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2章说“五色使人目盲”,于是人们就把它理解为五彩缤纷的颜色使人变成xia人。稍微理性点的人会把他理解为“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
对“五味”“五音”的理解与“五音”一样,都把它理解为“失去味觉”和“失去听力”。
这样的理解是反常识的:画家离不开调色板,音乐家离不开五音,美食家对五味情有独钟。谁会不喜欢缤纷的世界?谁会因为“五味”“五音”,而丧失味觉、听觉?照上述理解,美术家、音乐家、美食家就是最不合道的吗?
如果圣哲老子没说错,那一定是后人理解错了。
原文及章旨大意
原文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章旨导读及其大意:沉溺于色声犬马食味之中,就会看不到真相、真情、真性
导读
河上公为此章标注小标题为“检欲”,深得其旨。这个“欲”就是“声色犬马”之乐,山珍海味之诱,“难得之货”之祸。色声犬马美味,本可以养耳目、助愉悦、调性情的。但若沉溺其中,则伤身心害德,远离真相,故当戒之以“为腹不为目”,即怀道抱德、深根固蒂而清静寡欲,不为情欲所制。
“五色”“五味”“五音”“驰骋田猎”都是隐喻,所以,不要把精力用在“五色”“五味”“五音” 上,而是要绕过“喻体”去看老子论述的“本体”:“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为腹就是以物养己,“为目”就是心为物役。
因此,本章章旨大意是:痴迷于花花绿绿的表象会让人看不到真相,犬马田猎之乐让人痴迷于追逐享乐而张狂,热衷于奇珍异宝而不知足、不知止,会堵塞正道。沉溺于“美声”会让人听不到真实的声音,沉醉于山珍海味会让不能体味“味无味”的大道。
因此,圣人追求身心康泰之“实”,不为赏心悦目之“表”。所以要舍弃浮华之末,保持厚实之本(心不为物所役)。
本章关键问题是“五色”“五音”“五味”和“驰骋田猎”,针对的是声色犬马之娱,都是感官的、外在的、物欲的、情欲的,都属于“为目”的范围,都是为道者应该“去”之的,即“损之又损”的对象。
所以老子说要“为腹不为目”,就是回归根本,以“物”养己,而不要舍本逐末,追求浮华,陷入“心为物役”的“死地”。
案例分析:以陈鼓应、张其成等人的译文,分析常识性错误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美妙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餍饫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
分析:
1、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即是缤纷的色彩真的能让人眼花缭乱,却也不是表达老子原文中的“目盲”之意。毫无疑问,所谓目盲,就是眼xia。说的是花里花哨的表象会影响人们对真相的判断。
2、美妙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爱美妙音乐的太多了,莫非大家都会“听觉失敏”?
3、圣人但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而保持安足的生活?为何前面说“安饱”,后边却说“安足”?是否矛盾?圣人就得不食人间烟火吗?
苏轼《老子解》之说甚好:圣人和光同尘于百姓,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也有欲,他也会视色、听音、尝味,他也会驰骋田猎,只是圣人为腹而众人为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