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光武帝刘秀,到底有多厉害?扒一扒刘秀的称帝之路!

云深不知鹿 2025-02-15 15:03:57

在公元25年8月5日这一天,地点是现今河北省柏乡县固城店镇。彼时,刘秀这位东汉的开国之君,在城南的千秋亭布置好了会场。随后,在其麾下诸位将军的一致拥立之下,刘秀郑重地宣布登基,就此,东汉王朝正式拉开了开国的大幕!

刘秀称帝之时,年仅31岁罢了。在历史上那几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当中,刘秀可是称帝时最为年轻的一位!与之相较,前面的刘邦,以及后面的杨坚、李渊、赵匡胤,他们基本上都是到了四五十岁才得以称帝呢。

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直至39岁时才搞出了皇帝这一称号。就称帝的时间作比较而言,秦始皇相较于刘秀,实际上是要更晚一些的呢。

更为夸张的是,在刘秀称帝两年多前,他不过是个光杆司令罢了,且时刻面临着被杀的危险。那时候刚结束昆阳之战不久,他的哥哥刘縯因权势过重,被起义军这边的更始帝刘玄直接杀害。而刘秀由于是刘縯弟弟的这层身份,同样随时有性命之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才过了短短几个月,刘秀便全然挣脱了刘玄的掌控。随后,刘秀独自一人踏上北上河北之路,而在此之后,仅仅耗费了不到两年光阴,他就将整个河北成功统一,并且最后得以顺利登上帝位!

现代网络上不少营销号提及的诸如“召唤陨石”“历史气运之子”等说法,其实多是调侃罢了。可要说真正夸张的成绩,当属在两年内统一河北且直接称帝这件事!纵览整个中国古代史,这无疑是相当炸裂的一项成就呢。

那么,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刘秀究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为何在刘縯被杀害之后,刘秀可以快速地从更始帝的掌控之下摆脱出来?而且当刘秀前往河北北部地区之后,他又是怎样迅速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的呢?这其中到底都发生过什么样的情况呢?

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得从当年刘秀大哥刚遭遇不幸被杀的那个时候开始说起。那会儿,一切的后续发展就由此拉开了序幕,而整个故事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渐渐展开的呢。

在新朝末年爆发的那场农民起义的大背景下,刘秀起初并非是凭借自身力量独自起兵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不过是其兄长部下的一名将军而已呢。

相较于刘秀而言,刘秀的大哥刘縯才更似那名副其实的乱世枭雄。新朝刚开始陷入混乱之际,刘縯便着手变卖家产,还在当地广纳门客。待新朝多处爆发农民起义后,刘縯径直在当地举兵起事,而在起兵初始之时,他就已然召集到了七八千人呢。

后来,刘縯所率的舂陵军为能与新朝军队相抗衡,只得与一旁的绿林起义军携手合作,共同对抗新朝军队。在此期间,绿林起义军一方因忌惮刘縯势力过强,便拥立舂陵刘家的另一位刘家人刘玄为皇帝,也就是更始帝。

在更始帝被众人拥立起来后,没多久便招来了新朝主力军的强力镇压。彼时的刘縯尽管未被拥立成为皇帝,可实际上他掌控着更始政权中的大半军队呢,当时正带领着兵将对宛城展开围攻行动。就在刘縯围攻宛城的这个阶段,王莽军队的主力也逐渐地赶到了此处。

彼时,刘秀身为刘縯麾下部将,为给刘縯争取时间,他率领自己麾下为数不多的军队,退至昆阳城一带进行坚守。没成想,之后刘秀不仅成功抵御住了新朝多达四十多万的主力军队,更是出人意料地以少胜多,一举将新朝主力的中军大营给击破了!

几乎就在刘秀取得胜利的同一时刻,刘縯那头也成功拿下了宛城。于是,昆阳之战落幕之后,起义军的主力迅速展开行动,对新朝军队展开猛烈追杀,而且一路势如破竹地反推至关中地区。最终在当年的九月,起义军顺利攻入长安,成功将王莽铲除。

此前的战斗里,刘縯与刘秀兄弟可是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昆阳之战结束后,这刘家兄弟的声望瞬间就大幅攀升起来了。而且呢,刘縯刘秀兄弟还掌控着更始政权的大半军队。如此一来,要是刘縯动了废帝篡位的心思,恐怕也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罢了。

如此一来,彼时身为皇帝的刘玄,显然是难以接纳这样的结果的。于是,差不多在起义军攻入关中的同一时刻,刘玄便寻了个时机把刘縯给杀害了。

上述内容所呈现的,便是刘秀的大哥刘縯被杀害一事的大致经过情形。

当刘縯惨遭杀害之际,刘秀正统领着麾下的军队,于前线奋力攻城略地呢。其实在那时,刘秀完全能够选择即刻带着手下的人马,返回去为自己的兄长报仇雪恨。然而就当时的整体局势而言,倘若刘秀真的这么做了,那最终大概率是会被迅速地镇压下去的。

其实并非刘秀自身没能力打仗,主要是当时舂陵刘氏的大部分刘家人都更倾向支持刘玄。况且刘秀的根基恰恰就源于舂陵刘氏。并且,刘秀和刘縯有别,他并非起义军的创立者。虽说他打赢了昆阳之战,声望大增,可这声望,还不足以让他全盘接手其兄长留下的所有军队。

并且,即便刘秀在当时具备了与更始帝相抗衡的实力,可在新朝那一方面,会趁着更始政权内部发生争斗的时机,快速地重新兴起。最终很大可能会借着他们内斗的这个空子,径直将起义军给反推回去。

于是,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刘秀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选择,而这个选择堪称是他一生之中最为正确的抉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他的人生轨迹里就此留下了极为关键的一笔。

他把手头全部的军队都舍弃了,独自一人回到宛城,向更始帝刘玄低头去认错。那时刘秀姿态放得极低,不仅将手上所有军队彻底放弃,还断绝了和刘縯部下的往来。并且,他主动向刘玄低头,声称自己哥哥被杀,责任全在其哥哥自身。

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更始帝对刘秀极为忌惮,可一时半会儿也寻不到能将刘秀杀害的由头。要知道,更始帝自身的权力根基也是源自舂陵刘氏内部呢。要是冒冒失失地就把刘秀给杀了,那极有可能会招致舂陵刘氏内部众人的不满。这对于他想要稳稳当当地坐在皇位上,可是毫无益处的哟。

相较而言,身为皇帝的话,更为妥当的做法应当是先接纳刘秀的投诚,随后寻机在暗中对刘秀使绊子、下黑手,瞅准时机将其置于死地!如此这般操作,即便其他刘姓家族之人,那也是挑不出一丝一毫毛病的。

就这样,在刘秀的人生里,他做出了最为重要的一个选择,而事实证明,他赌赢了这关键的一回,这个选择对他的人生走向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成为了其人生历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抉择。

接下来,在暂且获得安全之后,刘秀的表现就好似完全将兄长被杀一事抛诸脑后了。并且那时的他显得极为平庸,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成婚生子、安享荣华富贵之上。当时刘秀明确表示,自己一心只想迎娶来自新野大富豪家族的阴丽华,对其余之事皆不感兴趣。

刘秀迎娶阴丽华一事,使得更始帝当下对他放松了戒备之心。并且,在娶了阴丽华后,刘秀还获得了阴家在财富方面给予的支持。这对于刘秀后续取得成功而言,无疑起到了颇为重要的助力作用。

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刘秀奉命出使河北,由此,其建立东汉政权的故事拉开了帷幕。

刘秀在迎娶阴丽华后没多久,便迎来了新的考验。彼时,更始政权已然成功将王莽铲除。如此一来,对当时身为更始帝的刘秀而言,此前那种最为重大的外部威胁,已然不复存在了。

如此一来,摆在更始帝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仅有两个罢了。其一是得收服那些割据一方的势力,自王莽覆灭之后,诸多新朝的地方官员以及起义军,纷纷直接拥兵自重,各自占据一方。怎样去处理这些地方势力,进而重新实现中原的统一,这无疑是更始帝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

在第二个问题所涉及的范畴内,刘秀的存在显然成为了最为突出的一个目标,其重要性及显眼程度在其中占据着极大的比重,无可置疑地成为了整个情况当中最不容忽视、最为关键的那个聚焦点。

彼时刘秀看似极为听话,可他毕竟是刘縯的弟弟。只要刘秀尚在人世,刘縯的那些旧部又怎会真心听从刘玄的吩咐呢?故而,寻觅恰当的时机将刘秀除掉,已然成了刘玄当下必须去思量谋划的事情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名叫刘赐的人,向更始帝献出了一个主意。

据史书记载,刘赐当属更始帝刘玄的心腹之人。并且,他和刘秀也存在亲戚关系。不过相较而言,他与刘玄在亲戚层面的关联,要比和刘秀的更为亲近一些呢。

于是在当时,这个刘赐便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让刘秀担任使者一职,去代表更始政权,对河北地区存在的那些割据势力展开招降的工作。

后世对于刘赐的这一主意争议颇大。有人觉得,刘赐身为更始帝心腹,对更始帝心思了如指掌。他提出此主意,核心目的在于借机除掉刘秀。毕竟那时河北地区的数个割据势力极为强大,仅靠招降根本无法将其解决。

那么,最为理想的一种状况或许就是刘秀抵达之后,当即就被对方给杀掉。可要是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更始政权便有了充足的借口去和刘秀一方展开战争。并且如此一来的话,更始帝也能够借着这个契机,将刘秀给彻底铲除了。

不过,也存在这样的看法,有人觉得刘赐提出那个主意,实际是在为刘秀考量,意图给刘秀创造一个得以表现的契机,好让他能完完全全地向刘玄表明忠心。毕竟都是自家人嘛,没必要弄到你死我活的境地。另外,也有人认为刘赐完全就是个不咋靠谱的狗头军师,他出这主意,仅仅是看中了刘秀的某些影响力罢了,压根没去想过其他可能产生的后果呢。

刘赐彼时内心究竟作何想法,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清楚的是,待到刘秀成功统一天下以后,他对刘赐所出的那个主意满怀感激之情,并且还赐予刘赐侯爵之位以作封赏。

要知道,不管刘赐在当时有没有想太多事儿,可身为更始帝的刘玄,那他必然是考虑了诸多方面的情况。

刘玄身为皇帝,对刘秀的忌惮之情始终未曾消减。而与此同时,在当时的状况下,除了刘秀这个棘手之人外,刘玄更为忌惮的实则是那些绿林军的起义军领袖们。毕竟刘玄是由他们拥立上位的,并且这些人手中还握有众多军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就在这至关重要的时刻,那伙绿林军的领袖们,无一例外地都反对刘秀前往河北出使。其背后的目的,想来也并非那么简单。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刘秀太过优秀了,担心刘秀一旦出使河北,极有可能会发展壮大起来。

然而与此同时,在这一层意思以外,实际上这帮人还担忧刘秀前往河北出使后,会使得刘家宗室的力量迅猛增长,进而致使他们这些绿林领袖所拥有的势力遭受打压。

反正在那个时候,更始政权里的这帮人啊,那可真是各怀心思,每个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呢,压根儿就找不出一个心思单纯、没什么心眼儿的人来。

在这样的关键当口,刘秀心里自是清楚这个抉择意义非凡。随后,刘秀的部下冯异给他想出了一个办法。那时冯异提议,刘秀不妨去讨好一下更始政权的左丞相曹竟。这曹竟在史籍中的记载寥寥无几,不过很明显,他应当是更始帝极为信任的心腹之人,其所言在更始帝跟前颇具分量。

接下来,刘秀明显是采用了冯异所提的这个主意。据相关史书记载,那时刘秀对曹家采取了“厚结纳之”的做法。那究竟是怎样的“厚”法呢?想来当时刘秀很可能是动用了阴丽华她们家的钱财吧。毕竟阴家颇为富有,帮刘秀行点贿之类的,也并非什么大事。

在这样关键的时刻,阴家所具备的雄厚财力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试想,倘若刘秀此前未曾迎娶阴丽华,那他根本无法拥有如此雄厚的财力来处理这件事,如此一来,恐怕东汉也就难以建立了。好在有了阴家助力,刘秀最终成功搞定了曹家,使得曹家能在更始帝跟前为他美言呢。

最终在公元23年的十月,刘玄下达了正式的命令,指派刘秀以其代表的身份前往河北,去对那些处于割据状态的势力展开招抚的工作。

就这样,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刘秀的哥哥惨遭杀害。此后,刘秀一直身处刘玄的控制之下,不过,在两个多月过后,他终究成功摆脱了这种束缚,独自一人向着河北的方向北上而去。

刘秀踏上北上之路后,其个人安全在短期内算是有了一定保障。然而,后续怎样才能从更始政权彻底脱身,进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这无疑是个极为棘手的难题。要知道,刘秀当初北上之际,差不多就是形单影只的状态。

彼时的刘玄,大概其心思就是想让刘秀去赴死,所以才把刘秀给派了出去。

然而,刘玄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当中,刘秀居然凭借着自身堪称神来之笔的一系列操作,单枪匹马地缔造出一个极为庞大的政权!并且最终完完全全地将他取而代之。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当中,刘秀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大体上能够划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解读。

首个回合,能够被叫做“招抚幽州”呢。

刘秀北上之际,近乎孤身一人,那情形简直就是必死无疑的局面。然而,就在这般艰难处境下,他手中其实仍握有两张极为关键的牌。其中第一张牌,便是其在昆阳之战里所树立起来的赫赫声望。彼时,天下各路割据势力当中,几乎就没人没听说过刘秀的大名。

刘秀这一名字本身,就宛如一块极具吸引力的金字招牌。

第二张牌所指的,乃是刘秀作为更始政权使者的这一身份。尽管刘玄对他有着诸多算计,可在外界看来,当下的刘秀无疑是代表着更始政权的。并且在那时,更始政权可以说是最能得到众人认可的一个政权。

如此一来,刘秀便拥有了狐假虎威、借力打力的契机啦。

在刘秀接到奉命北上的任务后,没过多久,便有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紧紧尾随而来。此人名叫邓禹,其出现对于后续的局势发展,或许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倘若做一番对比的话,邓禹之于刘秀的重要程度,大体就和后来关二爷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那般。并且在之后刘秀评定云台二十八将时,邓禹的名字可是赫然位列榜首。

要说当时邓禹为何要来投奔刘秀呢?原因说来实在简单,就因为他俩此前可是室友!这层室友关系,便成了邓禹投奔刘秀的重要缘由呢。

据史书记载,刘秀在二十多岁时曾前往长安就读太学,这一去便是四五年之久。在长安求学的这几年当中,刘秀所住的宿舍极有可能是四人寝。如此一来,刘秀在宿舍里便有了三位室友,他们分别是邓禹、强华以及严光。

在随后东汉开国这段历史所讲述的故事当中,那三个名字是都会登场亮相的。并且在这三人之中,要论戏份的话,当属邓禹最为吃重啦。

刘秀与这几人曾是室友,关系颇为不错。据史书记载,在上学期间,刘秀和其中一人还合伙做过生意呢,靠着这生意一同赚取了生活费。也正因有这些过往,邓禹对刘秀那可真是打心底里佩服。

由于和刘秀是室友的缘故,在刘秀北上之后,邓禹立刻就赶来投奔他了。而邓禹前来的时候,看样子并没有携带任何军队,仅仅是独自一人前来的。

然而,即便处于孤身一人的境地,可对于刘秀而言,其意义依旧十分重大,是至关重要、不容小觑的。

彼时刘秀身旁之人,几乎皆为刘玄所派来。想必他们之中,部分人还领受了刘玄暗中下达的指示。要是刘秀出现任何不合规矩、有不轨意图的行为,估计这些人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刘秀杀害。

然而,自邓禹出现后,情形便有所不同了。邓禹乃是刘秀的室友,刘秀对其极为信赖。于是在此之后,邓禹便亲自率领人员,承担起保护刘秀安全的职责。这般一来,刘秀的人身安全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倘若彼时邓禹未曾现身,想来刘秀在之后怕是极难做到自立一方啊。要知道,邓禹对于刘秀而言意义非凡,他的出现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刘秀,若少了他,刘秀的自立之路恐怕会布满重重艰难险阻,难以达成后来那样自立一方的局面。

随后,在邓禹的护卫之下,刘秀迅速来到了如今河北定州的附近区域。彼时,在黄河以北那片地域,实际的状况极为繁杂。此地不但存在着多股起义军势力,并且还有另外几位刘氏宗亲,以及曾经新朝所委任的太守或者县令,各自占据一方土地。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刘秀企图单单靠着一张嘴,便将河北收入囊中,这无疑就如同痴人说梦一般,根本就是不切实际、难以达成的事情。

然而就在这样的时刻,另一个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登场了。

没过多久,刘秀便抵达了定州。就在这之后不久,有个名叫耿弇的年轻人,径直前来求见刘秀。

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有个名叫耿弇的人,他后来在这些将领里的排名是第四位。

耿弇此次前来拜见刘秀,主要是代他父亲行事。他父亲乃是耿况,在新朝末年时任上谷郡太守。这上谷郡所管辖的区域包括如今河北的怀来、宣化、涿鹿以及北京的延庆一带,当时这些地方可都在耿况的管辖范围之内呢。

在王莽被诛杀之后,各地的郡守瞬间没了上级领导。彼时,整个上谷郡差不多都处于耿况的管理之下。不过呢,耿况并非那种企图在乱世中称霸一方的枭雄式人物,他压根儿就没想着要自立门户,反而是一心想要寻觅一个实力强劲的势力去投靠。

在那时的黄河以北区域,势力最为强大的并非更始政权。有个叫刘子舆的人,其在邯郸构建起了割据一方的势力。刘子舆宣称自己乃是昔日汉成帝流落于外的亲生儿子,正因如此,在当时,有众多的人选择追随于他。

彼时上谷郡此地,不少人的心是向着邯郸那一方的。并且已经有人和邯郸方面取得了联系,只待时机一到便要投靠过去。然而,身为上谷郡守的耿况,他却更看好更始政权。于是,耿况便派遣自己的儿子耿弇,让其前往去拜见更始帝刘玄。

可问题在于,那时各地起义军都处于交战状态,道路压根就没办法通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耿弇得知刘玄派来的使者已然到达定州了,于是立刻赶来拜见刘秀。

随后,刘秀具体做了些什么,无人知晓。但不管怎样,到了最后,耿弇迅速对刘秀满心钦佩,完完全全变成了刘秀的忠实追随者。自此之后,耿弇便引领着刘秀,一同回到了上谷郡。

随后,经耿弇大力举荐,耿况迅速接纳了刘秀发出的招抚之意,就此成为刘秀的部下。实际上,在这当口耿况所投效的并非刘秀本人,而是更始帝刘玄。不过无论如何,自这往后,刘秀好歹拥有了暂时可依靠的基本盘。

就在同一时间,经由耿弇从中牵线介绍,刘秀朝着上谷郡附近的渔阳郡发出了招抚的讯息。那时渔阳郡的太守是彭宠。彭宠这边的情况说来话长,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他之前曾参与过昆阳之战,也正因如此,他对刘秀的印象极为深刻。

然而,在先前的昆阳之战时期,他可是站在新朝那一方的将领,也就是说,在那场战役当中,他属于是被刘秀击败的那一方阵营里的人呢。

昆阳之战一结束,他便来到了渔阳郡此地。要知道,他的父亲曾担任渔阳郡太守,在当地颇具威望。之后呢,经历了一系列颇为复杂的事情,在刘秀还没到达的时候,他已然成为了渔阳郡新一任的太守啦。

就在刘秀前来招揽他的时候,他瞬间就回想起了数月之前,自己被刘秀狠狠暴揍的那一幕,当时的恐惧之感再度涌上心头。于是乎,在此之后,几乎没怎么费周折,他便干脆利落地向刘秀投降了。

到此为止,整个北京地区周边的上谷、渔阳两郡,短时间内都处在刘秀的指挥之下了。不过从名义上来讲,这两郡所投降的对象是更始帝刘玄,并非刘秀。而就在这之后,双方较量的第二个回合也就随之开启了。

第二个阶段的任务呢,是要攻略邯郸。这就如同开启了一场新的征程,目标直指邯郸这座城市,需要精心谋划、全力以赴去达成攻略它的目的,这一回合的重点便是围绕邯郸展开一系列的行动。

刘秀在拿下北京地区的两个郡后,算是拥有了一定规模的地盘,手下军队也达到了一万多人。不过在当时的黄河以北区域,他还算不上是一股强劲的势力。彼时在黄河以北,最为强大的势力当数邯郸地区的刘子舆那一方。

如此一来,在刘秀获得这两个郡的支持后,与邯郸方面形成对峙便成了必然之势。毕竟有了这两郡的助力,刘秀的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充,在这种情况下,和邯郸那边产生冲突、正面相对也就难以避免了。

说来还挺有趣的。在刘秀北上之后,最初到达的地方便是邯郸。不过呢,随后刘秀察觉到邯郸的状况不太对劲,于是瞅准时机离开了那里,接着就到了定州。凭借着更始政权的威望,刘秀获得了当地几个县的支持,从而暂时占据了定州,后续的事情这才得以展开呢。

因而,在邯郸那边宣告独立之后,刘秀心里其实就已然有了一番谋划。可关键在于,恰恰就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更始帝那边却派过来了一个人,而此人正是谢躬。

更始帝派谢躬前来,实则是想来摘取胜利果实。当初更始帝让刘秀北上,本意是给他设下陷阱,妄图将其坑害致死。没料到刘秀竟在此情形下打开了良好局面,还掌控了两个郡。如此状况,更始帝哪能接受得了,于是便把谢躬给派了过来。

刘秀面对谢躬的出现,显然极为头疼。要他把辛苦得来的胜利果实就这般交出去,他自是不情愿的。可谢躬带着刘玄的任命,在当时的情况下,刘秀要是不听从其指令也不行,这着实让刘秀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之中。

无论是选择交出手中的权力,结局都难逃一死;还是决定不交出权力,最终也必然会面临死亡的命运,总之,无论交权与否,似乎都被死亡的阴影紧紧笼罩着,都无法摆脱必死无疑的这一残酷结局呢。

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了,仿佛陷入了一种绝境,让人觉得它就是无解的状态,实在是让人有些无奈呢。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刘秀仍旧成功寻觅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有一个人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此人名为刘杨。

刘杨与刘秀相同,皆为老刘家的宗室后人。但在此阶段,刘杨并非隶属于更始政权,而是来自邯郸那一方。并且在邯郸这边,刘杨的地位举足轻重,堪称大股东一般的存在,其麾下更是有着多达十多万人的兵力呢。

接下来,刘秀展开了一番极为神奇的举动。他专门派人去寻找到刘杨,随后展开了一系列复杂且艰难的说服工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还真就成功说服了刘杨,使其脱离邯郸那一方阵营,转而投向刘秀这边来了。

当然啦,有个交换条件哦,那就是刘秀需要迎娶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才行呢。

当这件事发生之际,距离刘秀迎娶阴丽华仅仅过去了半年而已。于刘秀而言,彼时似乎除了娶郭圣通外,再无别的更好抉择了。于是,刘秀最终只得接受了这一交易,把郭圣通娶进家门。后来,东汉开国之时,郭圣通便成为了东汉的开国皇后。

然而,刘秀内心深处最为钟情的终究是阴丽华。也正因如此,在后续的发展中,刘秀迫不得已废掉了郭圣通。而这一举措,无疑成为了刘秀此生之中,仅有的一处难以抹去的瑕疵,始终留存在他的人生轨迹之上。

诚然,即便处在那样的情形下,这门婚事还是让刘秀一方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刘杨给予的支持,对于当时的刘秀而言,其重要性堪称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则,有了刘杨支持,即便谢躬企图从中获利,也根本没那本事,毕竟他没法接收刘杨的军队。二则,刘杨站到刘秀这边后,邯郸那方的势力瞬间就被削弱了,一下子便少了十几万的兵力呢。

于是在后续的发展中,因得到刘杨的全力支持,再结合之前刘秀所招募的两个郡的力量,刘秀这下总算具备了同邯郸方面展开对战的充足底气。而后,刘秀在巨鹿附近的南栾之地,一举将邯郸方面的主力军队彻底击溃,凭借此役大获成功。

至此,第二回合宣告结束。当这一回合结束之际,整个邯郸地区已然被刘秀全面掌控。与之前所获的几块地盘有所不同,邯郸地区乃是刘秀亲自率军打下的,因而其在该地的控制力也就更为强劲。

接下来要说到的是第三回合,在这一回合当中,有个特定的情况被称作自立一方。

在成功拿下好几块地盘之后,刘秀在那时实际上已然具备了割据一方的资本。可关键在于,彼时刘秀的麾下,存在着诸多由更始帝所派遣过来的官员。要是刘秀突然就宣告独立的话,这些官员必定会起来造反。

就在这当口,刘秀尚未有所行动之际,更始帝刘玄却先一步有了动作。他瞅见刘秀成功打下邯郸后,越发有脱离自己掌控的趋势。于是,刘玄当下便直接下达命令,要求刘秀即刻返回长安接受赏赐,并且要把麾下的所有军队,统统转交给谢躬来指挥。

刘秀显然是不可能接受这一情况的。而怎样甩开谢躬这帮人,进而实现彻底的独立,这无疑成了摆在刘秀面前的一个难题。于是,在这之后,刘秀便开始对谢躬动起了“歪脑筋”,暗中给他使起了坏。

刘秀心里对谢躬着实是颇为佩服的,毕竟谢躬的能力相当出众。在着手攻略邯郸的那段时间里,刘秀曾萌生过招揽谢躬的念头,只可惜最终遭到了谢躬的拒绝,这让刘秀的招揽之意未能达成。

在成功拿下邯郸之后,刘秀其实是动过暗杀谢躬的念头的。然而,谢躬平日里防备心理始终特别强,这就使得刘秀一直寻觅不到合适的时机去实施这个想法,最终只能无奈作罢。

于是,在成功拿下邯郸后,谢躬便率领着自己麾下的数万大军,径直退至邺城附近一带驻扎下来。而在邺城这个地方,刘秀压根儿就不存在任何影响力。此时此刻的谢躬,无疑已然化作了一把时刻高悬于刘秀头顶之上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于是在此之后,鉴于招揽与暗杀的手段均未奏效,刘秀便只能在战场上动起了别样心思。彼时在黄河以北的区域,尚存在着其他诸多支起义军呢。就这样,接下来刘秀便将主意打到了一支名为尤来的起义军身上。

刘秀起初与谢躬达成约定,要一同对尤来发起进攻。然而待到真正开战以后,刘秀却只是全力将尤来的军队往谢躬所在的方向驱赶。

最终尤来与谢躬争斗得两败俱伤,谢躬为打败尤来军,不得不出城迎战,致使邺城内部变得极为空虚。随后刘秀果断派军出击,一下子就将邺城拿下。而待谢躬和尤来都伤了元气后,刘秀又顺势把谢躬给解决掉了。

就这样,谢躬战死之后,刘秀顺势把他麾下的全部军队都收编了起来。从这往后,在整个黄河以北的区域,更始帝已然彻底失去了制衡刘秀的能力。并且,就在对谢躬采取行动之时,刘秀还向其他地方发出通知,要求将更始帝所派来的官员直接予以处死。

就这样,一番清洗的操作过后,刘秀成功实现了独立,完全从更始帝的掌控之中挣脱出来,自此开启了属于他自己的全新局面,不再受更始帝的约束与辖制,真正走上了独当一面的发展道路。

而在这之后呢,迎来了第四个回合,这个回合有个明确的任务,那就是要实现统一河北!

在成功干掉谢躬之后,刘秀已然成为了黄河以北势力最为庞大的一股力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当时的黄河以北地区,除了刘秀这股势力外,还存在着其他颇为强大的农民起义军呢。

那么在此之后,刘秀所面临的任务便是对这些起义军进行妥善的处理,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它们一一解决掉,同时还要把这些起义军收编到自己麾下,使其能够为己所用,这便是刘秀接下来要着力去完成的事情。

在打垮谢躬过后,刘秀所掌控的地盘大致有十个郡左右。与之相较而言,那时其他形形色色的起义军,所占据的地盘实际上更为广阔,并且还拥有着几十万的军队,就综合实力来讲,是要比刘秀更为强劲的。

然而问题在于,那些起义军一直未能实现统一,其内部存在着诸多派系。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们当中缺乏特别擅长打仗的人才。所以面对刘秀的时候,他们压根就不是对手,难以与之抗衡。

那么在此之后,当刘秀着手去对付那些起义军之时,差不多就属于降维打击的情况了。从正史上来看,刘秀将这些农民军击溃的过程里,竟然都不存在一场能够被称作是战役的大规模战斗。

刘秀面对那些农民军时,仅仅是在清阳县附近,与起义军的主力相互对峙了整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过去后,起义军的粮草已然消耗殆尽,就在此时,刘秀极为轻松地便将他们给彻底打败了。

在成功击败那些起义军后,刘秀立刻着手对他们进行收编事宜。正是由于这一番操作,在随后极短的时间当中,刘秀所统领的麾下军队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其兵力一下子就暴涨了数十万之多。

当时间推移到此刻,刘秀陆续收编了好几支起义军,如此一来,整个黄河以北的区域,大体上已然全部纳入刘秀的势力范围之中。另外,由于此前刘秀所击败的那些起义军,大部分都被叫做铜马军,因而在此之后,刘秀便也被众多人称呼为“铜马帝”了。

在当下这个时候,刘秀已然具备了称帝的相应资格。

与之同一时间,在第四个回合当中,实则还存在着另外一条隐藏的线索。当刘秀对起义军展开攻略行动之际,他需要防备关中地区的更始政权,亦或是别的政权,从西边对其发动突然袭击。于是在此期间,刘秀特地派遣邓禹独自率领一支军队,承担西边战事方面的职责。

在那段时期,正是由于邓禹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使得西线始终未承受什么压力。也正因如此,刘秀在这一期间才得以顺利完成对铜马军的收编事宜。

接下来便到了第五个回合,这一回发生的大事便是刘秀称帝了。

在成功收服铜马军后,刘秀已然具备了称帝的条件。然而,棘手的是,就当下情形而言,刘秀若此时选择称帝,那便是名不正且言不顺,日后也难免会被后人指责是背叛了更始帝。对于这一难题,刘秀一直都没能琢磨出妥善的解决之法。

可就在这样的时刻,刘秀的另外一位室友却猛地站了出来,帮刘秀把问题给顺利解决掉了。

此前,刘秀曾有三个室友。在他们当中,邓禹是最早追随刘秀的,到了此刻,已然能够替刘秀独当一面了。就在刘秀为如何称帝而苦恼之际,他的另一位室友强华,竟拿着一份名为《赤伏符》的物件,前来求见刘秀。

《赤伏符》实际上属于一种类似预言的事物。在这《赤伏符》当中有这样的说法,讲刘秀应当成为天子。这也就意味着,要是这个预言属实的话,那刘秀便是天命所眷顾之人,他理所当然该登上皇帝之位。

刘秀皇位的合法性问题一直存在,而强华的出现,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从最根本的层面将这一问题给彻底解决了,使得刘秀皇位的合法性得以确立。

在强华未曾现身之际,倘若刘秀贸然称帝,那无疑是叛逆之举,毕竟在他之上,还有更始帝刘玄存在着呢。然而,待强华出现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此时刘秀称帝便成了顺应天命的事儿啦。

必须得承认,在有些时候,能拥有几个不错的室友,那可真的是相当重要。

公元25年8月5日这一天,刘秀在麾下部将的全力拥立下,且经由强华予以正名之后,于千秋亭举办了一场极为盛大的登基仪式,就此正式登上皇位,开启了属于他的称帝之路。

1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