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偏僻,破破烂烂,但一天到晚排队,这种赚钱机器需要里应外合

开店的笔记 2025-04-01 21:11:23

去了柳州,螺蛳粉是必须要吃的。龙老板说要带我们去一家她从小吃到大的粉店。这家店的味道是比较地道的,和小时候不一样的是,这个店现在可火了,一天到晚排队,饭点排队一两小时是常有的事。

去之前,我们吃了中午饭,刻意避开那时的高峰,但到那里时,依旧是长长的队伍。

下面这个图是下午3点左右拍的:

我们离开的时候大约4点,依然是这么长的队伍。

为啥我称它为神店?

因为她的位置太差了,是在一个小区里面,不是商场,也不临街,店铺也很小,装修也很旧,卫生服务也一般,但这些都拦不住顾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排队。

这种店怎么火起来的?

你的答案也许是产品特别好吧,要不然各个都奔他家去,大家可不傻。

你还别说,人往往这就是这时候犯傻。看到别人排队,也跟着排队,看着别人说好吃,也理所当然认为好吃,看别人推荐这里,就毫不怀疑的往这里去。从众,几乎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习惯,管你多会独立思考,多能特立独行,大家到一个地方找吃的,依然主要看别人推荐或者看店铺生意好坏。在一个螺蛳粉遍地的地方,味道比他家好的一定还很多。

既然跟产品的关系不大,那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呢?

这需要里应外合。

首先,需要第一个“里应”。

需要这个店有一定的底子,产品一定也很不错。产品不错,有几层含义:味道口味大众,找到了味道的最大公约数;产品品质稳定,不会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产品性价比高,性价比高,受众才广,排队才有可能。

有了这几个就差不多了,如果还要加,顶多再个:开店时间长,越久越好,有历史才有故事。

其次,需要第一个“外合”。

需要一个强大外力助推。也许是某个电视台采访过,也许是某次政府部门背书过,也许是某些大网红打卡过,也许是老板做过某件事情,广为人知,一度成为新闻,或者搞过一次大力度的营销推广。

这种排队的店,这种强大的外力必不可少,一个大网红还不行,需要多个,连续一段时间打卡,大网红带动小网红,小网红带动各路打卡博主前去探访,带来泼天流量,直到门店天天排队

再次,需要第二个“里应”。

面对泼天的富贵,老板要能接得住:产品要一如既往得好,一如既往的稳定,不能因为顾客多了就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产品出品要加快,这时候,营业额的天花板就是自己的出品速度,速度上去了,营业额就上去了。速度越快,顾客也越满意。还有,不能加价,或者加价太明显。

接着需要第二“外合”。

第二个“里”做到位了,顾客评价自然不错。顾客在这种场景下极容易发圈打卡种草。排队越长越好,排队时间越久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普通顾客也会拿起手机拍照发圈,发各种社交媒体,进而带来更多流量,更长的排队,流量带来更多的流量,形成一个正反馈加强。

最后,还需要第三个“里应”。

老板一定要忍住开分店的欲望,因为开分店会产生两个巨大的弊端:第一是稀缺效应会立刻消失,有分店了,有一部分顾客不想排队,就会去分店,老店排队就少了,或者不排队了,前面说的流量正反馈加强链路就断了;第二,开分店,管理难度就上升,老板分身乏术,品质大概率就下降,顾客评价就会变差,坏口碑会越来越多。这两个因素一叠加,一个排队的网红店可能很快会消失。

明星之所以很红,那是因为她/他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才是这种赚钱机器的本质。武汉有好几家这样的店铺,门口和店里面到处都写着“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就是在告诉顾客,我是独一无二的。

普通人,开这样一个店,足够了。

0 阅读:15

开店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