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以忠勇仁义而著称的蜀汉名将关羽,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历经两千年岁月洗礼,关羽已由一名真实的历史人物,演变成为中华大地上数一数二的精神偶像的象征。
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被生意人封神拜圣,成为了保佑大家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这就奇怪了,关羽明明是没做过生意的武将啊,为什么能成为财神呢?

关羽作为三国武将,其实在三国和紧随其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关羽率兵往来攻略荆州,导致无数无辜民众丧生,最后也未能善终,心中难免怀有怨恨之情,根本没有祭祀的必要。
不仅如此,荆州附近还流传着关羽索命的传说,说关羽死后阴魂不散,曾到荆门当阳区索要过头颅。
这个传说越传越邪乎,后来魏晋以后被佛教引用,延伸出高僧点化关羽放下执念的故事。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关羽才成为了佛教中的伽蓝神、守护神,开始有了“神”的光环。
不过,整个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时期,关羽还不像后来那样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拜,只是荆州附近地方性的小神。
关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巨大的影响力的呢?
宋真宗年间,作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山西盐湖解州,水量和产盐量大减,让北宋朝廷忧心忡忡。
民间有人提出这样的看法:盐池减产是因为蚩尤作怪,建议请出在解州出生的武将关羽与之战斗,守护盐池。
朝廷采纳了这样的提议,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场“关羽战蚩尤”的仪式结束后,盐池水重新恢复了正常,关羽也正式成为了盐池的守护神。
之后到了宋神宗时期,政府专门出资为关羽修建了显烈庙,关羽成为护佑宋朝军队的“军神”。
宋徽宗时期,关羽更是被封为“忠惠公”和“义勇武安王”,其地位算是得到了官方认证。
那么关羽是什么时候成为“财神”的呢?这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影响中国数百年的商人团体——晋商了。

明代之后,山西以三面环山,向南直通关中平原,向东对接京城,东南直往中原,西面对接杀虎口的地理优势,成为明朝为边疆军人输送粮饷的重要通道,也是和蒙古交流的最佳地点。
但是从山东直接往边关运粮草成本太高了,朝廷便实行了“开中”的政策。
所谓“开中”,也就是鼓励商人收购粮食,将粮食交往大同仓或者太原仓,然后给商人相关的盐引作为补偿。
不要小看盐引,盐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刚需产品,盐业的经营一向由政府垄断。私人如果能拿到盐业的经营许可,那相当于拿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
当然,朝廷算盘打得也很精,他们要求商人到江淮地区取盐,再到分好的片区销售,这样就可以解决把盐从产盐区疏散到各地的大麻烦。
晋商是非常能吃苦的,很多人在没有任何启动资金的情况下,纯靠走路,靠肩挑,硬是打通了从山西到江淮的千里商路。
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从山西跑去江淮,跨越千里,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为了让自己一路平安、顺遂,大家也会在出发前祭拜神灵,代表着“忠义仁勇”精神的“盐业守护神”关羽便成为了大家的首选祭拜对象。
毕竟,关羽不仅英勇善战,超级能打,身上还有“桃园结义”之忠、“千里走单骑”之信,和商人追求的诚信经营、重合同守信用的商业道德不谋而合,很适合作为维护正义、确保交易、保佑平安的象征。
等到晋商们真正富庶起来后,大家更是认为是关二爷给大家带来的财富。
也因此,关羽开始从单纯的武将神灵,变成了护航商业、招财进宝的财神角色。

总而言之,关羽能被尊为财神,并不是因为他自己多么擅长经商,而是因为他身上凝聚的忠诚、信义等品质,契合了民众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商业成功的祈愿。
关羽从武将到财神的演变,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文化的传承。
对此,您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