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汉记》卷二十《蔡伦传》
蔡伦,字敬仲,桂阳①人,为中常侍。有才学,尽忠重慎。每至休沐,辄(zhé)闭门绝宾客,曝(pù)体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元兴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
东观汉记【译文】
(东汉崔寔【shí】等作者在书中写道:)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lěi)阳县(今衡阳市耒阳市)人。汉和帝时,升任为中常侍(皇帝近臣)。蔡伦有才能学问,效忠皇帝,笃实谨慎。每到休息日(汉代的公职人员是5天工作日,休息日叫“休沐”),就谢绝宾客来访,关起门来学习,或到乡间考察。后来,蔡伦任尚方令(相当现在的轻工部部长),在尚方期间,研制出了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渔网造纸的技术。汉和帝元兴元年(105)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很有才,从此就采用他造的纸,后称其为“蔡侯纸”。
《<东观汉记>校注》卷十八《蔡伦传》
黄门蔡伦,字敬仲,典作上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天下咸称“蔡侯纸”也。伦典上方,作纸。用故麻造者,谓之“麻纸”;用木皮,名“谷纸”;用故鱼网,名“网纸”。
【译文】
(当代史学家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蔡伦传》的辑文是:)太监小黄门蔡伦,字敬仲,他在作尚方令时,研制出了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渔网造纸的技术。元兴元年把他制作的纸上奏皇帝,皇帝很是夸赞了他,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天下称其为“蔡侯纸”。用旧麻造的,叫“麻纸”;用木皮造的,叫“谷纸”;用旧渔网造的,叫“网纸”。
《大汉舆服志》有关“蔡侯纸”的记载
东京有“蔡侯纸”,侯乃伦也。用麻,故曰“麻纸”;用木皮,曰“谷纸”②; 用鱼网,曰“网纸”也。
古不言丝者,纸未有之。众名,故直言纸也。其用又稀,故天子之富,但给相如笔札而已。
【译文】
(东汉末董巴在书中写道:)东京(今河南开封市)有“蔡侯纸”,侯就是蔡伦。按照他的方法,用麻造的纸叫“麻纸”,树皮造的纸叫“谷纸”,破渔网造的纸叫“网纸”。
古时候不把缣帛(jiānbó)叫“丝”而叫“纸”,是因为真正的纸还没有发明出来。所以就直接把缣帛称作“纸”了。由于缣帛稀缺,尽管汉武帝那么富有,也仅仅只能给司马相如笔和用作书写的小木片去写字。
《古今字诂》对“帋”字的注释
今帋(zhǐ)也,其字从“巾”。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事裁绢,枚数重沓,即名“幡纸”,字从“糸”,此形声也。蔡伦以故布剉(cuò)捣作帋,故字从“巾”,是其声虽同,“糸”“巾”则殊,不得言古纸为今帋。
古今字字典【译文】
(诂【gǔ】,就是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三国时魏•张揖【yī】在书中写道:)现在的“帋”字,它的部首是“巾”旁。过去书写用的丝绢,按照书信尺幅长短、宽窄和内容多少截成为小纸片,整理多了,重叠成摞,就叫作“幡纸”。“纸”这个字是形声字,“糸”表形,“氏”表音。蔡伦用旧布磋烂造纸,就变成了“巾”字旁的“帋”字。“纸”与“帋”读音虽同,但它们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不一样!所以,不能说缣帛那种纸就是现在这种帋。言下之意也就是说,“蔡侯纸”和先前的纸怎么会是一样呢?
(《蔡伦纸话》选编七十)
(文/沙鹭)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