果却是屈指可数,仅击沉313号坦克登陆舰,炸伤“墨非”号驱逐舰。11日德意军再次频繁出击,一天里出动的飞机就达418架次,.击沉了满载弹药的“罗伯特·罗恩”号运输船,击伤另3艘运输船。德意军频频空袭的战果并不很辉煌,但是给海滩上的部队以及附近海面上的盟军舰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正是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压力下直接导致了误击己方运送伞兵的运输机,可以说这次“大乌龙”就是德意军空袭的一个副产品。

后炸沉的“马多克斯”号驱逐舰
照理说在盟军掌握了战区制空权的有利条件下,不应该有这么多架次的德意军飞机飞临滩头。原因就在于盟军过于相信空中力量,将主要力量都放在远距离的空中支援和压制,忽视对地面部队和舰船的直接掩护。其严重程度甚至可以说滩头和舰船在7月12日前几乎没有得到可靠的直接空中掩护,虽然在登陆地点上空,盟军派出了巡逻战斗机,但是数量太少,通常只有4到8架,而且空地协同与引导程序繁杂,当巡逻战斗机赶到时往往为时已晚。在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后,盟军才痛定思痛,加强了对滩头和舰船的直接空中掩护。鉴于盟军直接掩护力量的增强,德意空军也迅速调整了战术,从7月13日开始,放弃对盟军西部登陆地点的空袭,而集中全部力量攻击东部登陆地点,在13日一天取得单日最高战绩:击沉3艘运输船、1艘驱逐舰和1艘医院船,击伤3艘运输船。
德意海军水面舰艇因为盟军巨大的空中威胁而撤回意大利本土,但在地中海还是部署了多艘潜艇,以攻击盟军的登陆船队。从6月底开始,这些潜艇就对从各集结港口驶往登陆地点的船队进行了多次攻击,先后击沉了6艘运输船和2艘登陆舰,但是德意军潜艇也付出了很大代价,3艘德军潜艇、6艘意军潜艇被击沉,另有意军潜艇“布朗泽”号被盟军俘获。

被德军飞机击中的“罗恩”号(K-40),产生了壮观的烟团,碎片四处迸射
相对于德意军微不足道的海空反击,在西西里岛上德意军地面部队的反击则更为凌厉顽强。西西里岛最高指挥意军第6集团军司令古佐尼一见盟军开始登陆,立即下令距离盟军登陆点最近的意军里窝那师和德军戈林师向盟军反击。但是由于凯塞林一直担心盟军可能在更纵深的墨西拿登陆以彻底截断西西里岛德意军退路,所以私下指示戈林师师长鲍尔·康莱斯少将先不要轻举妄动,看看盟军意图后再行动,所以德军戈林师没有遵照古佐尼的命令发动反击,只有里窝那师于8时30分单独向杰拉发起反击,里窝那师是意军中惟一的摩托化师,也是岛上意军中战斗力最强的1个师,不过装备的却还是30年代的法制老式坦克,该师1个步兵营在36辆老爷坦克支援下向杰拉城猛攻。

意军步兵居然排着阅兵式般的整齐队形发起冲锋,成为美军大量自动武器的射击靶子,顿时死伤枕藉。但是在杰拉城的美军是支装备轻武器的突击队,30年代的老爷坦克老是老,毕竟还是坦克,对于轻重机枪子弹还是老而弥坚的,美军只能眼看着这些破旧不堪的意军坦克耀武扬威地冲了进来。美军突击队达比中校赶紧跳上自己的吉普车飞也似地开回滩头,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起1门反坦克炮架到车上转头开回杰拉,卸下火炮拉开炮架就开火,意军坦克的单薄装甲也就只能挡挡子弹,在反坦克炮面前根本招架不住,打头几辆接连被轰掉,后面再不敢恋战调头就走。
第一天的反击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但是凯塞林终于看清形势,判断盟军不会在墨西拿登陆,下令戈林师火速实施反击,并命令第15装甲掷弹兵师也迅速向杰拉海滩开进,协同戈林师先解决美军登陆部队,再沿环岛公路挥戈东进,从侧翼攻击英军登陆部队。

戈林师集结地是在杰拉平原以北山地的卡尔塔吉罗,距离杰拉海滩仅32公里,但是一路上不断遭到盟军空军的袭扰,而且道路狭小,大部队也不便展开,再加上戈林师里的大多数中级军官都没有实战经验,甚至路上一遇到空袭就停滞不前,尽管康莱斯撒换了几个指挥不力的军官也无济于事,部队行军速度还是比蜗牛稍快些,所以一直耽搁到7月11日晨才赶到战场。虽说美军登陆已经整整一天,但是由于海上风浪较大,武器装备的卸载工作受到很大影响,直到此时上岸的坦克、反坦克炮、火炮还是屈指可数,要想击退装备Ⅲ号、Ⅳ号坦克以及虎式重型坦克的德军装甲部队可不简单。

11日的反击是德意军第一次协同攻击,意军里窝那师从西北向杰拉推进,德军戈林师则从东北扑向杰拉。6时35分,在德军俯冲轰炸机的直接支援下,戈林师投入了包括504重坦克营2连的17辆虎式坦克在内的60多辆坦克向美军第1师26团阵地猛攻,26团只有2辆坦克和几门火炮根本无法阻挡德军的钢铁洪流,阵地很快就被突破。第7集团军司令巴顿见战况紧急,亲自上岸赶赴第1步兵师督战,刚到达比中校的指挥部,坏消息就接踵而至,第1师正面防线在德军坦克的冲击下,已经支离破碎,尽管士兵们还在奋力拼杀,但是反坦克炮、火箭简、反坦克手雷什么都用上了,还是无法阻止德军装甲部队的推进,尤其是对虎式重型坦克更是一筹莫展。

(上图)登陆在西西里滩头的美军第2装甲师的1辆M4A1谢尔曼坦克,美军从西西里战役开始用带白圈的国籍标志,因为单纯的白五角星很容易和德军的白色十字混淆。
德军坦克隆隆碾过美军防线,冲上了环岛公路,距离滩头已不足1000米!最前头的几辆德军坦克甚至停在路边用坦克炮猛轰海面上的盟军船只。而盟军空中掩护又不见踪影,只能望空兴叹,眼看已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德军了。达比一眼看到巴顿身边的一名海军少尉,他知道这是海军舰炮火力控制组的军官,马上问道:“看在上帝的分上,你能和军舰联系上吗?”“当然!”“那么请赶紧联系军舰,打掉德军坦克!”这名舰炮火力控制组的军官立即召唤来“萨凡纳”号和“波伊斯”号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向环岛公路上的德军坦克开火,巡洋舰的152毫米舰炮和驱逐舰的127毫米舰炮炮弹随即呼啸而至,即使是虎式坦克厚重的装甲也经受不住这么大口径炮弹的轰击,仅巡洋舰的152毫米主炮就发射了超过500发,在密集而空前猛烈的弹雨下,刚才还不可一世的德军坦克顷刻之间就被撕成碎片。

用树枝和百叶窗进行伪装的德军Ⅳ号坦克。
10时30分,美军第1师的师属炮兵争分夺秒地上了岸,马上就在海滩上开设阵地向德军轰击,射击距离只有500米,炮手们拼命压低炮口进行直瞄射击,好几次因为怕误伤到自己人而不得不停止炮击。在盟军海陆优势火力打击下,德军无法越过这道炮火之墙,损失23辆坦克和600名士兵,铩羽而归。而在另一个方向的意军里窝那师在盟军优势炮火下死伤逾半,几乎丧失了战斗力。美军第1师趁势于中午前后恢复原阵地态势。16时30分,德军戈林师重新组织力量再次发起反击,但随即被美军击退。戈林师主力对登陆滩头的反击虽说以失败而告终,但其主要原因是盟军空前猛烈的舰炮火力,说来还是情有可原。
不过在纵深地区,戈林师1个加强营却无法消灭美军第82空降师人员、装备均处明显劣势的小部队就实在说不过去了。难怪康莱斯对自己部队的表现大为不满,对部下的怯懦畏惧进行了严厉警告。17时许,美军第45步兵师攻入米舒机场,缴获125架飞机,其中20架还能使用。在美军登陆地区,11日只有第3步兵师所在阵地未遭德意军反击,其他地区都遭到德意军顽强反击,美军阵亡170人,负伤410人,另有1794人失踪,是整个西西里岛战役中单日伤亡人数最高的一天。

一辆被击毁的Ⅲ号坦克,乘员在爬出舱门时被击毙。
意军里窝那师的反击可以从该师第34步兵团第3营营长唐特·乌戈·菜昂纳尔迪中校的回忆中窥知一二。3营当时齐装满员,全营1134人,配备4门47毫米反坦克炮,6门81毫米迫击炮,12挺重机枪和4具火焰喷射器,驻扎在西西里南部的圣·卡塔尔多地区,于7月10日接到团部命令,明晨向杰拉美军反击,但是命令里既没有美军阵地的确切位置也没有意军战线的情况通报。
在向海滩前进的路上,3营遭到盟军飞机的扫射、2人阵亡,20人负伤,5辆车被击毁。3营到达攻击出发阵地后,由于担负炮火支援的第28炮兵团第1炮兵营没能及时到达,所以一直到预定进攻开始时间仍没有得到任何炮火支援,半小时后3营只得在没有炮兵火力支援情况下发起攻击,3营付出极大代价夺取了美军警戒阵地,直到这时意军炮火才刚刚开火,但是随即意军炮兵阵地就遭到美军炮火压制,而步兵也遇到了越来越顽强的阻击,3营在3个小时里才前进了500米,面对横飞的炮弹和子弹,缺乏训练的意军仍在坚持进攻,正因为缺乏必要战术训练,很多士兵不是在弹雨中分散以减小目标,而是密集成群,以试图从同伴处得到勇气,结果只能导致更多人被摞倒。

美军步兵正向德军防线进攻,背景中为美军支援火炮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正面强攻的9连和10连都已伤亡惨重,被美军密集火力钉死在阵地前,形势非常危急,就在这时预备队11连从侧翼投入进攻,这才迫使美军后撤,而3营也只剩下400人。团长马尔蒂尼上校高度评价了3营在“战斗中的超凡行为”及“所获得的光辉成果”。但是给予3营实质性的增援,只有师属第3迫击炮连。莱昂纳尔迪亲自赶到团部要求增援,但是34团已经没有任何预备队了。午夜时分,3营奉命撤回进攻出发线,结果撤退中后卫9连被反击的美军所消灭。12日黎明,在凶猛的炮火掩护下,美军发起反击,在经过一阵毫无希望的战斗之后,34步兵团第3营已不复存在,此时距离3营开赴战场才仅仅24小时!
7月11日,在东部的英军登陆地区,德意军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反击,使英军的上岸及推进如入无人之境。至此,盟军登陆部队总兵力已达8万人,车辆7000辆,火炮300门。
赫尔曼·戈林装甲师
这是一支隶属于德国空军的地面战斗部队,其最早的前身是1933年12月赫尔曼·戈林一手创建的“戈林将军普鲁士联邦警察部队”,这支部队于1935年3月,更名为“戈林将军团”,并于1936年10月正式转归德国空军建制。
该部队参与了1938年进军奥地利、1940年入侵挪威和进攻法国及低地国家,1941年3月被调到罗马尼亚,保卫普洛什蒂油田。同年6月参加了入侵苏联的作战,年底才回到德国,随即扩编为赫尔曼·戈林旅,下辖1个步兵团和1个高射炮团。1942年10月,戈林旅又扩编为赫尔曼·戈林师。下辖2个装甲掷弹兵团、1个伞兵突击团、1个坦克团、1个高射炮团、1个炮兵团、1个侦察营、1个装甲工兵营,以及通讯单位和后勤支援单位。由于空军缺乏有经验的装甲部队指挥官,所以戈林师组建后曾与陆军交换一批有经验的装甲部队军官。
1942年12月,戈林师主力被调到北非突尼斯,这些部队随即被整编为“施密德战斗群”。该部队在北非失败时除少数人逃脱外,绝大部分都在1943年5月向盟军投降。1943年7月,德军在意大利重建戈林师,重建后的戈林师下辖1个坦克团、2个装甲掷弹兵团、1个装甲炮兵团、1个装甲工兵营、1个侦察营和支援单位,成为一支真正的装甲部队。在西西里战役中,戈林师曾一度成功迟滞了盟军的进攻,并将大部分人员和装备撤回意大利本土。
在盟军发动的萨勒诺登陆战役中,戈林师再次扮演了阻截者的角色,成功迟滞了盟军的推进,使德军有时间对那不勒斯港进行彻底破坏。安齐奥战役中,戈林师是最早赶到战区的部队之一,并在战役进行中的1944年2月改编为“赫尔曼·戈林伞兵装甲师”。在3月对安齐奥的反击失利后,赫尔曼·戈林伞兵装甲师撤至投斯堪纳休整。5月,又被调回安齐奥以阻挡盟军发动的新攻势。罗马被盟军攻占后,赫尔曼·戈林伞兵装甲师被调往苏联战场。于1944年10月,再次扩编为装甲军,虽然在建制上辖2个装甲师,实际上第二个装甲师因为缺乏足够的坦克而只能是作为装甲掷弹兵师。1945年2月,经过连续的激战之后,戈林装甲军的残部海运撤回德国本土,经过短暂的整补后被派往西里西亚地区。1945年5月,戈林装甲军在西里西亚进行最后的战斗后于德瑞得森以南地区向盟军投降。
戈林装甲师坦克团的官兵穿着是德军中最为奇特的,汇聚了德军3大部队的特征,胸前佩戴德国空军的鹰徽,身上却穿着装甲兵的黑色军服,衣领上别着装甲兵的骷髅标志,如果你在相关历史照片中看到这样穿着的军人,那么一定就是戈林师。
向纵深前进12日,凯塞林一早就飞到西西里岛安纳,与意军第6集团军司令古佐尼讨论战局。通过两天来的战斗,古佐尼已经放弃了将登陆盟军赶下海的梦想,转而指挥部队在岛内建立防线以尽可能阻止盟军的席卷之势。一贯以乐观见长的凯塞林在了解真实情况后也悲观地说道:“来到西西里岛,我除了头痛外,其他什么也没得到!”鉴于英军推进速度较快,迫近西西里岛东海岸地区中点的卡塔尼亚,而且兵锋直指西西里岛德意军咽喉之地墨西拿,威胁极大,所以古佐尼和凯塞林决定将戈林师主力东调,协同意军那波里师阻击英军,而以正从岛西北部兼程南下的德军第15装甲掷弹兵师阻击西部地区的美军。

为纪念第一名在西西里海滩牺牲的美军士兵而设立的十字架。
凯塞林深知戈林师的反击失利后,站稳脚跟的盟军将迅速占领全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西西里岛将部队撤回意大利本土,所以随即向希特勒提出撤出西西里岛部队的请求,希特勒还沉浸在盟军将进攻撒丁岛的担忧之中,很爽快地同意了凯塞林的请求。但是要实施撤退,谈何容易!此时西西里岛上情况已是非常严峻,第15装甲掷弹兵师在盟军不断空袭骚扰下前进迟缓,戈林师刚刚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反击,实力已大打折扣,绝大多数意军兵无斗志,不是投降就是开小差,根本靠不住。
而英军已逼近卡塔尼亚,只要拿下卡塔尼亚,就可沿海岸向北直抵墨西拿,要是墨西拿一失,不仅所有岛上部队的退路就将被彻底封闭,即使留在岛上也会因补给断绝而陷入绝境。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卡塔尼亚的防御,凯塞林此时手头还能动用的部队就只有德军第1空降师了,该师隶属于德军第11空降军,原先驻扎在法国南部,西西里岛战役开始后刚刚被空运到意大利罗马和那不勒斯,根据凯塞林的紧急命令,第l空降师立即被调往卡塔尼亚,由于情况是如此紧急,有些部队是被直接空投到战场的。

美军士兵在查看1架被击落的德军飞机和飞行员。
就在美军遭到德意军顽强反击时,英军倒是相当顺利,12日进入奥古斯塔港,13日在勒卡塞与美军会师,并几乎完全占领了岛东南部地区,阻隔在英军与卡塔尼亚之间的只有斯梅托河和德军一支仓促拼凑起来的小部队思科梅尔兹战斗群,那是在威尔海姆·思科梅尔兹上校指挥下由戈林师的1个步兵营、2个炮兵连和第15装甲掷弹兵师的1个步兵团所组成的,后来又得到了第1空降师第3伞兵团的增援。正是这些零散部队拼凑起的部队,在卡塔尼亚地区顽强阻击英军推进,特别是在斯梅托河上的卜利马索尔大桥进行了反复争夺,英军直到7月16日才最终控制了大桥。
德军在该地区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坚韧,甚至赢得了作为对手的英军的尊重。而英军的好运似乎也到头了,德意军利用这几天宝贵时间重新集结起预备队和散兵游勇,依托埃特纳火山建立起了牢固防线。原先驻扎在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亚的德军第29装甲掷弹兵师在汉斯·胡比少将率领下已经渡过墨西拿海峡,所有德意军部队,包括一次意军残部、德军4个师现在全部由胡比的第14装甲军军部统一指挥,独臂将军胡比是东线战场一员善战骁将,由他统一指挥无疑将极大提高德意军战斗力。德意军在胡比指挥下迅速沿阿特莱诺、特罗伊纳、圣福菜特罗一线展开防御,胡比来西西里岛主要目的不是要坚守而是组织一系列的迟滞阻击,以保证主力撤回意大利本土。

向墨西拿前进的英军坦克和步兵。
蒙哥马利在英军进攻受挫后,决定调在南部地区无所事事的第30军来个“左钩拳”,绕过埃特纳火山西侧进攻墨西拿,突破德意军防线,蒙哥马利的心思再清楚不过,就是想让英国独占攻克墨西拿的头功。因为第30军要实施这一行动,就必须得通过美第7集团军控制的环岛公路,如果单纯从突破德意军防线来考虑完全可以由美第7集团军来进行这样的攻击,而蒙哥马利偏要美军让路。自负的蒙哥马利先斩后奏命令英第30军于7月13日晨沿美军控制的公路向北挺进,然后才报告亚历山大,请求变更计划,美第7集团军西调给第30军让路。亚历山大通过空中侦察和战场接触,也发现德意军已向卡塔尼亚以北收缩,英军向卡塔尼亚推进确实阻力重重,便同意蒙哥马利的计划,并亲自来到杰拉,向巴顿当面宣布新计划,出乎亚历山大意料,脾气暴烈的巴顿居然很爽快地接受这样一个并不公正的计划。
7月15日亚历山大正式下达命令美第7集团军向岛西北推进,英第8集团军则从西侧绕过埃特纳火山,企图从岛中部地区取得突破。这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最初美军遭到德军顽强抵抗,而英军进展顺利,现在是英军在德意军阻击下步履蹒跚,而美军对面则相对比较空虚。其实巴顿同意接受明摆着欺负美军的新计划,并不是出于顾全同盟军团结的大局,外粗内细的巴顿可不甘心一直为英军做跑龙套的配角,而是早有主意也准备学习蒙哥马利来个先斩后奏,他对亚历山大的计划稍作修改,抽出第3步兵师、第2装甲师和第82空降师,组成1个暂编军,由第7集团军副司令福莱·凯斯少将指挥,批亢捣虚直取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而以第2军主力担负整个集团军的使命,向北及西北推进。

美军第3师师长卢西恩·特拉斯科特。
由于德意军主力都已收缩至卡塔尼亚地区,岛西部地区防御空虚,所以作为奇兵的美军暂编军进展神速,17日攻占阿格里勒托,巴顿这才将自己奔袭巴勒莫的计划上报亚历山大,并获得批准。19日巴顿给暂编军下达了死命今——务必在五天里拿下巴勒莫!这一命令如同给暂编军打了一针兴奋剂,暂编军挥师急进,风卷残云般扫荡岛的西部地区,21日夺取西部主要港口马萨拉和特拉帕尼,暂编军的先锋部队第3步兵师不顾烈日酷暑,在西西里岛崎岖的山路上以日平均40公里的速度飞兵疾进,只有在接受大批意军投降时才稍作停留,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兼程而进,22日兵临巴勒莫城下——德军见美军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现,落荒而逃,抛下缺乏机动车辆的意军向美军缴械投降。
第3师进入巴勒莫,赢得了美军在西西里岛的第一份荣誉,从此这段长途奔袭便以第3师师长卢西恩·特拉斯科特少将的名字“特拉斯科特小跑”载人美军战史。此战美军仅以阵亡57人,伤215人的轻微代价击毙德意军2900人,俘虏5.3万人。当巴顿到达巴勒莫时,已经是华灯初上的夜晚,巴顿走进第3师师部正想用他特有的粗俗语言好好褒奖特拉斯科特一番,却见这位神行太保将军已经满脸疲惫地在行军床上呼呼大睡。
巴勒莫是西西里岛首府,也是西西里岛最大的城市,美军如此迅速攻占巴勒莫不仅对西西里岛意军士气是个沉重打击,而且还波及意大利本土,3天后意大利法西斯政府首脑墨索里尼便下台了。而在西西里岛上、盟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墨西拿了。
【未完待续……】
下期将继续意大利战役系列,讲述盟军登陆部队攻下距离意大利本土仅仅相隔4公里宽度海峡的西西里重要城市——墨西拿,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