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
湖南省,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又称楚、湘楚、潇湘、三湘四水。
———————————————————————————————————————
长沙市,长沙之得名,据《史记·天官书》载:“轸为车,主风。其旁有一小星,曰长沙。”《太平寰宇记》引阚骃《十三州志》云:“西自湘江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方舆胜览》卷23潭州:长沙“郡以长沙星得名”。又称星城、潭州。
芙蓉区,因毛泽东主席的名句“芙蓉国里尽朝晖”而得名。
天心区,因天心阁而得名。
岳麓区,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岳麓山而得名。
开福区,因当地的开福寺而得名。
雨花区,因长沙城东南古佛道圣地之名胜雨花亭而得名。
望城区,1951年设县时以县城“望城坡”命名。望城坡,顾名思义,可以望见长沙城的坡地。
长沙县,其名称来历有二说:一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十三洲志》有“有万里沙祠,故名长沙”的记载。一以星象分野命名,《史记》载有“轸旁小星曰长沙,应其地”。故长沙又名“星沙”。
宁乡县,唐贞观元年(627年)以“乡土安宁”之意置宁乡县。又称新康、新阳。
浏阳市,以县治在浏水之北得名,而这条浏水,后世也转名为浏阳河了。
———————————————————————————————————————
株洲市,古时,当地多槠[zhū]树,因湘江流过而多沙洲,故株洲又称槠洲。到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为株洲。
天元区,因境内有天台山、园艺场,取“园”之谐音“元”,合名为天元。
荷塘区,因汹涌海水被山阻拦,冲击较大,地势低陷,像是“河中之塘”,因此初名荷塘。以后,随近一带遍植莲藕,夏日荷花盛开,荷香飘扬,故有“荷塘”雅称。
芦淞区,因区政府驻芦淞路而得名。
石峰区,因境内石峰山而得名。
株洲县,原名“槠洲”,以湘江中多种植槠树的沙洲命名。
攸县,原名“攸水县”,县境有攸水得名,唐改攸县。又称梅城、攸州。
茶陵县,古代炎陵县(酃县)是茶陵县的一部分,有炎帝葬于茶乡之尾传说,因而得名。又称犀城。
炎陵县,1994年酃县改名,以境内炎帝陵得名。又称酃(líng)县。
醴陵市,初置县,隋废,唐初复置,《名胜志》称:“县北有陵(姜岭),陵下有井,涌泉如醴(甜酒),因以名县”。
———————————————————————————————————————
湘潭市,一说为此地因处湘江之曲而多“潭”乃得名“湘潭”,另一说则更广为接受,即得名于昭山下湘江中的湘州潭,即昭潭。此潭实际为湘江中较深的一段,但因为传说中与周昭王的联系而颇为有名,以至于作为一个主要地理特征自唐朝起赋名其所在的地域为湘潭县。又称莲城、潭城。
雨湖区,《潭城史迹》云:“相传约六百年前,明吉王三世偕徐妃春游于此,途中遇雨,见雨滴荷钱,千万珠跳,感景而命名。另说,雨湖地势低洼,积雨成湖,故名雨湖。”
岳塘区,因宋朝岳家军在杉树坳(现岳塘岭社区境外)修建水塘而得名,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由原板塘区、岳塘区、郊区合并而成。
湘潭县,以昭山下湘江中传说中的深潭---昭潭得名。
韶山市,以境内韶峰得名。
湘乡市,公元前3年,西汉哀帝将涟水流域赐长沙王之子刘昌,封湘乡侯,“湘乡”开始作为侯国地名问世。东汉建武初年,始置湘乡县。
———————————————————————————————————————
衡阳市,地处在蜿蜒千里的湘江中游、五岳独秀的衡山之南,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雅称“雁城”,也缘于“南岳独秀”的衡山,因地处衡山之阳(南)而得名。又称雁城、衡州。
雁峰区,因境内坐落有南岳衡山72峰之首的回雁峰而更名为雁峰区。
石鼓区,因境内石鼓山而得名。
珠晖区,因珠晖塔而得名,素有雁城“东大门”之称。
蒸湘区,因蒸水河在此与湘江合流贯穿全境而得名。
南岳区,因五岳名山南岳衡山而得名。
衡阳县,以位于衡山之南而命名。又称蒸阳。
衡南县,以位于衡山之南而命名。
衡山县,以境内有南岳衡山得名。
衡东县,1966年分拆衡山县东部置县,也可以理解为衡山以东。
祁东县,1952年分拆祁阳县东部置县。
耒阳市,以县治位于耒水以北得名。
常宁市,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常年安宁”之意改名常宁县至今。
———————————————————————————————————————
邵阳市,汉初置昭陵县,县城在今邵阳市大祥区。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昭陵县改邵陵县,昭阳县改邵阳县(以县治位于昭水即邵水之北),邵阳之名由此而得。又称宝庆。
双清区,因宝庆名景“双江秋月”点缀其间而得名。
大祥区,位于邵阳市城区的西南部,东和邵东县接壤,北与北塔区、双清区隔资水、邵水相望,西、南同邵阳县相邻。取吉祥之意。
北塔区,因资江北岸的江北乡北塔村有一座北塔而得名。
邵东县,1952年分拆邵阳县东部置县。又称昭阳。
新邵县,1952年2月正式建县,取新化、邵阳两县首字命名“新邵”,隶属邵阳地区。由新化、邵阳二县名各取首字为名。
邵阳县,因县治位于邵水之北得名。
隆回县,1947年析邵阳、武冈、新化三县置县,隆回,寓名龙回。
洞口县,1952年自武冈县析置,距县城4公里处有2个大石洞,320国道由此穿过,洞上奇石林立,洞右悬崖陡壁,有一深水潭,名曰洞口塘,县因此而定名。
绥宁县,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始建莳竹县,遭土著强烈反对,朝廷数次派兵镇压以后,崇宁二年(1103)寓“绥之以宁”之意而更名绥宁县,沿用至今。
新宁县,因绍兴初,杨再兴起事,社会动荡。南宋立新宁县,意即起事平定之后,不可不有新的“安宁”。
城步苗族自治县,以原县治“城步寨”命名。
武冈市,以境内有武冈山命名。
———————————————————————————————————————
岳阳市,《舆地纪胜》载:“幕阜亦谓天岳,州据其阳,故谓之岳阳”。作为地名,是由于颜延之诗的影响和岳州辖区内曾在幕阜山之南建过岳阳县、岳阳郡,然后南名北移,约定俗成。又称岳州、巴陵、巴州。
岳阳楼区,因有名胜古迹岳阳楼。
君山区,因境内有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君山岛而得名。
云溪区,唐虞时期就有文字记载,明代正式建立云溪驿站。1984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云溪乡、云溪镇等多乡镇设立岳阳市北区,隶属岳阳市。1996年6月更名为岳阳市云溪区。
岳阳县,因县治位于天岳山之南而得名,当年设置的岳阳县在今天的汨罗市、平江县一带,而今天岳阳市区一带为巴陵县,后世地名转移。
平江县,原以境内昌江命名昌江县,五代时为避讳皇帝名改为“平江县”。
湘阴县,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析罗、益阳、湘西三县地置县于湘水之阴,故名湘阴。
华容县,古华容县县治在今天湖北省监利县境内,是春秋时的容邑,以“华丽的容城”得名,后世复设华容县,只有南半部了。
汨罗市,汨水与罗水汇合之处,汨罗市被誉为中国龙舟之城。又称罗城。
临湘市,北宋淳化五年(994)年置王朝县,至道二年(996年)以“频临湘地”改名临湘县。又称王朝县。
———————————————————————————————————————
常德市,常德市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设常德军,后升州为常德府。此名取材于《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和西汉毛氏《诗.常武》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焉。”其义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谓之常德。又称武陵、柳城。
武陵区,“武陵郡”之名取之于《左传》与《诗经》,始于汉初,后改“义陵郡”’;东汉时复称“武陵郡”,即现在的常德“武陵”实为"山寨"。
鼎城区,据说是因武陵县境,在沅、澧二水汇合处有鼎水,“昔有神鼎出乎其间”,故以名州,后改为城。
安乡县,明隆庆《岳州府志》载,县境“左挹洞庭,右接兰澧”,取“洞庭兰澧诸水各安其流”之义名县。
汉寿县,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取“汉朝万寿无疆”之意,三国时被改为“吴寿县”,后多有更改,1912年民国建立后以“驱除靼虏,汉室复兴”之意复名汉寿至今。
澧县,以澧水流经命名。又称澧州。
临澧县,以滨临澧水命名。
桃源县,因境内名胜桃花源得名。
石门县,因县城外有两岩壁立如门,故名。
津市市,因正值澧水9条干支流汇合处,优越的水源条件,过往舟筏商旅傍津设市,津市由此得名。
———————————————————————————————————————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