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汉|南岸嘴开发时莫忘了高公桥

人文历史武汉 2024-09-25 13:05:39

原创 牛新民

在武汉,人们都习惯把长江、汉水交汇处称作南岸嘴。之所以这么称呼,一是它在汉水之南,而更主要的是,汉水在此处转了一个反“Z”字弯汇入长江,其夹角形成的一片陆地,也酷似一鸟喙。但是,因地处江汉要冲,历受水患威胁,故一直发展变化不大。

2000年,武汉市政府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拆除此片所有老旧建筑,利用两江相会的地理优势,将此处打造成为能与德国科布伦茨市“德国角”媲美的“中国角”,并面向世界征集南岸嘴地区的规划设计方案。但或是因各种方案还不成熟,或是因资金来源未决、拆迁需以时日等原因,一阵电闪雷鸣后,雨点却始终未落下来。时至今日,此处仅略作平整,暂称为南岸嘴公园,仍待字闺中。

当然,此等大事,确实需要慎之又慎。

不过我想,在众多设计方案中,可否考虑发掘一下该地区的历史人文地理遗迹,做一些小景点呢?比如,整修一下长江边当年汉阳铁厂的电起重码头,择适宜地方塑一尊张之洞铜像呢?另外,据知高公桥还在,只是掩埋于地下面约80公分处。可否挖出修复展示呢?

提到高公街、高公桥,武汉人可能多有耳闻,但却不知其址。关于此处的故事,网友李金文老师 (网名汉阳老三,已故)多有撰文。今再结合地方志所述,简短作一介绍。

明代成化年间,因大水,原迴旋于汉口中心的汉水来了一次截弯取直的改道,汉水入江口重新洗牌,并从此固定下来。且不说改道之前汉水究竟如何走向,但从明代后的文献、地方志、地图中,则可大至了解此后水道的一些变化。

如从明清地图中可知,在汉水南侧今黑山、梅子山、龟山东侧,原有一湖,名月湖,湖东端与长江相临。笔者估计,此湖或为某个历史时期的一条汉水入江故道,后来汉水稍作北移,从今龙王庙一带入江,而故道渐成一长条状湖—月湖。只是今月湖多已被隔断、填没。

明正德年间(1506-1521),为防止江水倒灌入月湖,也为了方便行人去南岸嘴和渡汉水去汉口,知县蔡钦从今晴川阁铁门关起,到汉水南岸集家嘴码头的“汉水亭”之间修筑了一道堤,称作免溺堤。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汉阳郡守王宗本又修复桥、堤,故人称称王公桥、王公堤。又因堤上遍植杨柳,故后又称杨柳堤。再据旧志载,此堤历史上多有修复,堤上还有过免溺桥、段家桥等桥名,只是不知与后来的高公桥有无关系。

清雍正十年(1732年),汉阳郡守高纲并与绅士甘昌祺捐资,在杨柳堤上修了座带凉亭的小桥,人称高公桥。若撇开与前桥是否有关系不论,此桥至少为清雍正十年所建,当远早于汉口的保寿硚。

至清末以来,特别是张之洞开办汉阳铁厂后,南岸嘴发展始速,这里已成为居民区。原来的长堤已成街道,桥北称高公街,桥南为关外正街(今北段为高公桥街,南段为滨江大道),而高公桥也渐渐被掩没,不见踪影。但在英摄影家约翰·汤姆森1872年一幅照中,还可较清楚的看到高公桥:单孔平桥,桥不太长。

而在近期,又发现了一幅比利时医生菲利普·斯普鲁伊特1900年前后拍的高公桥照片,虽不是全景,但可见桥上覆一小屋,两端为拱形门洞,门洞上方嵌有“古高公硚”四字门额。(见《武汉晚清影像》)

此照晚于前照。但上有桥廊房,似为在原平桥之上加建廊房,以求复其古貌?

另外,据李老师述,其父生前曾见过此桥:“父亲在世时回忆,他做小伢的时节曾见过高公桥。桥下早不见流水,桥两边的地面年年都在长高。伴随高公桥这一带的人口巨增,1931年发的大水,这高公桥硬是被挤到地下面去了” “桥长约四丈有余,桥顶离水面高不过一丈五尺,桥洞宽一丈有余,桥上面建有八根立柱,用杉木连接,并盖有布瓦,柱下端接着八根花岗石的方柱一边四根,且用竹筒连接”。

依时间推测,李父亲之所见,当为照片中“古高公桥”最后的残存模样。此后,高公桥则功成身退消声匿迹了。

至于高公桥的位置,上世纪80年代,因地下施工曾挖出了高公桥的拱形桥孔,李老师曾见过,说在今一水闸北侧。

笔者从一份1934年的汉阳地图上量得,高公桥址处与长江边原汉阳铁厂电动码头的距离为340米。然后再在谷歌地球图上,自现存砂石码头中心处,以340米距与高公街相交(今仅为一条马路),所得到的高公桥址,基本上与李老师所述的位置相同。

因李老师所说的水闸,当是指道路与防水堤交汇处,能“闸”住水的小土建工程:此路口两旁各有一个混凝土方柱,两柱相对面各有两条竖槽。洪水来时,两柱槽内横向嵌入水泥板,两板间再筑土防渗即可(江边诸码头入口多见有此作法)。而作图的交点,也正好在此“水闸”北侧。

从1934年的地图上还可看出,当年高公桥距岸边尚远。但历经80多年的冲刷崩岸,从卫星图上量得,今桥址距岸边已不足100米了。

说到此,不由又想到旧地图中在高公桥东北还有一座品子桥(在一幅晚清图上标作大清桥)。据《大别山志》记:“品字桥在晴川阁北。雍正十年,里民公建”。笔者也以几份历史地图相互比照,估其就在1934年图上的品字街与渣砖厂(小月湖) 东北角相交处。从而可在卫星图上确定今大至位置。

笔者认为,从所估计的高公桥、品字桥的位置看,这两个桥都靠近岸边,若南岸嘴开发,两桥对其它建筑影响也不会大。若以后能够发现,望能予以就地恢复保护,也能使人们在浏览武汉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的雄姿之时,可以再去回味一下历史的沧桑巨变。

让我们共同关注此事!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口 一元路德国领事馆和德华银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