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世纪30年代英土围绕巴尔干展开的谈判

永旋说财经 2023-04-27 22:17:06

文|鎧

编辑|刺猬

英土联合声明发表后,两国政府本打算尽快缔结一项临时协议,以便双方的军事和财政专家们在此基础上商讨正式的互助协定草案。

不料这一过程出人意料得缓慢,6月23日法土联合声明发表后,谈判是否要在三方基础上继续进行又是一个问题。

7月初,在伊诺努的暗示下,英国政府向法国政府提议,缔结一项临时性政治协议的想法应予放弃,而应尽快开始协商缔结正式的互助条约。

8月4日,伦敦拟定的草案送交法国政府,14日土耳其政府也收到了这份草案。

在此期间内,英土各自关切的一系列政治、外交问题并没有能迎刃而解,致使谈判始终显得磕磕绊绊。首当其冲的是巴尔干的纷乱局势。

二战前夕的巴尔干局势显得比以往更为严峻,英法和德意在巴尔干竞相缠斗。德国的经济渗透犹如慢性毒药一般侵蚀着巴尔干诸多国家,意大利则屡屡诉诸赤裸裸的武力威胁。

相对应地,在意大利进犯阿尔巴尼亚后,英法迅速向希腊和罗马尼亚开出了“保单”。随即拉锯的焦点落在了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作为战败国在一战后领土大幅缩小, 南多布罗加被割让给了罗马尼亚,西色雷斯被划给希腊。

更为糟糕的是,保加利亚就此被贴上了“背信弃义”的标签,在战后的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孤立地位,与邻国的关系几乎无一例外得处于冷淡、紧张状态。

游离于巴尔干集体之外的保加利亚成为德国经济渗透的绝佳目标。1938年保加利亚进出口贸易中德国所占份额高达52%和58%,保加利亚为德国提供了大批农副产品和原料,同时又成为德国工业品倾销的市场。

外交上的孤立加上经济上的控制,保加利亚毫无疑问地沦为德国的附庸。英国政府认为,这在军事层面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黑海海峡处于保的攻击范围内,希腊不可能承受得了意大利和保加利亚的两面夹击,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必须时刻警惕着保加利亚突然的背后袭击,保在巴尔干局势走向中充当着相当关键的角色。

伦敦寄希望于安卡拉出面协调保加利亚同巴尔干协约国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拉拢保加利亚加入这个集团对英土来说都是最为理想的解决之道。

此前,保加利亚政府曾明确表示,如果可能的话,希望修改纳伊条约定下的边界,换言之,保加利亚对南多布罗加、西色雷斯等已割让领土仍抱有领土诉求。

如何协调保加利亚的领土要求与罗马尼亚、希腊政府的态度,是亟待伦敦和安卡拉着手解决的问题。

1939年4月12日,萨拉乔奥卢向英国大使建议,应该准许保加利亚加入巴尔干协约国,对巴尔干协约国成员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边界有一项总的保证。

而罗马尼亚应宣布她愿意在一段规定的时间之后重新考虑多布罗加问题,如有必要就把它交给巴尔干各国会议去解决。

这样的方案在事后看来太过一厢情愿,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反应近乎让英土两国的外交官们看不到问题顺利解决的希望。

罗马尼亚当然不会赞同这样一种以牺牲其利益换取保加利亚合作的,带有绥靖意味的方案。

就在4月的最后一周,罗马尼亚外交部长格里戈尔·加芬库出访伦敦,极力辩驳要求罗马尼亚割让南多布罗加的论调。

其理由包括对保加利亚的让步只会怂恿其进一步向希腊和南斯拉夫提出领土要求, “保加利亚政府得到的愈多,它的欲望就愈大”;

将保加利亚吸纳进巴尔干协约国可能反倒会削弱集团整体的力量,它“可能给柏林和罗马帮忙”,破坏协约国之间的协调一致;

即使它留在协约国外,也是“处在土耳其、希腊和罗马尼亚的包围之中”,事实上不太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

加芬库认为,向保加利亚接近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经济方面的让步和改善交通。英法政府的官员们很难不对加芬库的观点表示赞同或者至少说是同情。

如果说罗马尼亚的抵触情绪还算是意料之中的话,保加利亚的反应则基本宣告了英土巩固和扩大巴尔干协约国计划的破产。

5月11日,当哈利法克斯与保加利亚驻伦敦公使莫姆奇洛夫会晤时,后者表示保加利亚愿意执行与其他巴尔干国家磋商的政策。

以便维护巴尔干地区的“集体的中立”,但是“没有希望能把这样的一项互相磋商的政策转变为一个抵抗外来侵略的统一的巴尔干阵线”。

即使保加利亚的领土要求得到满足,依旧只能是保持中立,而不会加入巴尔干协约国。

英土试图建立一个牢固的巴尔干协约国,使之成为安全体系堡垒的外交努力似乎如水中捞月一般,难以避免地走向失败。

调解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关系的失败只是一个缩影,折射出的是大战前夕巴尔干半岛有如魔咒般的再度四分五裂。

是30年代上半叶土耳其为之奔走呼号的巴尔干内部团结、摆脱大国干涉、构建地区集体安全机制的理念、主张在大国威胁全面卷土重来和现实国家利益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巴尔干各国之间的互相厌恶和不信任是如此的强烈,以致它们绝不可能团结起来反对一个共同的敌人”,莫姆奇洛夫的这句评论是对巴尔干纷乱局面最直接准确的提要。

保加利亚倒向轴心国只是时间问题;南斯拉夫拒绝了英法的援助,屈从于德国的要求是注定的结局;

罗马尼亚先是接受了英国的保证,拒绝了苏联的援助,接着又在德国的指使下拒绝了英国的保证,向德国的要求屈服;

希腊虽然接受了英法的保证,在也不希望开罪于德意,还在努力维持着中立,1939年的巴尔千注定将再次以四分五裂的状态卷入新的世界大战。

使土耳其对希腊和罗马尼亚的义务与英国的义务协调一致,这是英国政府极力想从与土耳其的政治协定中收获的东西,但在土耳其看来,这完全是强人所难的要求,是超出地中海地区范围的额外的负担。

归根结底,英国和土耳其对正在商讨中的互助条约存在基本定位的认知偏差,“安卡拉认为这主要是对抗意大利以保证安全,同时避免与德国开战的手段,伦敦则视其为避免与意大利开战的同时对德国发动战争的途径”。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土耳其同意给予间接保证,也就是英法对希腊和罗马尼亚的保证继续有效的条件下,土耳其才将给予一切可能的援助,应当为双方妥协下的最优解了。

1 阅读:23

永旋说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