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斋
编辑| Talk君
东京盟军战俘营的本所设立在东京品川区东品川京滨运河建设事务所内,最初战俘营名为“品川战俘营”,后于1942年9月25日改名为东京战俘本所。
东京盟军战俘营的设施与派出机构1943年7月20日,转移至东京市井町大森区,1945年9月关闭。东京盟军战俘营除本所外,还包含海军大船分所、品川医院两分所机构。
其中,海军大船分所于1942年4月6日,在神奈川县仓仓郡大船町(现仓仓市)设立,为的是从海军所俘的盟军战俘中收集有用的战争信息。
1945年8月21日,大船分所从海军管辖转为陆军管辖,并更名为东京盟军战俘营分所。
而品川医院是自1943年8月1日在东京盟军战俘营本所旧址(品川区东品川3丁目)开设,医院中除关押着来自东京盟军战俘营外所的部分战俘外,还有一些分所的重兵俘虏。
东京盟军战俘营派出机构多达28个,所布范围横跨日本东北、关东和北陆地区,东京盟军战俘营共有28处派出机构,其中根据机构的不同性质可以划分为18分所、10派遣所。
分所和派遣所开设的时间有早有晚,最早的为大船分所,于1942年4月6日开设,最晚的为第11分所,于1945年7月开设。
分所和派遣所都开设在东京重工业一带,以便就近利用俘虏劳役来维持战争所需的生产开支。
分所与派遣所的最大区别在于,分所可以满足战俘衣食住行及就医的一切基本生存所需,有专门的看守人员监守,而派遣所则仅仅负责战俘的吃住,是战俘们劳役的地方。
劳役过程中,战俘们只有在需要医疗救治或犯错需要关禁闭时才能够返回战俘营。
在东京盟军战俘营各派出机构内,东京第一派遣所三菱重工横滨船坞派遣所因其糟糕的环境和严苛的管理被盟军战俘们称为“东京最糟糕的地方”。
该派遣所于1942年11月18日创办,原为东京第二分所横滨球场支所,后于1943年8月1日改名为东京第1一派遣所该派遣所的第一任管理者为西泽正夫中尉。
在任时间为1942年11月18日至1943年6月22日,第二任管理者为千须和武一中尉,在任时间为1943年6月23日至1945年2月25日。
第三任管理者为本田中尉,在任时间为1945年2月25日至1945年5月13日,派遣所内具体管理人数不详。
所内俘虏每日都要从事繁重的造船劳动,同时稍有不慎就要遭受日军的殴打与虐待,再加上每日的食不果腹,使得不断有战俘相继死去,总计达54人,是东京盟军战俘营内死亡率较高的派出机构。
东京盟军战俘营关押的盟军战俘人数东京盟军战俘营于1942年9月至1945年7月开设,开设期间,随着日军在战场上俘获的战俘数量的变化以及各战俘营间管理战俘的需要,东京盟军战俘营内的盟军战俘人数也是一直在变化的。
根据相关的档案文献资料记载,“1942年12月份,东京盟军战俘营成立初期,营内共有盟军战俘480名,其中陆军战俘人数为416名,约占总人数的87%,海军战俘人数64名,约占总人数的13%。”
“从军衔来看,准士官的俘虏人数最少,仅4名,并均为海军人员,将校人员次之,为15名,其中陆军人员比例较多,约占67%,士兵人数最多,为279名,占总人数的58%。”
后期,出于局势的需要,东京盟军战俘营不断扩大,各个分所和派遣所接连开办,再加上日本实行“以战养战”的军事战略,越来越多的战俘被从海外经日本运输船运输到国内。
当时美国鉴于日本“资源贫乏”的国情,考虑到日本的军事实力,制定相关政策。
即派出空军在日本至东南亚的后勤补给运输航道上,布下漫天罗网,对于经过的日本运输船,投放密集炸弹,以击沉日本运输船,遏制日本运输航道,切断日本的补给线,进而达到打压日本军事实力的目的。
但是,为了避免误杀战俘,根据条约,日军在运输战俘的船只上可插上相应的“红十字”标志旗帜,以进行提示。
然而,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日军运输战俘的船只并没有悬挂任何有关“红十字”标志旗帜,同时,由于后期战争局势越发激烈,许多船只在运输过程中就被击毁。
据资料显示,当时运送战俘的船只既有日军部队船只,也有日企商业船只,共计69艘。
在战后经统计,“在日本运输战俘返日的过程中,实际成功运输战俘到日本国内的船只有48艘,共有包括“日明丸”、“冈岛丸”等21艘运输船被击沉,18901名战俘落水,只幸存约8048名战俘,死亡率高达42%。”
故幸运存活到达日本国内的战俘称这段海上旅程为“死亡之旅”,日本的战俘运输船为“地狱船”。
经过连续几年的海上运输,日本国内战俘营的盟军战俘数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截止1945年8月15日,有32418名战俘被关押在日本国内战俘营,其中东京盟军战俘营有6050名战俘,约占总人数的19%。
1942年年末,东京盟军战俘营关押了美国人289名,英国人1881名,荷兰人17名,加拿大人6名,意大利人42名,其他国籍人39名,共计2874人。
1943年年末,关押美国人1532名,英国人1127名,荷兰人1086名,加拿大人782名,意大利人310名,其他国籍人92名,共计4895人。
1944年年末,关押美国人2815名,英国人2132名,荷兰人1458名,加拿大人706名,意大利人364名,其他国籍人165名,共计7640人。
1945年年末,关押美国人2929名,英国人1217名,荷兰人1197名,加拿大人285名,意大利人299名,其他国籍人123名,共计6050人。
初步分析可得,1942年年末至1944年年末的战俘人数一直呈增长态势,但是增长率有所放缓。
1942年年末至1943年年末共增加了2021人,增长率高达70%,1943年年末至1944年年末增加了2745人,增长率为56%,同比下降14%。
1944年年末至1945年年末的战俘人数有所下降,减少人数为1590人,同比下降21%。
东京盟军战俘营人数增加与减少与二战战局变化有关,而其内部各个分所的人数配置与日本的相关俘虏政策及日本国内的经济情况有关。
截止1945年8月15日,日本东京盟军战俘营本所共关押战俘606人,本所分遣所共关押战俘135人,第1分所关押战俘205人,第2分所关押战俘139人,第3分所关押战俘198人。
第3分所分遣所关押战俘99人,第4分所关押698人,第5分所关押战俘692人,第6分所关押战俘243人,第7分所关押战俘349人,第8分所关押战俘293人。
第9分所关押战俘245人,第9分所分遣所关押战俘213人,第10分所关押战俘256人,第11分所关押战俘100人,第12分所关押战俘308人。
第13分所关押战俘542人,第14分所关押战俘121人,第15分所关押战俘320人,第16分所关押战俘288人,共计总人数6050人。
经过初步分析,可知东京盟军战俘营关押人数最多的为第4分所,位于新泻县直江津市,关押战俘698人,约占总人数的12%。
第二为第5分所,位于新泻县新泻市,关押战俘692人,约占总人数的11%。第三为本所,位于东京都大森区,关押战俘606人,约占总人数的10%。
第四为第13分所,位于新泻县西头城郡青海町,关押战俘542人,约占总人数的8%。其余分所派遣所均为二三百人,联合加起来约占总人数的49%。
结合日本经济地带分析可知,东京盟军战俘营大规模分所第4分所、第5分所、第13分所,均在新泻县内。
新泻县位于日本海沿岸,是日本的重工业地带,为日本化学品、造纸、造船的核心工业区。
东京盟军战俘营在这三个战俘营分所内,关押大量的战俘,既是为了便于看守,也是为了缓解国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用战俘的劳动来维持战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