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港股上市公司中银航空租赁发布了一则购买飞机的公告。
根据公告,中银航空租赁已与波音公司达成协议,购买50架后者生产的波音737-8飞机,计划交付日期直至2031年。

值得注意的是中银航空租赁是正儿八经的央企子公司。
早在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便成功收购了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后者成为中国银行旗下的国有资产并改名为中银航空租赁有限公司。而根据公司前不久刚披露的2024年度全年业绩公告显示,中国银行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投资和Sky Splendor Limited持有中银航空租赁多达70%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中银航空租赁均是国有控股企业,只不过注册地在新加坡而已。

既然是央企子公司、国有控股企业,为何中银航空租赁要从美国军工企业波音那里采购民航客机呢?更何况咱们有自己的国产大飞机C919,为什么要给美国公司“送钱”呢?
究其原因,不是中银航空租赁不愿意支持C919,而是目前国产大飞机的产能实在是跟不上航司们对民航大飞机的需求。
其实,在披露购买50架波音飞机的同一天,中银航空租赁还公布了另外一项购买飞机计划。公司已经与空客签订协议,向其订购70架A320NEO系列飞机。换言之,一天之内总共购买了120架飞机。

此外,去年11月、今年2月,中银航空租赁分别购置了14架和5架波音737-8飞机。与3月末的购置累加在一起,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一共买了139架飞机,其中69架是美国波音公司的产品、70架由法国空客公司生产。
这些飞机的交付时间最早是今年,最晚要到2031年,之所以提前下单是因为市场上的买家太多,而商用大型客机的产能实在是跟不上。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波音和空客积压的飞机订单分别达到了6188架和8579架,两大飞机制造寡头总共欠了全球航空公司近1.5万架飞机,哪怕之后不再增加订单也要等到2030年之后才能交付完毕。对中银航空租赁来说,现在不下单,以后就算愿意花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买到成品大型客机了。

C919的产能如何呢?自首飞至2025年2月一共交付了16架。是的,你没看错,几年下来一共只交付了16架C919大飞机,还是在2024年下半年交付明显提速的情况实现的。
当然,今年起国产大飞机的交付速度将得到极大提升。根据制造商中国商飞的消息,此前预计2025年交付目标是50架,现在已提升至75架,而2026年预计的产能可以到100架,2027年达到150架,2029年则争取实现年产200架的目标。
不过,即便能够按照这一计划不断提高产能,到2029年底累计交付数也就是500架左右,而目前C919的订单数将近1500架,供需之间依然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因此,中银航空租赁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波音和空客的产品,实际上其它航空公司或飞机租赁公司也是如此。购买空客甚至是波音生产的飞机与是不是央国企无关,没有更多的选择,哪怕是与美国关系不太好的国家,想要发展民航也只能从这两家西方飞机制造公司里选。
什么时候情况能发生质的变化呢?只要等咱们的C919产能拉上去后才有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到了那时国内企业就能更多选择中国商飞制造的飞机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产大飞机的当务之急并非获得欧美航线的通行证,而是提高生产效率,尽快交付更多的大飞机。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自媒体小编在炒作
C919出货量太低,拿不到手。
尽量不要坐美国飞机,容易掉[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