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记得:1要闹,2不空,吃3样,1不做,诸事圆满家业旺!

朋友美食 2025-02-10 18:25:09

正月十三,这日子一到,就像吹响了元宵节大戏开场的前奏,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讲究,满是对生活的美好盼头,咱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1要闹”。正月十三,热热闹闹的氛围就该搞起来啦。在过去,从这天起,村里就开始排练舞龙舞狮、踩高跷这些节目了。

大人们忙活着扎龙灯、画脸谱,小孩子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心里直痒痒,恨不得自己也能上去耍两下。

那时候,整个村子,都像炸开了锅,锣鼓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如今,虽然生活变了,可热闹的劲儿不能少。城市里会举办各种,灯会的预热活动,五彩斑斓的花灯,开始陆续点亮,看着就让人心里欢喜。

一家人也可以一起动手,做个简单的灯笼,挂在门口,这热热闹闹的氛围,就是对新一年,最好的欢迎仪式。

“2不空”。第一个不空是灯不空。正月十三被称为“灯头生日”,这一天要点灯试灯。以前,人们会用面糊做成灯盏,插上灯芯,倒上油,点亮后放在各个角落。

现在大多都买漂亮的花灯了,不管是传统的纸灯笼,还是造型新颖的电子灯,天一黑,全都亮起来。这灯光一亮,寓意着把黑暗赶走,让光明和福气,充满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个不空,是米缸不能空。老话说,“家中米缸满,不愁吃喝穿”。正月十三这一天,要把米缸装得满满的,象征着新的一年,衣食无忧,粮食富足。

哪怕现在买米很方便,可老一辈人,还是会在这天,把米缸添得实实在在的,这满满的米缸,装的都是对生活的踏实感。

“吃3样”。第一样是汤圆,白白胖胖的汤圆,往锅里一煮,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团子在游泳。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汤圆,聊聊家常,心里别提多暖乎了。

小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结果被烫得直吸气,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第二样是豆腐,“豆腐”谐音“都福”,多好的彩头啊!

妈妈会做麻婆豆腐、鲫鱼豆腐汤,每一口都鲜嫩爽滑,感觉福气都顺着舌尖钻进了心里。第三样是菠菜,这绿油油的菠菜,看着就有生机。

老人常说,吃了菠菜,新的一年精神头足,干活都更有劲儿。以前我不喜欢吃,妈妈就哄我说吃了菠菜能变聪明,为了变聪明,我也就乖乖吃了。

“1不做”,正月十三可不能动针线。在过去,妇女们一年到头忙忙碌碌,针线活从不离手。到了正月十三,就该好好歇歇了。

这一天不动针线,也是为了让自己放松放松,好好享受过年的悠闲时光。现在虽然不用像以前那样,天天做针线活了,但这习俗背后的那份对生活节奏的调节,还是值得我们去遵循的。

在这一天,放下手中的忙碌,和家人聊聊天,看看花灯,感受这难得的清闲。

正月十三的这些习俗,虽然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可每一样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它们就像一根无形的线,把我们和过去连接起来,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带着老一辈的智慧和祝福,热热闹闹、顺顺利利地过日子。

不管时代怎么变,这些传统习俗里的温暖和力量,永远都不会褪色,会一直陪着我们,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诸事圆满家业旺。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