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首“付与”诗词,真正的“跟往事干杯”,与红尘作别,放下执念

快乐鉴骚词 2024-12-23 05:42:28

喜欢诗词的朋友,一定会读到很多关于“付与”的诗词。“付与”这个词,跟诗词中经常用到的另一个词,“分付”含义很相近。但它们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别,“分付”一般的含义是“嘱咐别人做什么事”,比如,明代女诗人谢五娘著名的“一庭春色无人管,分付梨花伴月明”,是让梨花去陪伴明月,而不是自己。而“付与”呢?则是把自己的某个物件,托付给别人。

一庭春色无人管,分付梨花伴月明

有关“分付”的诗词,我在往期中做过一篇内容,感兴趣的家人们,可以点击《诗词中的分付,拟人的最高境界,万物皆可被分付,任谁都可分付》查看。这一期,我们来聊聊有关“付与”的诗词,也特别有意思。

1.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高适

公元750年,“安史之乱”还没有爆发,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奸臣当道。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自然没有用武之地,他内心相当苦闷,终于有了归隐的想法。这首《封丘作》,便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在孟诸的野外以打渔砍柴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我这一生本来可以十分悠闲自在的。这一句,让人想起他的好友诗仙李白的那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相比较而言,李诗是一如既往的狂狷,而高诗则显得谦逊得多。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那些下拜迎接大官长上的繁文缛节已经令我心力交瘁,奉命驱策百姓更让我感到悲哀。诗人既不想因为“五斗米而折腰”,也不想欺压老百姓。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生计还是应该以耕田为主,世事人情都交付给那东流而去的江河之水吧。

一句,“世情付与东流水”,意思是,这世上的仕途人情,蝇营狗苟,都应该让它们随江河东流水而去;而自己要做的事,当然是归隐江湖了。

这,当然是诗人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一个“付与”,表达了诗人将仕途弃之如敝履的决心。

2. 洗荡生前邑邑不平气,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梅尧臣

这首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通判黄国博入浙》,不同于绝大多数的“送别诗”的依依惜别,触景伤情;而是充满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盼,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勉励和激励,写得非常豪放:

西风半空鸣且号,吴天点破吴鸿高。

东溪车马走送客,白露衰兰轻若毛。

客当西归乃东去为何,欲及八月十五夜观洪涛。

洗荡生前邑邑不平气,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

却来广陵愿相见,拍手大笑倾新醪。

一饮一石无一钱,莫管寒近脱弊袍。

脱袍准酒不惜醉,天意未必冻我曹。

洗荡生前邑邑不平气,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

“客当西归乃东去为何,欲及八月十五夜观洪涛”,你本应向西归去,却为何向东行?原来是想要在八月十五的夜晚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滚滚洪涛。这,当然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豪放、雄伟胸怀的赞赏,甚至是赞扬朋友就如同钱塘江八月十五夜大潮一样雄壮。

“洗荡生前邑邑不平气,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希望你能够洗去尘世的烦恼和不平之气,将这些负面情绪扔到沧海李,让它随着沧海的波涛一同带走。

一句,“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毫不犹豫的放下往日的烦恼和不平,放下内心深处的执念;像弃之如敝履一样,把它们丢到沧海之中。然后轻装上阵,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明天。

“却来广陵愿相见,拍手大笑倾新醪”,我期待与你在广陵(今扬州)重逢,届时他们将开怀大笑,畅饮新酿的美酒,一醉方休。

3.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苏轼

公元1093年,欣赏苏轼的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立即被贬英州,即今天的广东英德。同年,妻子王闰之也去世,而苏轼本人也多病。在多重打击之下,大苏显得特别萎靡,这首《行香子·病起小集》,就反应了这种现实: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华英如霰,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词人自问为何如此,却无法回答,只能沉默地在空中书写。但目前的生活状态就是,大醉一次,病倒一次,然后又慵懒一阵。

就算是大智如苏东坡,也不免会手足无措。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我不得不将世间万事都寄托于酒中。“千钟”指大量的酒,词人试图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我任由酒花呈现出白色,眼前的花朵变得迷乱,烛光呈现出红色。这三种颜色的描写,既描绘了饮酒后的视觉效果,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纷乱和不安。

一句,“都将万事,付与千钟”,只是词人的美好愿望而已。但实际上是做不到。一句,“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表现了词人还是内心纷乱不安。“付与千钟”,没有任何作用。

4.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张元干

“南渡词人”张元干在未“南渡”时,就是民族英雄李纲的铁杆支持者。“南渡”以后,自然是奸相秦桧的眼中钉、肉中刺。他的郁郁不得志,可想而知。张元干词风,“悲壮豪放”,对稍晚一些的大词人辛弃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来看这首《水调歌头 其十三 追和》,是不是跟稼轩的词风很像: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

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

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

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

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开篇就很豪迈,“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诗仙李白曾自称“海上钓鳌客”,“举手钓鳌客”,这是词人自比李白,相当有豪情。“削迹种瓜侯”,种瓜也就罢了,后面加个“侯”,显示了词人当年远大的理想抱负,“封侯”是没有指望了,只能当个“种瓜侯”。

“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人世风波在耳边摇荡,千古功名在身外飘浮,何时能让我张开神弓射金兵? 辜负了大丈夫的雄心壮志,无奈何望着故园生愁发。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我常梦见受敌人蹂躏的中原,老泪纵横挥洒遍江南的大地。我有陈登志在天下的豪气,不似求田问舍的许汜。我有刘备忧国忘家之心,身在百尺高楼上卧睡。

最后的结尾,“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纵然是雄心壮志还在,但大好的光阴,却只能赋之江河之水,向东流去。

一句,“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其实不止是光阴“付与百川流”,“壮心”也不再了,也“付与百川流”了。

5. 荼蘼付与薰风管,辛弃疾

很有意思的是,堂堂的“豪放派”的两位当家词人,苏轼和辛弃疾,都有拿得出手的“婉约词”。苏轼的“婉约词”,这里就不说了。单说辛弃疾,这首《杏花天》,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而且相当有“易安居士”的词风:

牡丹昨夜方开遍。毕竟是、今年春晚。

荼蘼付与薰风管。燕子忙时莺懒。

多病起、日长人倦。不待得、酒阑歌散。

副能得见茶瓯面。却早安排肠断。

荼蘼付与薰风管

“牡丹昨夜方开遍。毕竟是、今年春晚”,“春晚”,春天的晚期。昨天夜里,牡丹花在一夜之间盛开,这也正常,因为毕竟到了春天的晚期,再不开,就赶不上时节了。

开篇的哀怨,跟“易安居士”的词风很像。比如,她的《如梦令》里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又如,她在《武陵春》中开头,“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一句,“毕竟是、今年春晚”,何止是牡丹赶不上时节,自己蹉跎了大半辈子,“英雄无用武之地”,才是真正赶不上时节了。

“荼蘼付与薰风管”,又是一句哀怨。荼蘼虽然开得晚,但是它可以交付给初夏的薰风打理。但我呢?我已经“烈士暮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句,“荼蘼付与薰风管”,恐怕是词人自己的雄心壮志,也“付与薰风”了吧。

不信我们看,“多病起、日长人倦。不待得、酒阑歌散”,自己因病而感到疲惫,随着白昼的延长,人的倦意也愈发强烈。已经等不到酒宴结束,歌声散去,自己就累了。“副能得见茶瓯面。却早安排肠断”,然而,这种每天面对锅碗瓢盆的平静生活,却早早地让人感到心碎。

我们看到这里,只能是一声叹息!

6.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陈亮

南宋词人陈亮作为辛弃疾的好友,他们两人有着共同的“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但他们的词风也都是豪放一派。跟辛弃疾也一样,陈亮也有不少的“婉约词”,这可能是环境使然吧,南宋词人的豪放也只是悲壮而已,而婉约,则是真正的婉约。我们来看这首《水龙吟·春恨》: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恨这个世界,这么美的芳菲燕舞,游人未能欣赏到,却只能任由莺燕享受。

一句,“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可以放飞思绪,进行多重解读。恨中原大好山河,我们大宋子民不能享受,却只能任由北方游牧民族横行霸道。也可以这样理解,恨我们的大好青春年华,不能施展我们的雄心壮志,却只能消耗在“浅斟低唱”中。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金钗斗草(古代女子的游戏),青丝勒马(骑马奔驰),那些风流的日子如今已如云烟般消散。何止是词人往昔的欢乐时光,就连大宋的辉煌时光,也一并一去不复返。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正当词人沉浸在离愁别绪中时,又是那稀疏的烟雾、淡淡的月光,杜鹃鸟的悲鸣声令人断肠。

那子规的声声“归去”的叫声,应该是叫唤宋人,应该回归中原吧!

7. 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方岳

对于南宋的“江湖诗人”来说,除了归隐,他们别无选择。所以,在这首《水调歌头·癸丑生日》中,词人方岳一再强调了“归”字,就像大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写得一气呵成:

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

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

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

且尽一杯酒,春瓮晓生肥。

倩梅花,邀涧叟,醉林扉。

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于飞。

日月笼中双鸟,今古人间一马,五十五年非。

归去不归去,未了北山薇。

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

“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老夫我今天兴致不浅,一个“归”字,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不知道归隐的目的地在哪里,而且真正理解我的知音很少很少。

“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值得庆幸我还有青山相伴,大自然将这片青山托付给白云,白云意味着自由。所以,我愿意与自然为伍,享受渔矶之乐。

一句,“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何止是青山“付与白云千载”,词人自己何尚不是也“付与白云千载”了。

“归去不归去,未了北山薇”,如果还在“归去”,还是“不归去”之间犹豫不决,那么,我这辈子对于“北山薇”,都是处在“未了”状态。

8. 老去生涯,都付与、一丘一壑,李曾伯

词人李曾伯是南宋中晚期的政治家,可惜遇到了奸相贾似道,仕途也不如意。这首《满江红 其五 丁未初度自赋》,也是他看透世道,放弃官场之作。对于整个南宋,这都很正常:

老去生涯,都付与、一丘一壑。

功名事,惭非好手,几逢危著。

走马斗鸡年少趣,椎牛酾酒军中乐。

到而今、浑似梦中看,休休莫。

江湖路,西风恶。霄汉志,秋云薄。

更那堪州铁,铸成重错。

当贵买臣毋足羡,知非伯玉真能觉。

问心期、应有海翁鸥,山人鹤。

老去生涯,都付与、一丘一壑

“老去生涯,都付与、一丘一壑”,随着年岁增长,对于功名的追求逐渐淡薄,愿意将余生交付给自然,享受山水之间的宁静。

这是典型的《归去来兮辞》的叙事风格,“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诗说了,归去吧,家里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归去?而这首词则说,我老了,该归去了,该把后半辈子,都托付给归隐地的那“一丘一壑”了。

“功名事,惭非好手,几逢危著”,对于功名利禄这些事情,我非常惭愧我不是个中好手,一生中好几次遇到危机。这一段,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非常相近了。

“问心期、应有海翁鸥,山人鹤”,问一下自己心中的期许,应该是想和海中的鸥鸟翁,或者山中的白鹤人做朋友吧。

0 阅读:9

快乐鉴骚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