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一种活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对于追求俗世中公认的所谓幸福的人,就会认为不遗余力地追求名利,并且让名利给自己带来感官与形体上的实质性的享受,就是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活法。《庄子•盗跖》最后一篇寓言故事中的无足就是这样的意思。
他对知和讲的那一套至理依然不以为然,这就像我们现代人一样,对他人输出的高屋建瓴的道理油盐不进,人家苦口婆心说半天,我们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无足还是坚持认为人活着应该尽最大可能去满足欲望,过把瘾就死都值得。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必持其名,苦体绝甘,约养以持生,则亦久病长阨而不死者也。”
白话文译作:“假如一定要固守名声,苦其形体,弃绝美味,简约给养而维持生命,这就是无异于长久病困而不死的人了。”
道家是不会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违背道了。无足没有理解知和的话,他曲解了知和的意思,知知所说的内德不足就有贪求之心,内德充实而有余才能舍弃外物,这都是天性使然,内德深的人不是刻意为了好名声而故作清廉,那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清心寡欲。但无足却认为假如为了有个好名声而苦了自己,不近美味、追求极简,像个苦行僧一样活着,那与病而不死有什么两样?
知和并不是主张人应该刻意把自己活成深山古刹的出家人,过着苦哈哈的生活,完全扼杀了自己正常的、合于常理的欲望。所以他说:“平为福,有馀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
知和认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追求,不过度的追求不算妄求,这是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的,凡事过度了,就会走向反面,那就是灾祸。财富也是一样,拥有一定的财富自然是好事,能让自己的生活更顺遂,但是积累了过多的财富,未必是好事。
也许有人会说“你就拉倒吧,还说什么积累了过多的财富未必是好事,我看你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世上有多少富得流油的人不比多少没钱人活得潇洒?”
让我们先听听知和的分析,看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
知和说古时候的富人养尊处优,耳听五音,口食美味,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样的人早已丧失了崇高志向,浑浑噩噩度日,只能算是心智混乱之人;还有一种人是恃富而骄,盛气凌人,自以为拥有财富就是拥有一切,其实也是被财富掌控的最大的奴隶,他们的内心患得患失,活得其实也辛苦;而有的人追求财富无所不用其极,这势必会为了财富与人争夺,这争的过程就是积怨招灾的过程,毁谤与暗害就会纷至沓来,这对自身何尝不会造成威胁与不安呢?至于贪图权势的人,在与人勾心斗角、绞尽脑汁使用“术”的过程中,何尝不也是对自身精气神的一种透支呢?而这种人为了放松自己,闲时就会放纵欲望,而色字当头的人又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吃得肠肥脑满大腹便便,那就会血气滞塞不通,病痛上身,结果也是医生的常客;贪图财富到了不知收手的程度,并且忍不住要向众人炫富自夸,这样的人自然会不得人心,让人打心里鄙视,有钱也买不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不是一种耻辱吗?有的人财富一旦多到一定程度了就会极害怕失去,在患得患失中饱受折磨,落下心病,这何尝不是一种忧患呢?有了巨额财富,又怕贼惦记,屋里层层设防,坐卧不安,走在外面还担心遇到劫财的坏人,以致飞来横祸,只能处处小心,活得如履薄冰,这就是恐惧让自己心神不宁。
上述种种,都是过度追求富贵带来的困扰、忧患与灾祸。只是人在春风得意、飞黄腾达时根本就不会想到那些潜在的祸害,不会想到人最大的福气是心中无烂事相挂碍、眼前无烂人相侵害,平静而心安,是金钱也买不到的。当一个人祸患临头,再想舍弃万金去换取平常人的幸福生活时,已经迟了。
世间多少人一生争名夺利,追名逐利,到最后名声也不见得有好名声,利也不过是让自己空欢喜一场,而自己却为名利付出了沉重代价,身心俱疲甚至连命都搭上,这难道不是一种愚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