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文学水平有多高?为何他的作品极少出现在课本当中?

云深不知鹿 2025-01-19 14:47:28

网上曾有一个对曹植文学水平的评价,那是极为贴切的。

你才刚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会儿眼界还不够开阔呢,看我就如同井底之蛙望着天上的月亮那般,觉得我见识短浅。等哪天你要是有幸当上了顶级大学的中文系教授,再看我,恐怕就会像一只小小的蜉蝣仰望广阔青天似的了。

为啥曹植水平颇高,可绝大多数人都未曾读过他的作品呢?而且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也基本见不到曹植的文章。这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现代的大部分人,还尚未具备能够欣赏与研究曹植文章的那种水平。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曹植的作品仅有那篇《七步诗》。

在高中阶段,有些地区的选修课文里或许能碰到《洛神赋》。可在绝大多数地区的考试纲要里,一般都不会把《洛神赋》列入考试范畴。因而上学期间,老师通常也就提一下而已,并不会展开过多讲解。

除了这两篇作品外,通常来讲,我们还能记起曹植其他作品的名字吗?一般情况下,似乎除了那特定的两篇,再去想曹植其余作品的名字,好像就不那么容易了,脑海里很难再浮现出其他的来。

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太容易给出答案。

像《归思赋》、《释愁文》、《七哀诗》、《白马篇》这些作品,通常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会实实在在地去接触到呢。并且,就算是在本科时期也未必会涉及,大多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明确了专门研究魏晋文学的方向以后,才会对它们有所了解啦。

然而,仅仅因为大家未曾有过与之接触的经历,这可不意味着曹植的水平就欠佳。虽说众人未曾与之深入打交道,可并不能据此就判定曹植在各方面的水准不够高呢。

恰恰相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曹植的水平实在是太高超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目前还尚未达到能够去学习曹植文章的那种层次,仅此而已。

例如,我们能够从曹植所创作的作品里面,随意选取几句话出来。

对着清风发出声声叹息,把满心的思绪寄托于那饱含悲戚的琴弦之上。我坚信心中所念虽在远方,却依然真切,于是再次登上高处,望着那滔滔临川之水,任情思悠悠蔓延,心中感慨万千,往昔种种尽在这俯仰之间。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在古文方面造诣并非很高的人而言,想要确切阐释曹植的水平究竟有多高是极为困难的,我们唯有通过做一个比喻的方式来对此稍作说明。

倘若把古代文学比作一座高楼,那么在经历义务教育后,现代的绝大多数人能够踏上台阶,走进这座楼的一楼。要是读了汉语言相关专业呢,大概能处在一楼到二楼的楼梯间位置。至于当代不少汉语言文学教授,或许是在二楼或者三楼之处。

诸如纳兰性德、晏几道、秦观这类人,其在文学之楼中的位置或许处于十楼,亦或许处于八十楼。在后世不同人的视角当中,他们所对应的楼层是不尽相同的。

然而,在他们所处于的头顶之上,依旧存在着比他们所在楼层更高的楼层。那更高的楼层仿佛在上方静静矗立着,和他们所处的位置形成了一种高低的对照呢,意味着还有更高之处在那儿呢。

无论这座高楼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曹植必定是身处最顶层的那一处。不管它高耸入云到何种程度,曹植肯定稳稳地在那最高的一层之上呢。总之,这座高楼不管有多高,最上面那层永远有着曹植的身影。

在多数人之上,或许都存在着更为卓越之人。然而对于曹植而言,情况却截然不同,在他所处的高度,已然找不到比他更出众的人啦!即便他极目四望,环顾周遭,所能看到的,也不过是寥寥无几的那么几个人罢了。

曹植的不少文章确实有着突出的特点,那便是以堆砌华丽辞藻的方式呈现得较为明显。在他之前,压根就没人能将辞藻堆砌到这般程度,而在他之后呢,基本上也寻觅不到能达到如此程度去堆砌辞藻的人了。

一般人面对曹植所写的绝大多数文章时,想要读通顺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这是为何呢?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文章里包含了数量众多的生僻字,使得一般人在阅读时往往会在这些生字面前犯难,难以将文章顺畅地读下来。

倘若从曹植的文章当中随意挑出一两句,放在咱们的高考作文开头部分。只要并非生硬地照搬套用,所挑语句的含义能与作文内容契合得上。仅仅是这样一个开头,便足以给作文添上好几分呢!说不定,阅卷老师压根就不清楚这句是出自曹植之手哦。

也许,恰恰是由于曹植的水平着实太高了,故而在后世,绝大多数人一提到曹植,脑海里往往就只能浮现出两件事来。

其一,曹植昔日曾与曹丕展开争储之争,待到曹丕欲对其痛下杀手之际,他便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步诗》。其二,曹植与他的嫂子甄宓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此事也一直颇受后人猜测与议论。

但就文学层面来讲,把那些事情与曹植所达到的文学高度作比较的话,会发现那些事情压根就显得微不足道,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提并论之处,完全是不值一提的。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