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冈、黄石、荆门)
湖北省,位于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又称楚、荆楚。
———————————————————————————————————————武汉市,1949年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置武汉市,取三镇首字为名。又称江城。
武昌区,一千七百多年前(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寓”因武而昌”之意,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
东西湖区,原为古云梦泽东端。195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起草《东西湖蓄洪垦殖意见书》中,其中绘有东湖(又名绿野湖)和西湖(又名桑台湖),且东西各有一大片泛湖群;此为首次将汉阳北乡地区命名为东西湖。
汉南区,地处汉阳南部,原称汉阳南乡。
汉阳区,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将沌阳改名为汉津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名为汉阳县,这是汉阳县得名的开始。
江岸区,因1923年著名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发生于区内的江岸地区,故以“江岸”为区名。
江汉区,因处长江与汉江汇合处得名。
江夏区,西汉高祖六年,析南郡东部置江夏郡。应邵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魏黄初元年,孙权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治夏口(今武昌)。东晋南末,侨置汝南县于今武昌上游,隋开皇九年,改江夏县并移置鄂州城(武昌)。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1960年县治移纸坊镇;1995年,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
蔡甸区,本名蔡店,防卫汉阳西部之重要据点,设巡检司、通判于此。清初诗人程封《蔡甸过黄圯书培风堂》诗中首见“蔡甸”二字,至同治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奏章中多写作“蔡甸”,遂习以为常。又称汉阳县。
黄陂区,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为拒抗东吴,于此建城自守,名黄城镇;北周大象元年改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先秦时期,楚灭黄国(今河南潢川),其后裔播迁南下,分布于今鄂东一带,是故有黄安、黄冈、黄梅等地名。陂有池沼、水畔、缓坡之意(做此意时音bei),正合今地丘陵地形,故名。
洪山区,原名黄鹄山或黄鹤山,又称东山,以在武昌之东而得名,与蛇山一系,实“蛇山之初阜”。 南宋宝祐五年,随州受外敌攻击,荆湖制置使孟珙迁随州“大洪山众,奉释慈忍断足及洪山寺额,并徙于此,遂沿呼洪山。 ”东山从此改称洪山,又名大洪山。
硚口区,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在汉江北岸筑长堤,开凿玉带河,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筑汉口城堡并开凿护城河。后在两河筑石桥,称大、小硚口,区名源此。
青山区,清康熙《江夏县志·疆土篇》记载: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尾亘长湖,首枕大山,山下有矶,曰青山,又有青山口、青山铺、青山矶之称。
新洲区,本作新州。原为黄州治,唐末战乱,黄州治东移,今新洲地实乃旧黄州,但民间则称其为新州。弘治《黄州府志》:邾城,今名旧州城,俗又呼新州。又明代长江水道南移,举水入口之举洲与陆合,举水在今宋渡村形成大洲,明万历中,黄冈知县茅瑞徵首次在公文使用“新洲”名。
———————————————————————————————————————
黄冈市,春秋时,黄国(今河南潢川)为楚所灭,一部分后裔南下播迁至今鄂东,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名中的“黄”均由此而来。隋开皇十八年,改南安县为黄冈。黄冈故城在今武汉市新洲区东部。盖因城池地处冈地而得名。
黄州区,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十一月,北周韦孝宽南下淮南,改南司州为黄州(今黄陂地),置黄陂县,属黄州。因此以古黄州得名,又称齐安。
麻城市,南朝梁置信安县,隋开皇十八年始改为麻城。传后赵将领胡人麻秋曾于古城畈筑城,故名。麻秋在历史上以嗜杀著名,史载:有儿啼,母辄恐之曰:“麻胡来!”啼声即绝。又传麻秋有女名麻姑,后成仙,今县境西北仙居山仍存麻姑仙洞。
武穴市,本名永宁,因与河南永宁县同名,唐天宝元年,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改为广济。县治所在,汉以前名邬家阅,“人极悍,有精兵”,唐改称武家阅;明改称武家穴,简称武穴。1987年,撤销广济县,因设武穴市。
红安县,原名黄安。明嘉靖四十二年,析麻城、黄冈、黄陂三县各一部,取“地方安谧,生民安妥”之意,置黄安县。1931年,红四方面军攻战黄安县城,改为红安县。后红军放弃县城。1952年,正式改名为红安县。
黄梅县,南朝齐永明四年,置永兴县;隋兴,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因县西十二里有山,多黄梅,故名黄梅山;山中有河,名黄梅水,故隋开皇十八年,改新蔡县为黄梅县。又称寻阳、梅城。
罗田县,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分霍州置罗田县。《舆地纪胜》云:“罗田三溪之水会焉。盖县居兹水之陆而名”。又传,《宋书》记载:南朝宋文帝时,巴蛮酋长田光兴,文小罗平叛有功,取二人名姓,称罗田;不确。
蕲春县,汉置,县有蕲水,因“水隈多蕲菜(水芹菜)”得名。东晋太元三年,孝武帝避其母阿春讳,改为蕲阳。南齐永明四年,再更名为齐昌。隋开皇十八年,复名“蕲春”。明洪武九年,裁县,置蕲州。1912年,恢复蕲春县制至今。
团风县,古称乌林镇、乌龙镇,最晚代至明代,又称团风口,后改团风镇。有记载说“以暑季环镇堤上清风习习,故名。”
浠水县,因浠水河得名。浠水,本名希水,发源于安徽岳西黄梅尖。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置希水县;本五水蛮地。梁普通元年,改"希"为"浠"。唐武德四年,省罗田县,并入,改名兰溪县。唐天宝元年,改名蕲水县。民国22年,复改为浠水至今。又称蕲水县。
英山县,当地初有地名鹰山寨,为军事、政治中心。南宋度宗六年,置英山县,以境内英山得名。英山,传山上有汉代英布之墓,故名。初属六安州,本为安徽地,1932年,划归湖北省。
———————————————————————————————————————
黄石市,原为大冶县石灰窑、黄石港、道士洑3滨江集镇,随着采矿工业兴起,1948年合置石黄镇,取石灰窑、黄石港首字命名。《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历孟家溠,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逕其北,即黄石矶也。一名石茨圻。”黄石市因黄石山而得名。
黄石港区,古称黄石矶。据《太平寰宇记》,东汉末刘勋于此筑黄石城,因有港西入华家湖,故名黄石港。
西塞山区,因境内西塞山得名。
铁山区,矿产丰富,以盛产铁矿石而得名。
下陆区,下陆之名,始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唐相陆贽之弟陆迥宗伯高,任磁州刺吏,七十致仕,逐置业于兴国路,定居于大冶。”其子孙繁衍,遍居东方山西南麓,故俗有“东方山下一片绿(陆)”之称。下陆之名由此而产生。
大冶市,五代时,杨行密令武昌节度使秦裴分永兴县和武昌地,置青山场院,是为冶炼机构,主持采矿、开炉冶炼。967年,南唐国主李煜以场院为县治,置大冶县,按《 庄子·大宗师》“大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取“大兴炉冶”之意,故名。
阳新县,本应做阳辛。传说黄帝孙颛顼号高阳,颛顼侄帝喾号高辛,都曾于此居住,故取名为“阳辛”以示纪念。221年,孙权析下雉县置阳新县,南朝宋孝建元年为富川,隋改为永兴,元改兴国路。1914年,因与江西兴国同名,改回古地名阳新。
———————————————————————————————————————
荆门市,《舆地纪胜》卷78荆门军《风俗形胜》载:“张式《鼓角楼记》曰:峰峦对峙,厥状如门,故曰荆门,说者为荆州之北门也。”同书《景物下》又载:荆门山“《荆南图副》:荆门山上合下空,有若门像”。荆门山在荆门市南,市因荆门山为名。
掇刀区,因三国名将关羽在此屯兵时将刀掇于巨石而得名。
东宝区,1985年设东宝区,以东宝山得名。
钟祥市,明洪武九年,废长寿县并入安陆州。嘉靖十年,因明世宗朱厚熜生养地缘故,升安陆州为承天府。同年复立县,取"祥瑞钟聚"之意,赐名"钟祥";嘉靖十八年,设兴都留守司,故钟祥又有兴都之称。清顺治二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仍治钟祥。又称郊郢。
京山县,隋统一,于大业三年并角陵、盘陂二县,新设京山县。城东15里有京源山,故名。
沙洋县,汉代名汉津渡,顾名思义,实乃汉水之津渡。西魏恭帝时,设绿麻县;隋大业元年更名为章山县。唐贞观八年,尉迟恭任荆州路总管,在琼台山附近修建“沙洋堡”,因地处汉水滩地,故名。
———————————————————————————————————————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鄂州丶武昌、江夏经常互换姓名。
涨知识了
[点赞][点赞][点赞]
这文章写的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