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李叔同拜印光大师为师,对印光师恭敬至诚,印师的言传身教也给弘师以深远影响。弘师所特别重视印师言行者有四点,弘师称为“盛德”,与“美德”无异,国人尽知,也都能实际践行。
第一,勤劳
弘师亲见,说印师最喜劳动之事,年六十四岁,事必躬亲,不需要侍者帮助。至八十岁,仍自己洒扫应对,擦油灯,洗衣服。
禅林有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百丈怀海法师创建“丛林制度”后,东土禅门以集体劳动、自食其力、分工合作为生活方式,基本取代了印度比丘的乞食方式,实际上,这是中华生活方式与美德在释家的具体体现。
印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并诫劝人人应如此,而不要懒惰懈怠。
第二,惜福
弘师所举的例子,是以节约为主,印师对衣、食、住、行等事,都十分简单,尤其在饮食方面,反对浪费。每餐,节俭菜肴,且早晨仅粥一大碗。餐后,印师还要舔净碗底,不剩一粒米。
偈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粮食宝贵,粒粒皆辛苦,来自农民的劳作,是“众生恩”,也是“国土恩”。惜福,也是感恩[祈祷]
第三,注重因果
印师劝人为善,深信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释家基本法则。
印师生活于清末民初时期,国家形势,内焦外困,印师忧国忧民,更劝人多行善事,以挽救世道人心。
第四,专心念佛
弘师讲,印光大师博通经典,对各宗各派皆了如指掌。但是,大道至简,在博览群经后,印师认为,净土宗总摄其它各宗派,至少在那个时代,念佛法门是最佳法门。
印师对常人从不宣讲精深佛理,比如法相唯识宗等,只教人专心念佛,老实念佛[祈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