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似努力不一定有回报。
翻看《银河写手》的宣传攻势,可以说已经把一个小团队该做的宣传手段都做了。
全面,是我对《银河写手》在宣发创作的评价;
局限,是我对《银河写手》电影品质的梗概。
它是部“很新”的电影,从创作、演员,再到题材都透露着一股新鲜感。
但同时,他们的剧本又在聊一种很“内部”的东西,它涉及电影圈、编剧、北漂的内容,稍有不慎就会有异乡人的迷失感。
矛盾是形容他们最好的词语,这也解释为什么“影评尚可的喜剧,票房却扑街”。
卖票,难历史告诉我们,要会看过去;
但有时候过去成功模式,套在自己就凉了。
翻看这几年的爆品,哪部不是在短视频大杀特杀的。
要想票卖好,短视频少不了。
从导演震惊,职场心酸,影迷落泪,到剧组卖惨,前辈点赞... ...
《银河写手》深刻尊重前辈教导,并把它们都实践了遍。
其中更是不少“金句”成功出圈,可惜天道酬勤并没有在这部小电影上实现。
直至4月3日,它票房成绩也仅390w,排片率甚至不如从春节档开播的“老大哥”。
下一个电影周期又来了,前狼后虎的大电影也接踵而来,没实现以小博大的“银河”终究是条“小溪”。
导致票房奇迹没实现的原因,我想电影团队自己也知道一些。
剧组的每次卖惨发言种,就提到从导演到演员的“小”,即便带着“喜剧人团队”的标签,但终究没撬动影迷们的支持。
其次,流水线式的短视频已经有点“落日黄昏”的感受,即使金句再出圈,但那也只是转发,而没法掏钱。
职场故事终究在大荧幕是不吃香的,它没法令上班族逃脱生活,也没能让观众收获情绪价值。
北漂打工人、笑点密集、小人物逆袭这些噱头都太缺爆点了,更何况它比《年会不要停》还少个大鹏呢。
共情,拦First青年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最佳编剧奖,这部业内收揽掌声的作品,究竟是怎么一步步远离观众的呢?
首先,“编剧”这个职业就太不生活了;
它的社会地位并不低,甚至是有点光鲜的职业分类。
其次,它不像消防员、医生这类拥有天然话题和好感,也不是底层环卫工、建筑工人这类折射社会的传统职业。
宋子木离沈腾,终究是差了20个王宝强。
主创想利用圈内故事进行投射职场话题,这多少有点不懂风情了,起码在故事简介上就无法令大众产生共情。
现实主义的边蹭不上,那在喜剧效果上《银河写手》有西风翻拍的机会嘛?
失意小人物+反转+笑话,似乎已经走完国产喜剧框架的90%,再次也应该是部开心麻花才对。
可惜段子好笑,却不够笑话。
碎片化的笑点没法推进剧情,也没法令人笑完大喊一句导演是个天才。
整个电影宣传都在传递一种“努力拍生活”的氛围;
结果努力的痕迹太明显,大段的刻板人设、圈内梗等“挑观众”的设计。
整部电影都维持在“往上点就变佳片,往下点就变烂片”的内容呈现。
内容,“烂”它肯定不是烂片,只是不够好。
电影圈就是这样的,新人导演要么够噱头,要么够颠覆,不然出头总是难难难;
而这些在《银河写手》都不具备,甚至有点强撑的感觉。
市场的不规律,不会因为新人导演就加以照顾,更何况漏洞有些明显的电影。
除了被反复咀嚼的“圈内故事”,在内容上也是多次踩雷。
确实,题材方向、隐射观点上都有大胆尝试,但收不住的情况也多次发生;
而且,新导演容易犯的过度炫技、角色设定模版,逻辑漏洞它也应有尽有。
简单来说就是做不到“出彩的令人忽略缺点”。
毕竟商业片是要大众市场服务,即使你是姜文,不迎合市场一样没票房。
这点,就有点致敬《红毯先生》;
虽然有为商业市场考虑,加了年轻卖点,但实际成品又有股“导演坚持拍自己东西的扭捏感”,同期对手又在势头上压你一等。
导演或许努力的打破荧幕和观众的墙,但相比剧本的荒诞,现实更有说服力。
你小穷破观众不会看不起你,但是你小穷破还要观众付一部大片的钱来看你,那就是道德绑架了。
有宋木子这种演什么都尴尬得要命的货,怎么好得了
观众都知道应该上网大,这样还能在矮个子里当高个子。电影方自己想玩以小博大来个票房神话,选择了上影院
应该直接上线网大的 还能算个精品
真的可以当精品网大,看看目中无人
没排片一切都是假的,资本决定你的票房下线
网大还能有市场,这个档期 大片都不敢硬钢。
不难看啊,还可以的[哈哈笑]
都不排你片。。你怎么能有票房
那质感哪儿像电影,就像一群什么也不懂的人用手机拍的短视频。
李木子的前搭档很漂亮 但凡能把人家请来 票房也不至于会亏这么惨[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