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可是咱春节期间的又一个大日子。老话常说,过了十五,这年才算真正过完了。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有“2做,1吃”的讲究,做好了,能给咱蛇年祈福,保一家人吉祥安康。
“2做”的第一件事——赏花灯。每到正月十五,天一擦黑,大街小巷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亮堂起来。
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了枝头,有活灵活现的动物灯,像威风凛凛的老虎灯、乖巧可爱的兔子灯;
还有神话故事里的人物灯,孙悟空的金箍棒一闪一闪,嫦娥仙子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别提多好看了。
以前,我和小伙伴们一到这天,就像脱缰的小马驹,迫不及待地冲到街上。一边欣赏花灯,一边猜灯谜,猜对了还能赢个小奖品,那时候的快乐可简单了。
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可赏花灯的习俗一直没变。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出门,老人脸上挂着笑,孩子兴奋地蹦蹦跳跳,在花灯的映照下,这画面别提多温馨了。
赏花灯可不只是图个热闹,它寓意着把新一年的道路照亮,日子越过越敞亮。
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放烟花。随着夜幕降临,“嗖”的一声,第一枚烟花冲向天空,紧接着“砰”的一声炸开,五彩斑斓的火花,瞬间点亮夜空。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紫的像霞,把整个天空装点得美轮美奂。
小时候,我捂着耳朵,又害怕又兴奋地看着烟花绽放。大人们则在一旁笑着,一边放烟花,一边说着吉祥话。放烟花在咱老祖宗眼里,那可是驱邪祈福的大事。
噼里啪啦的声响,能把过去一年的晦气,都赶走,新的一年顺顺利利。现在好多地方出于安全考虑,不让随意放烟花了,但有些特定的区域还是会举办盛大的烟花秀。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那绚丽的烟花,心里默默许下新年的愿望,这场景,想想都觉得幸福。
“1吃”,那就是吃元宵。元宵也叫汤圆,白白胖胖的,像一个个小元宝。北方的元宵大多是摇出来的,馅料紧实,口感筋道;
南方的汤圆则是包出来的,皮儿软糯,馅料丰富,有黑芝麻馅的、花生馅的、豆沙馅的,每一种都甜到心坎里。每到正月十五,妈妈就会早早地把元宵准备好。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热气腾腾的元宵一端上来,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动起筷子。
轻轻咬上一口,香甜的馅料流出来,那滋味,甭提多美了。吃元宵,吃的就是个团团圆圆。
一家人聚在一起,不管过去一年多忙多累,这一刻,都被这小小的元宵暖化了。
正月十五的“2做,1吃”,看似简单,实则饱含着咱老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些习俗,就像一根无形的线,把和过去连接起来,也带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大步向前。
在这蛇年的正月十五,大伙都别忘了这“2做,1吃”,一起为新的一年祈福,愿全家都吉祥安康,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