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聊深圳大学。在全国一众高校里,深圳大学号称“全国最强双非”,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就业升学都出色,几乎十项全能。它虽然没有顶尖到极致的学科,但每个学科拿出来,在全国都相当能打。
深圳大学位于深圳市,深圳可是号称地表最强的地级市,与北上广并列国内超一流一线城市。从学科角度看,深圳大学各学科都很强,没有短板。学生就业方面也十分强悍,其毕业生基本在广东、香港、澳门大湾区一带就业,整体就业水平颇高。
要真正了解这所学校,得看看它的发展历程。深圳大学成立时间较晚,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成立的。我国大学发展基本历经几个阶段:清末开始有大学,民国时逐渐形成竞争格局,1952年院系调整,各大学基本各归其位,发展专门类学校,改革开放后,各个学校迅猛发展。1981年,很多学校基本都有硕士点、博士点了,可那时深圳大学还没有。
深圳大学是深圳市自筹自建的大学。1978年改革开放后,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正如那首歌唱的“有一位老人在南方画了一个圈”,指的就是深圳。当时全国各地年轻人纷纷涌入深圳,深圳也是我国对外交流枢纽,各种制造业迅速兴起。但那时劳动力整体教育水平不高,深圳市政府便开办各种成人教育提升他们的能力,取得了一定效果。
不过,无论是国家还是深圳市政府都清楚,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足的情况下,仅靠劳动力低价优势只能获得短期经济发展,这与国家和深圳整体发展战略不符。所以深圳必须有自己的高端人才,于是决定自己建大学。深圳市多次向省里、中央反映,后来省里帮忙向中央反映,最后中央派清华大学副书记,带领清华团队奉命到深圳筹办深圳大学。这起点可不低,毕竟是清华参与。
当时深圳市市长表态十分坚决。研究这所学校就能发现,一个地区学校好不好,和当地领导层关系极大。只要下决心办好高等教育,就总有希望。深圳市政府在当时高等教育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表示:“我们深圳一定要建好自己的深圳大学,要钱给钱,要地给地,哪怕卖了裤子也要办好深圳大学,一定要培养出自己的高端人才,走出深圳特色发展道路。”深圳大学发展到今天,这种敢为天下先、勇往直前的精神依旧存在。
当时清华的校领导,可能多年没听过这样的话,深受感动。于是,深圳大学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三校援建。清华大学拿出计算机、建筑专业,北大拿出中文、外语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拿出法律和经济专业,三所顶级学校把自己最擅长学科的优质资源拿出来,组建了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刚组建时只能招本科生,没有研究生。但学校从一开始就有长远眼光,即便自己没有硕士点,也要培养研究生,所以当时和省内的“大哥大姐”——华南理工大学(大哥)、华南师范大学(大姐)联合培养研究生,这相当有眼光。1983年,深圳大学开始招生,各种资源向其倾斜,发展特别快。无论是计算机、光学、生物,还是中文、外语、法学、经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等学科,都齐头并进地发展。
1996年,深圳大学就有了自己的硕士点,从1983年建校到有硕士点,这个速度相当快。2006年,又有了博士点。2009年,深圳大学与深圳市地铁集团共建交通学院,同年有了硕博连读招生计划。从发展速度来看,全国没几个学校能比得上。从一开始,深圳大学定位就很高端,发展速度又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缺钱。广东省给的钱对它来说不算什么,主要资金来自深圳市政府。在深圳政府保驾护航下,历任校长也十分优秀,学校铆足劲向前发展。
深圳大学校园环境好,软件设施出色,后方优势明显,教学资源、教学条件、教学实验室都特别好,还有5个国家级实验室。全国众多双飞院校,甚至部分211院校,有几个能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呢?硬件配备相当不错。而且深圳大学周边企业云集,互联网头部大厂、国内电子信息通讯类大企业都在附近,方圆3公里内几乎有几百家上市公司。
这么多好企业在旁,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相比之下,其他名校周边企业资源也难以与之相比。例如,浙大旁边有西湖,最出名的可能是电商公司;南大周边企业如何?就算北大清华,旁边是中关村,有200多家上市公司,但深圳大学周边不仅有国内顶尖科技公司,数量上也颇具优势。这给学生带来强大的榜样力量和深远影响,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好公司,明白好就业的标准以及自身该如何发展。
全国都在发展产教融合,深圳大学早在90年代到2010年左右,产教融合就做得很好。它与一系列高科技公司组建了各种实验班,与国际顶尖学术机构、国内顶尖企业合作,像与头部互联网企业、顶尖制造企业合作的班型,都是重点实验班,且覆盖几乎所有学科。
深圳大学毕业生基本都在大湾区就业。从2009年到2023年这十几年间,深圳大学毕业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的有400多个。由此可见,说它厉害是有道理的。深圳大学就业好,是因为其学科培养体系、师资配备都是针对具体行业刚需设置专业。而且,它的升学情况也不差,虽然整体保研率低,但实验班保研率很高,升学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甚至八九十。
评判一个学校好不好,校长很关键。只要校长有足够底气,真正站在办学、学生和老师角度考虑问题,无论竞争多激烈,学校都能闯出一条路。深圳大学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同学去一家银行应聘,银行HR说:“你不是985,不是211,我们不要。”这种招聘态度很傲慢,只看学历不看能力,仅凭这一点就拒绝了很多人。
这也提醒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考个好学校,为就业多争取选择机会,获得一张入场券;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某些方面证明自己比985、211高校学生更强。高考的努力至关重要。
当时这个学生因不是985、211被拒,回到学校告诉了老师。老师很生气,觉得深大同学都很优秀,就把这事告诉了校长。校长一听也很生气,认为深圳大学是全国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大学,来深大的同学都特别优秀、有活力、有前途,怎能被如此拒绝。
于是校长要求财务处马上联系银行大领导,小领导还不见,必须让银行给深圳大学道歉。校长认为这不仅是对深大毕业同学的侮辱,更是对深圳大学的侮辱。还表示如果不道歉,深圳大学马上撤出在该银行的所有存款,注销所有账户,同时号召深圳大学在读学生家长也从这家银行撤出存款。
这话可不是开玩笑的。深圳大学学生大多来自广东,能把孩子送到深圳大学的家长,基本都比较成功,有能力也有意识响应号召。这对银行影响巨大,银行高层吓坏了,赶忙跑到深圳大学,不仅向校长道歉,还向那位同学道歉,并承诺以后招人优先考虑深圳大学学生。
这事儿让人扬眉吐气,深圳大学虽是双非院校,但论师资力量、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丝毫不比985、211高校差,办学经费将近100亿,很多985高校都比不上,人均培养成本在全国也处于顶尖水平。
总之,深圳大学领导好、地域好、学生好,校长更是给力,是一所好学校。对于全国同学来说,若未来想去大湾区就业,想轻松实现年薪30万,想在商业上施展抱负,深圳大学是个特别好的选择。同时,它也是未来继续深造的优质平台,因为深圳
大学同学身上有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精神,深受全国众多985、211高校青睐。

整整发展了四十年深圳大学保研还在4.%水平,太迟了。深圳不应该引进一堆985/211,而把自己的大学放在一边,厦门有厦大,北京有北大,香港有香港中文大学,只有自己本地的大学才能提升城市知名度。按照深圳现在的名誉声望和科技实力,深大应该比肩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可是现在深大连双一流大学还要等消息,更本不配蛇口速度。毛校长应该更奋发图强,深圳市长应该再聚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