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说“学与命”——学而篇第四章

太极三皇 2025-01-28 09:50:4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立,成立,成就。

2、惑,疑惑,怀疑。

3、矩,曲尺,引申为法度,规则。

一,说“学”:

孔子在本章中自述其学业的进程。钱穆先生指出,学者所能用力而有所成绩的地方,在于“志学”、“立”、“不惑”三个阶段。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当是在孔子上言的基础上细化的结果。

“离经辨志”:理解圣贤经典的文义,明辨其志向何在,从而确立自己的志向。

“敬业乐群”:对此志坚定不移,从而恭敬对待学业,并与同学一起学习切磋。

“博习亲师”:学而时习之,进而更觉师长的亲切而愈发亲近他。

“论学取友”:此时已有心得,能够发表主张,并选择志同道合的友人了。

孟子说,孔子是“集大成者”。大成者,能够力行而不惑,所以“强立而不反”。

二,说“命”:

钱师又说:“天命以上,则非用力所及,不宜妄有希效。”

孔子“知天命”,并非消极“认命”而再不作为了,只是认识到,何事可以做,何事做不得了。

因为有些自己的志向需要外部的条件,而他所处的“礼崩乐坏”的环境,是无法实现他匡世济民的理想了,那么,此事只好留待他人去做,而自己便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吧。

所以,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又说:“富贵不可求,从吾所好。”

0 阅读:16
评论列表
  • 2025-01-28 19:03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波力。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 2025-04-17 09:14

    极端自私者都喜欢论语

太极三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