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帝都工作的普通金融民工,自从西城区教委宣布学区房多校划片(或者简称教改)之后,所有同事的闲谈的话题就全部变成了学区房、子女教育等等。而且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是,要是放在平常,本来很多同事是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房子买在哪里,是什么小区,对口什么学校。但是这次西城教改,突然大家对这个问题都不敏感了,也不觉得是隐私了,要想开口交流之前必须先“自报家门”。如果房子恰好在西城,也不管学区如何,周围的同事立马就要过来恭喜恭喜。同事都要自谦一下说,其实我们对口的小学也是渣小。估计真正有学区房的,也不愿意出来交流。
因为我们办公地点就在西城,所以别看身边许多同事平常开车、坐地铁路上花的时间特别长,其实不少同事在西城边上(特别是老宣武区)都有房。有的平常很佛系的年轻同事,人家虽然在西城没房,租着房子住,但是四坏外其实有两套开间租给别人。果然,同事之间的友谊嘛……当然,可能有的人有自己的苦衷,也有确实很实在的同事。
不管同事们资产如何、房子有几套,但凡是没有西城学区房的,好像这次都多多少少都有点触动。虽然实际行动估计都很难,但是主动出来交流的,嘴上都是喊着要换房,哪怕20、30平米的老破小,也要砸锅卖铁地买,就为了给孩子上学。
今天也不想聊很多,也不想摆很多事实和数据,就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点观点吧。其实我感觉,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还这么在乎学区房,我想根源就在于,对于阶层流动还留有那么一点点的期望吧。
这个期望来自哪里?我想应该是来自于我们80后、90后自己的人生经历吧。身边的同学也好、同事也罢,大多数的人生轨迹都是大体相同的。在三四线城市一个随随便便的中学读书,靠自己的天赋或者努力考到了年级的前列,之后高考或者考研顺利考入了大城市里还不错的大学,然后毕业找了一份像样的工作,然后就留在了大城市里。
反观当年同学里学习差、不听话的,大多数都是留在老家早早结婚生子,过上了平淡的生活。家里关系硬的,送进了银行或者地方还不错的国企。还有点奋斗精神的,考进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在本地不知名的小企业上班,要么就是做着小买卖,或者干脆直接干起了微商。两边一比较,学习好的这一波“自然而然”地留在在大城市里,过着别人羡慕的“体面的生活”。
所以说,在新进入大城市的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是直接从教育里受益的一批人,更是因为教育改变了阶层的人。当然把教育看的很重很重,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将来考入名校,拿到比自己更高薪的工作,“复制”自己过去走过的“成功”之路。而没有走过这条路的,更希望买个好学区房,让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那么投入在子女教育上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在过去十几年的经验里,最优选择就是学区房。因为大部分父母都是普通公立学校一路读上来的,心里面也相信公立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并且投资学区房,等孩子上完学毕业了,倒手一卖,不仅没亏而且还赚了一大笔。这样的好事,怎么能不选呢?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情况已经很不一样了,就算是没有教改、没有多校划片,再买学区房,甚至想通过子女教育实现阶层流动的家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失望了。
不信,来看看我们身边同学、朋友工作的同事。以前大家都差不多,都是比较不错的、层次也差不多、排名靠前的大学毕业的。现在可就不太一样了。
有二本毕业、不入流硕士,先在一个不知名银行干了几年柜员,后来走社招进来的。仔细一打听,原来是因为跟公司领导沾点亲戚就塞进来的,而且连老员工也要恭维着围着他转。
有全家都在集团体系里其他企业上班的,轻轻松松走了关系进来。连新总经理任职,部门介绍员工的时候,人力总监还要小声地提醒公司总经理,这是某某某的亲戚。
有高考连大专都考不上的,父母有钱送出国读了不知名的本科,整整花了7年才本科毕业,后来找不到工作又读了8年硕博,最后靠父母在学术圈的影响力,在地方一个二本直接拿到了教师编制,而且因为海归背景还直接当了副教授。
有不知名三本学校毕业,但是父母做生意能保证几千万存款的,直接进到某银行最好的支行。每天什么事情也不做,靠父母资源每次业绩都排全支行第一。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时代不同了,不再是过去那个机会很多,快速发展的时代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内卷”这个词,并且成为了这个词的受害者。进入存量时代,大家的竞争都是直接的、全方位的、赤裸裸的,在绝对的资源、资本和关系面前,知识和能力的收益远不如从前。
虽然从最好的学校走出来的最顶尖的牛人,依然可以轻松拿到最好的工作,实现阶层的跃迁,但是我们身边的大大小小的关系户、资源户越来越多,单靠一个教育,客观地说,我们已经很难让子女靠自己的聪明和学识闯出一片天地。
我曾经跟着几位大佬们研究过一些有意思的数据。10年前,根据调查数据,平均计算下来,中国人劳动性收入占收入的四分之三,而资本性收入已经占到了收入的四分之一。
但这只是平均数而已,要知道大部分人的资本性收入很少,或者说等于基本没有,所以资源都集中在非常非常少的人手上。而且这还是调查数据,真正的有钱人调查机构根本就无法调查他们。就比如一个中型企业的家族继承人,就算每天什么也不干,父母企业正常运转就能有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收入。
所以在阶层绝对固化的大趋势面前,我们这些人去挤学区房也改变不了阶层固化的大势,也不可能让子女从此衣食无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普通人不投资教育还能投资什么呢?唯有希望一个还不错的学区,加上小孩自己的天赋,也许他们还能过的如父母一般“像样一点”。大概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代人还能看到的一点点希望吧。
没有办法,所以有钱还是在城市买房,接受更好的教育,结交更优秀的人[笑着哭]
尽量往大城市走吧
谁说在小城市不成功?那要看你在这小城市掌握的资源程度吧?去北京就叫成功?还有学区房不是保证孩子往上爬的,是不让孩子往下落,落到父母已奋斗到的阶层以下,防止他变成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