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斗笠是农业社会生活必需品,既遮阳,又挡雨。斗笠浸过桐油,不进雨水。农民下田劳动,出行,进城,都要戴上斗笠,就像现代人离不开手机一样。
有民谣唱道:“襄河(汉江)府水弯又弯, 弯了黄陂弯汉川, 若问船家哪里来?只见斗笠不见衫。尖黄陂, 绞孝感, 又尖又绞是汉川。” 这首民谣流传较广,本来这是旧时汉口人说黄陂、孝感、汉川三地所戴斗笠的特征:黄陂斗笠做了尖顶;孝感斗笠没尖顶,但四周绞了边;汉川斗笠制作综合了黄陂、孝感两地优点,既做尖顶又绞了边。
清代初年,在黄陂孝感两县交界的界河边,有一家篾匠铺的两个同岁的同门师兄弟篾匠,他们的父亲也同岁。这两个篾匠一个是黄陂人,一个是孝感人,他们不仅技艺精湛,也都是三乡四邻出了名的孝子。
有一天,当师兄弟看到在黄陂到孝感的路上,朝廷官员鸣锣开道,头戴红顶官帽的官员耀武扬威,别具一格。他们对官帽产生好奇,均想试做一顶类似的帽子,作为孝敬即将年满六十的父亲的寿庆礼物。
于是,两个篾匠就来一场比赛,开始试做。他们经过劈、刮、编、刹口、铺、锁口,缠顶多道工序,黄陂篾匠终于做成了一顶圆不圆,扁不扁,草帽不像草帽,官帽不像官帽的只有尖顶,没有绞边的斗笠;而孝感篾匠做成不是尖顶,而是圆顶,且有绞边的斗笠。
后经过反复改进,他们将斗笠做成对径为一尺五寸左右,每个由九片篾逐渐变成十一片篾或二十片篾的斗笠。但经过下雨天试戴发现,因斗笠的中间只有一层牛皮纸,一场雨下来就湿透了。既然斗笠是用竹子做的,夹层何不用竹叶代替牛皮纸呢?于是,他们就用竹叶代替牛皮纸。这样,一顶完整的斗笠终于大功告成了。
由于这对师兄弟所做的斗笠优于草帽,既能遮蔽太阳,又能挡风雨,很受民众欢迎,纷纷前来定制,一时间生意红火。两地县官见两个家庭的老人培养了两个孝顺与能干的儿子,特地授予他们“孝廉”的称号。
其实斗笠起源于汉代,兴盛于明清。相传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廷礼仪。他回乡省亲返京,将中方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乾隆皇帝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清朝贡品,声名鹊起。中方斗笠属纯手工编制,用材以水竹为主,具有环保、新颖、美观、时尚的特点和防晒、隔热、防雨、耐用等多种功能,不仅是遮阳挡雨的劳动保护工具,更是赏心悦目的挂件饰品。
我们现在看到的斗笠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斗笠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
黄陂作家任茂华在《湖光山色》一书中提到,李集街方安集村的人非常会做生意。尖黄陂指的是方安一带。方安集是雍正二年(1724年)建街,至今已有300年历史。
这里的人工巧匠首先是要破竹剖篾。将数年生的老毛竹砍来,剔去竹枝,用篾刀将竹干破开,剖成筷状的竹条,然后慢慢剥离开青黄层,竹青层部分比较坚韧,竹黄层部分则较为松脆,手艺人在剖竹时要注意分别对待。
将青黄篾细心地剖离成很薄的竹篾,再用篾刀将篾条刮光滑,就能开始编织斗笠了。在剖竹时两眼盯着竹节,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竹篾的一端,右手操刀,将竹篾剖分开后,退一退刀,再用力将刀滑向箨环,以成势如破竹之态。这里的篾匠还编制竹椅、箩筐、簸箕等更多的竹制品,以满足农民们的生活需要。
照片均来自网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如今穿蓑衣戴斗笠的农民渐渐少了许多,现在的方安集村人制作斗笠的人也少了,但这样的农业生活的用品,还是必要的。我在湖北蕲春当知青时,在湖北当阳带知青时,都在农业劳动中使用蓑衣斗笠。
人类的进步是从蓑衣斗笠走过来的,是与大自然恶劣环境斗争走过来的,怀旧之情,人皆有之,但并不是一味守旧,而是不忘民族的文化遗产,使文化底蕴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以之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