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期对话嘉宾是我国胸壁外科创始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壁外科研究院院长王文林教授。王教授长期从事胸壁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率先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独立的胸壁外科,创建了中国胸壁外科联盟并担任主席,亲手创建了胸壁外科这个崭新的临床专业,为我国的胸壁外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期对话的主题为外科医生的本职工作:手术与手艺。
Q: 王教授,很高兴能有机会对您进行采访。胸壁外科的概念这几年很火热,作为这个专业的创始人,您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早期这个概念并没有人关注,您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概念,并最终建立了胸壁外科专业?A: 传统胸外科是一个大专业,所有胸部疾病的处理都属于胸外科的工作。这些工作既包括有胸腔内的,也包括胸腔外的。早年胸外科医生的工作面面俱到,不分胸腔内外,所有胸部的疾病都要治疗。但是,学科要发展,技术要进步,胸外科不可能一直保持原来的模样。这样的变化起始于一个新概念的出现,也就是微创技术。这个技术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其标志是胸腔镜技术的出现。这种技术只需要在胸壁上做一个或者几个很小的切口就可以完成。手术创伤小,疤痕隐蔽,深受患者欢迎。由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也很快受到胸外科医生的推崇,并逐渐成为胸外科的主流技术。但是,胸腔镜是用来做胸腔内手术的。当所有的胸外科医生都热衷于做胸腔镜手术时,胸腔内疾病的治疗得到飞速发展,但有一部分疾病却被遗忘,这部分疾病就是胸壁的疾病。胸壁上的疾病治疗不需要胸腔镜,这成了此类疾病遭受遗忘的根本原因。但是,胸壁的疾病并不少见。有数据显示,胸壁疾病的发病率甚至高于胸腔内疾病。如此多的疾病被遗忘,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其实很多胸外科医生都知道这样的现实,也都知道治疗的必要性,而当大家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专注于胸腔镜手术时,已经没有精力或者能力做胸壁的手术了,于是只好无奈地看着胸壁疾病兴叹。这成了一个很真实的写照。当外科医生不做胸壁手术而胸壁疾病的病人又非常渴望得到治疗时,这带来一个大问题,不仅是胸外科专业的问题,也成了一个大的社会问题。这样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我本人其实是半路出家的胸外科医生,我之前一直在做心脏外科手术,我是一个地道的心脏外科医生。成为胸外科医生非常偶然,而这样的偶然恰好让我有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去审视当时的这个专业。才开始的时候我很难立刻融入进去,我是一个真正的旁观者。这样的身份让我有了很清醒的头脑,结果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当时胸腔镜手术发展得如火如荼,已经成了胸外科手术的代名词。专业的转变使我不得不为科室将来的发展找出路。我不想跟在别人屁股后做胸腔镜,于是把目光聚焦在别人不做的胸壁疾病上,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彻底背叛了传统的胸外科,而成了一名真正的胸壁外科医生。我在2008年提出了胸壁外科的概念。之前没有任何人提出这样的概念。早期由于经验不足,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构思、摸索,临床工作的开展也全是尝试性的,并不是非常成熟。这样的工作持续了五个年头,到了2013年,当我不再做心脏外科手术后,胸壁外科的概念终于在我的科室开花结果,我开始全力以赴做这方面的工作,并使我的科室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胸壁外科。那是全球的第一个胸壁外科。Q: 我知道您早期做过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正如您所言,也许真的要感谢您当时的特殊身份,这样的身份让您以旁观者的视角发现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您一开始就是一个专业的胸外科医生的话,也许您会像所有其他的胸外科医生一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做胸腔镜手术。很多人都觉得您非常幸运。您赞成这样的说法吗?A: 我并没有感到太幸运,因为我最热爱的专业是心脏外科而不是胸外科。为了成为合格的心脏外科医生,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代价,但命运给我开了天大的玩笑,我没有办法改变命运,所以只好认命,去正视现实。严格说来,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对胸外科的工作一直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我不赞成大家一哄而上地做胸腔镜手术。因此,当我自己不得不转行成为胸外科医生时,我迟迟没有向这个圈子里踏进半步。我在思考,在批判,在旁观,结果最终真的没有走进那个圈子。我做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工作,与胸外科无关。经过多年的打拼后,尽管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但说心里话,我从来不觉得太幸运。如果现在让我做选择,我还是想当一个心脏外科医生,我热爱那个专业。
Q: 您的想法我非常理解,毕竟您为心脏外科付出了太多心血,而且您当时做得非常成功。但有时候人的命运会受很多因素左右,所以我理解您的无奈。不过我觉得非常欣慰的是,您很快调整了心态,在另外一个领域做出了更大的成就。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您真的是太幸运了。您说是吗?A: 没错,很多人都这样认为,甚至有人经常会安慰我说,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窗,会再给你打开一道大门。大家都认为我很幸运,也许是这样的事实吧。胸壁外科是一个新专业,从提出这个概念那天起,我就一直在为这个专业做努力。我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没有辜负自己流的那些汗水,因此客观地说,这也应该算是幸运吧。Q: 不管您自己承不承认,至少很多同行会认为您非常幸运。我也这样认为。但不可否认,您的成功来得非常不易。这是个新学科,是个真正的新生事物,早期肯定尤为艰辛。我很想知道,胸壁外科的概念提出后,您最早做的工作是什么?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工作?A: 当然是临床工作。我的科室是外科临床科室,不是科研机构,所以任何时候工作的中心都只能是临床工作。Q: 很多人都知道,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您做了很多基础研究。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基础研究应该是基因或者干细胞之类的研究,您有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A: 早期我并没有打算做基础研究工作。我的科室是临床外科,开刀是我的科室生存的根本。但是,随着临床工作的开展,由于我做的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工作,以往没有任何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借鉴,这使我不得不做相关的研究,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然而,基础研究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如果仅仅局限于基因或者干细胞之类的研究就太狭隘了。那样的研究对我的手术没有任何帮助,所以我绝对不可能去做那样的工作。Q: 您认为外科医生做基因方面的研究合适吗?A: 很不合适。外科医生的本职工作是开刀,把手术做好才是外科医生应该做的正经事。如果要做基础研究,也一定要围绕手术去展开,而不能偏离手术这个主题。基因是怎样的概念呢?在我的眼里,那几乎是一个永远都与手术无关的东西。外科医生不好好开刀却去干那样的事情,毫不客气地说,那就是不务正业。如果有外科医生想做辩解,认为那样的工作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的话,我倒是觉得他们根本不应该当外科医生,而应该改行当专门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那群人才最适合研究基因,外科医生不适合。Q: 您认为外科医生最应该做的工作是什么?A: 外科医生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是因为他从事的工作是外科专业。外科与其他专业本质的差异就是开刀。用手术刀解除病人的痛苦,是外科医生的本职工作,因此开刀才是外科医生最应该做的工作。如果外科医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开刀之外的事情上的话,可以肯定地说,他一定不是个好的外科医生。Q: 很多人都知道,您是一个非常看中手术的专家,您觉得手术的精髓是什么?A: 外科医生的工作应该是一门职业或者行当,这样的行当与三百六十行中的其他行当没有本质的不同。比如修鞋师傅,修车师傅,剃头师傅,木匠师傅,大家的工作都有相同的性质。你说修鞋这个工作的精髓是什么?非常清楚,就是手艺。修车也一样,精髓同样是师傅的手艺。再看外科医生,开刀的时候如果手艺不行,分分钟会开出事故来,甚至可能要了患者的性命。如果开刀总是出事的话,肯定就不是合格的外科医生了。所以手术的精髓是什么?就是手艺,它是外科医生水平的标志。Q: 您经常会提到手艺,您所说的手艺与传统意义上的手艺有什么不同?
A: 没有任何不同。我理解的手艺就是技术或者技艺,是手艺人真正的本领。外科医生其实也是手艺人,既然是手艺人,就应该好好掌握开刀的手艺。手艺不好,开刀的水平就会很差,就很难去治病救人,就不会成为一名好的外科医生。所以说,外科医生的手艺与其他任何一种手艺人的手艺完全一样,那是对外科医生起码的要求,也是对手艺这种概念的尊重。Q: 您怎么看手术匠这个称谓?A:最早听说这个词汇是在大学时,那是个贬义词。后来在很多场合听说这个词汇时,也都是一样的含义,没有任何褒义成分。大家提起这个词汇时想表达的意思大概是,这个医生只会开刀,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不懂得著书立说,不会做科研,不会写文章,不会做学问。总之,大家对这个称谓如此不屑的原因是,这个词汇描绘的那些人几乎相当于手术台上的粗人,所以这个词汇一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称谓。近年来,随着医疗系统对科研的重视,很多擅长做科研的人生脱颖而出,成了医院里名利双收的人,成了医院里各种场合褒奖的对象。相比之下,那些只会开刀的人的名声会越来越差,因此手术匠的名声也越来越不好。这成了当今医院里十分奇特的景象。但是,我不赞同这样的看法。每一个外科医生都受过正规的教育,大家都是读书人,都是知识分子,没有任何一个外科医生是真正的粗人。而从工作的性质上看,既然选择了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当然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是任何一个职业都应该有的起码要求。那些被称谓手术匠的医生之所以被人鄙视,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过多地把精力放到手术之外的事情上而已。严格地说,手术之外的事情都是外科医生分外的事情。既然是分外之事,为什么一定要求外科医生做呢?我倒是认为,如果外科医生不专心开刀而每天忙于其他事情的话,不仅不应该褒奖,反而应该批判才对。那是一种不正之风,我个人对那样的行为极其鄙视。所以,我的观点与众人的观点完全不同,我非常赞赏那些手术匠们,且一直坚定地认为,他们才是最合格的外科医生。Q: 听说您写了一本书,好像是关于手术匠的。能简单介绍一下吗?A: 没错,我写了一本书,题目叫《手术与手艺:我的外科生涯》。原来的题目并不是这个题目,而是《王文林是一个手术匠》。书稿交给编辑时,他非常欣赏这个题目,但等到有关部门审查时,认为这个题目不合适,他们把手术匠理解成了工匠精神的工匠了,以为我是王婆卖瓜,不同意我这样的“自我表扬”的行为,逼着我改书名,于是便有了现在的书名。像我原来的书名所言,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这个圈子里始终被大家不屑或者鄙视的那种手术匠。但我不会觉得丢人。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创业,一直在为科室的几十号人找出路,一直在做别人不曾做的工作,因此,我不可能去做与开刀无关的工作。开刀是我的科室立科之本,也是我自己当外科医生的本钱。这些年来如果不是专心开刀的话,我的科室连生存都困难,更不要说开创新的外科专业了。我写的这本书主要介绍的就是我围绕开刀这件事情做的工作,是一个工作总结。但改了名字后,似乎成了一部传记。不过这样的理解也没有不妥,因为书中介绍了我经历的很多事情,当然,书的主题始终是我开刀的故事,应该是这么多年我开刀故事的总结吧。Q: 这本书有没有对您开创的胸壁外科相关的事情做些介绍?A: 这样的介绍是少不了的。这些年来,我做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胸壁外科。从2008年提出胸壁外科的概念,到2018年建立第一个胸壁外科,到2019年建立中国胸壁外科联盟,再到2023年初成立第一家胸壁外科专科医院,所有的工作都与胸壁外科相关,而其主题从来没有偏离过开刀这件事,所以这些事情自然会成为书的内容。Q: 除了这本书之外,我听说您还同期出版了另外两本专著,被称为胸壁外科三部曲,你能介绍一下另外两本专著的情况吗?A: 是的,我同期还出版了另外两本专著。一本是《胸壁外科学》,另一本是《胸壁外科的极简法则》。《胸壁外科学》是胸壁外科这个专业的第一部纲领性著作,是对这个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全面系统的介绍与总结。很多年前开始,我就对这个专业的很多理论进行过研究,陆续发表过很多相关的文章。这本书可以说是对以前我发表的那些文章的总结。当然,书中又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手术案例和手术技术的东西。这本书差不多有一百万字,由我自己独立完成。写得非常辛苦,但书出来了,我感到很欣慰。《胸壁外科的极简法则》是我对胸壁外科手术技术的体会和理解,也可以说是手术经验的总结。这两本书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对胸壁外科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做了介绍,因此两本书都是这个专业重要的著作。《手术与手艺: 我的外科生涯》主要是讲故事,是用相对通俗的叙述介绍与胸壁外科相关的故事或者经历,因此可以与上述两本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本书从不同角度或者纬度介绍胸壁外科,使介绍的内容更丰满,更有血有肉,更便于理解。这也是我同时撰写这三本书的初衷。
Q: 您一直非常赞赏手术匠的行为,且对那些不专心手术的行为非常鄙视。您除了开刀其实也在做开刀之外的事情,比如您写的这三本书。您认为您的这些行为与您说的手术匠的称谓有矛盾吗?A: 没有任何矛盾。我提倡的手术匠其实并不是那种不动脑子只动手的外科医生,那样的医生连一个合格的医生都够不上。这其实与其他行当的手艺人一样,动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动脑子。只有善于动脑子,才能心灵手巧,才能拥有好手艺。我说的手术匠,是那种有想法会思考的外科医生。他们没有随波逐流,没有把精力用于追名逐利,去做那些与手术无关的事情。他们没有去搞干细胞,搞基因,没有去编造文章,编造课题。他们即便做了其他的工作,也与手术相关,所以这样的医生同样是值得敬重的手术匠。这些年来,我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刀,但开刀的时候我并没有停止思考,而我思考的所有问题全部都是开刀的事情。所以说,当我把我思考的与开刀相关的事情写出来的时候,我并没有不务正业,我其实依然在做与开刀相关的事情,只不过是有关开刀理论方面的事情罢了。这样的事情是外科医生份内的事情,与如今圈子里大肆流行的其他事情完全不同。Q: 您认为手术匠与工匠精神有关联吗?为什么很多医生都愿意当工匠,却不想被称为手术匠?A: 手术匠一直是个不好的称谓,但从本质上讲,他们身上体现的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这些年来一直在提倡的模范精神,是媒体和社会都在褒奖的好的精神。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大家当然都想被认为拥有这样的精神。但是,手术匠这个词早已被圈子里的人用坏了。而如今医院里流行的浮夸和弄虚作假的丑恶习气进一步将手术匠定义为恶名,所以说,即便医生们纷纷想当工匠,也不愿意被称为手术匠,那会让大家感觉受了鄙视或者侮辱。Q: 您那本书的原名为《王文林是个手术匠》。您为什么要认领手术匠这个恶名呢?
A: 这些年来我做的工作可以说与圈子里流行的事情合格不入。我反感外科医生花大量精力去写SCI,反感外科医生去绞尽脑汁写国自然,反感外科医生做那些与手术无关的所谓科研。当我不做这些事情时,每年的科研奖励就不会有我的份,提前晋职晋升也不会有我的份,各种先进模范同样不会有我的份,我实际上就是人们心中那种只会开刀的粗人,也就是手术匠。我知道不少同事在背后就是这么称我的。既然如此,我如果不认领这个恶名,真的对不起那些人的良苦用心。但我的看法与他们不同,他们鄙视的,恰好是我喜欢的。我自动认领了,倒也是皆大欢喜。我不想得罪那些鄙视我的人。Q: 如今整个社会都在狂热地追捧SCI,但您却特别反感这个东西,您觉得这东西真的不好吗?A: SCI只是个载体而已,从本质上说,它与所有公开的传媒载体没有任何不同。不能说,一个技术发表在SCI上就一定有价值。好的有价值的成果,即便发表在最普通的报纸甚至自媒体平台上,都一样有价值。可悲的是,SCI这个东西被无形的力量绑架了,以至于知识分子彻底沦为SCI的奴隶,大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便是如今狂热追逐SCI的本质。我是一个外科医生,我有很多的宝贵的经验、体会、技术和案例,我希望与同行分享,我也写SCI,但我从来不会为标榜自己发表了SCI文章而去写。我更愿意把我的文章放在最普通的杂志上。我发表的目的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技术,让世人知道那是我的原创,那便足矣。我的很多原创的技术都发表在这样的杂志上,从来没有因为杂志不是SCI而影响过那些技术的影响力。所以,我非常不赞成那些连刀都开不好却天天绞尽脑汁编撰SCI的行为。Q: 您怎么看外科医生SCI的造假行为?A: 我说了,SCI是个载体,只要有好的技术,写SCI并无不妥。但是,如今的很多外科医生写SCI时已经完全背离了技术的根本,他们只是想写SCI而已,从来不顾忌写的内容是不是手术技术。当医院为了各种排名而鼓励医生们写SCI时,医生的胆子就会大起来,多么离谱的内容都敢发到SCI上。当然,如今最可怕的行为是直接造假,或者干脆买文章充数。这样的行为已经非常非常普遍。医院领导知道大家在造假,医生也知道领导知道自己造假,但大家依然在心安理得地胆大妄为地造假。这样的行为好吗?当然不好。但当这样的行为可能给医院和个人带来利益和实惠时,很多领导甚至会鼓励自己的医生造假。当SCI已经烂成这个样子的时候,如果依然有领导和医生热捧这样的东西的话,真的是无语了。这也许就叫做疯狂吧。当有的外科医生动辄发表数百篇的SCI文章时,我总在想,这样的人难道不担心将来有人会认真审查他们的文章吗?
Q: 您这样的观点我也听说过。但大的气候如此,要想改变如今的现状可能有很大困难。您觉得怎样才能让外科医生回归到手术这个主题?A: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我觉得非常非常困难。但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医生自己的觉悟。非常遗憾,觉悟的可能虽然有,如果种种现状不改变,这种可能性又微乎其微,所以这是个令人绝望的事情。Q: 非常理解您的无奈,我也了解到,其实没有哪个外科医生想把精力放到开刀之外的事情上,但现实有很多的设定,所以医生做那样的事情时也会很无奈。那么要想有所回归,确实需要漫长的路要走。这些年来,您能义无反顾地坚守于手术这个阵地,显得难能可贵。我知道,您受过很好的教育,有博士学位,做过博士后工作,如果论写SCI,您可能会写出很多所谓的成绩。但您选择的却是完全相反的路子。您有没有后悔过您的选择?A: 如果我不是科室主任,不需要为科室几十号人的前途负责任,我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设计成另外的样子,我可能也会像很多其他的同行那样,做很多与手术无关的事情,那样一定会让自己获得很多的实惠。但是,我不是一般的医生,我是科室主任。在我接手这个科室之初,我的科室一片空白,我如果不把手术做好而专门去写SCI或者搞所谓的科研的话,我的科室也许连一个病人都不会有。我的身份特殊,我有太多的责任,所以我不得不靠实力去开展业务,而对于外科科室来说,实力只能是手术,搞SCI和所谓的科研几乎就是搞笑。领导们也许喜欢搞笑,但患者不喜欢,患者看中的只有外科医生的手艺。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我不想过多地批评那些搞SCI的同行们。他们与我的身份不同,处境也不同,他们不需要操心科室的前途与命运,不需要为几十号人的利益操心,于是把手术之外的东西搞得有声有色,也算是情理中的事情。我没有那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我身不由己,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我从骨子里厌恶那样的行为。我始终认为,外科医生如果总想着靠那样的捷径上位的话,是可耻的。尤其对于那些编造文章,买文章,或者让自己的学生写文章的高人来说,不管他们多么成功,我都不觉得他们是好的外科医生。我走的路子与别人不相同,我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Q: 写SCI可以给医生带来太多的名利,很多医生靠这样的东西当了著名专家,当了领导,获得了很多的奖励,拥有了很多的头衔。在多数人眼里,他们是非常成功的人士。您放弃了这种获取名利的捷径,却选择了最不被人看好的开刀工作。您觉得开刀也会有成就感吗?A: 开刀的结果是治病救人。当一个个鲜活的忍受病痛折磨的生命因为我的手艺而重获新生时,那种成就感是他人体会不到的。我喜欢那样的感觉。尤其对于我这个专业来说,比如说各种胸壁畸形病人,术前他们的胸壁奇形怪状,非常难看,而经过我的手术后,形状马上变得完全正常。那种成就感非常强烈也非常震撼,要比写一篇SCI厉害得多。我喜欢那样的感觉。Q: 您有没有最让您感到骄傲的手术?A: 这些年来,我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以往没有人做过的。比如桶状胸的微创手术,直到今天为止,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会做,我已经完成了一百多台这样的手术,我的病人来自世界各地,这样的手术就让我非常骄傲。再比如Wenlin胸手术,这种病人本身非常罕见,有作者做过统计,全球所有文献报道的总病人数量加起来都不超过100例。但我自己完成的手术数量就早已经超过了100例,且我设计的方法是目前唯一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我为我完成的这些手术而骄傲。还有鸡胸的微创手术。其他作者做的手术都是反Nuss手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手术,效果也不确定,我设计的手术是一种极其简单且有效的手术,即Wenlin手术,这个手术如今已经风靡全国,成了治疗鸡胸的最佳术式。最让我骄傲的手术是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手术。这个疾病极其罕见,也极其凶险,国外只有个位数的医生做过这个手术,且手术全是个案报道,总量也不超过十例。而我自己完成的总手术量已经达到43例。我的手术数量全球第一,而且手术方法也最成熟。这无疑都是让我骄傲的手术。最近我还完成了一例非常特殊病人的手术,他来自美国,32岁,男性,是一名护士,他的原发病是漏斗胸,曾在美国最顶级的医院接受三次手术都失败,最终来到我的科室接受手术。我为他做了第四次手术,手术非常成功。美国的这个医院不仅在美国出名,在全球都是公认的最好的医院,而接诊他们医院手术失败的病人已经是第二次。这些手术都不能不让我感到骄傲。Q: 很多人都知道,您还发明了很多著名的手术,其中最著名的手术叫Wang手术,据说是一种革命性的手术。那是一种怎样的手术?您感到自豪吗?A: Wang手术是针对漏斗胸这种畸形设计的手术。漏斗胸是一种常见的胸廓畸形,以往最流行的手术是美国医生设计的Nuss手术。这种手术虽有一定的优点,却有更多的缺陷,有些缺陷甚至是致命的。比如对心脏可能造成的伤害,万一发生的话,患者可能在手术台上毙命。为了消除这些缺陷,全世界的医生都在做技术的改良。但是,只要不改变手术的基本原理,任何改良都不可能彻底消除缺陷。我自己对这个手术做了大量研究后,由于充分认识到了缺陷的根源,因此不再寄托于手术的改良,而直接想到了摒弃这种手术后去设计新手术。经过大量的技术攻关后,新的手术最终设计出来,这便是Wang手术。从操作原理上看,这个手术与Nuss手术完全不同,是从几乎完全相反的角度设计的手术。这个手术针对Nuss手术的缺陷而设计,因此彻底克服了Nuss手术的所有缺陷,最终成了一个极其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手术。这个手术公布后,由于具有明确的优越性,很快风靡全国。该手术于2018年公布,到了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该手术收录于《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当中,这说明该手术得到了国家官方最权威的认可。这个手术是这个名录中唯一一个用中国医生名字命名的手术。这样的结果让我受宠若惊,全国有那么多的外科医生,唯独把我名字命名的手术收录其中。如果我不感到自豪的话,相当于不配合官方的工作,那就太不应该了。所以我这里再强调一遍,我感到非常自豪。Q: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您真的太成功了。我都为您感到骄傲。不过我想,作为中国胸壁外科的创始人,您做的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都值得您自豪。我在想,您是怎么做到的?A: 回顾这些年我走过的路,我会有很多的感触。有人说我做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情。很多时候我并没有感觉这件事情多么伟大。相反,我会觉得这本来就是件小事情。我做的事情只是开刀而已,我一直没有太大的抱负或者野心,我只是想把刀开好。只不过我太专心做这件小事了,最终这件事情竟然慢慢显得大了起来。Q: 通过与您的交流,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终于知道了您成功的秘诀。您所有的成功其实都源于您对手术的执着,都来源于您对手艺的痴迷。您会不会因为没完没了地研究手术或者手艺的事情而感到厌倦、疲惫,或者感到无聊?A: 当然不会,相反,我会上瘾,会觉得有很多的乐趣。这里举个例子,关于固定钢板的技术。以前固定钢板的技术五花八门,这些技术都很复杂,很繁琐,而且有很多的弊端。很早我就发现了这些弊端,于是便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新的固定方法。没有找到方法前,我非常渴望攻克难关,所以从来不会觉得无聊,更不会觉得厌倦,相反,我会有很强烈的愿望去解决这个难题。后来终于想出了第一步,我一下子有了更大的信心,于是更不会觉得无聊。当我一步步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最终使这个技术被全国无数个医生拿去使用时,我看到了我的工作的价值,我感到非常欣慰。那个技术叫固定钢板的Wang技术(Wang Technique),设计非常巧妙,极其简单,使原本非常复杂的操作彻底简化。由此推动了整个胸廓畸形手术的进步。对于这个技术,我一直非常清楚它的意义,所以对它的研究让我一直很用心,从来不会觉得无聊,也不可能感到疲惫和厌倦。
Q: 与您聊了这么多,让我对您的理念和工作有了真正的了解。您做的工作让我感到震撼,我觉得您配得上手术匠这个称谓。如果说医疗圈子里这个称谓是贬义词的话,因为您的工作,将使这个词汇彻底转变为褒义词。衷心地祝福您,也希望在您的精神和事迹的感召下,有更多的外科医生回归到开刀这个根本,好好练技术,练手艺,实实在在地做好本职工作,让更多的患者消除痛苦,获得健康生活。A: 感谢您对我工作的认可。但愿外科医生都能向本职工作回归,开好刀,练好手艺,不再鄙视手术匠,争做真正的手艺人。
(记者,黎春鉴,原文转自《医学科技之声》 2024-02-08,原文标题:【对话】中国胸壁外科创始人王文林: 外科医生的手术与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