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资阳、简阳、宜宾)
德阳市,唐之德阳县乃取汉德阳县,故名。据《蜀中广记》卷51《蜀郡县古今通释》称:德阳“以德水之阳也”。东汉时,分梓潼县置德阳县,治地在今江油小溪坝,是德阳得名之始。
旌阳区,旌阳区是由德阳县、德阳市市中区沿革而来。
广汉市,《大明一统名胜志·四川名胜志》卷8汉州:“释名:广,大也,言能广大汉业也。”
什邡市,《蜀中名胜记》:“古碑云,江水出高境关大郎庙前始大放,分流十之”。又云:“自章山内合五溪,而总名洛江,出章山分洛江为十河,县之名即由此起也。”又称雍城、汁方、十方、汁防。
绵竹市,西汉高祖六年置绵竹县,因有连绵不绝的竹子得名。
中江县,以古中水(今罗江)而得名。
罗江县,以罗江而得名。又称万安。
———————————————————————————————————————
广元市,《郡县释名》四川卷上称:“汉属广汉郡,元名广元路,后改名府。以元人置府,故曰广元,犹汉言广汉也。”元置广元路。取扩充元朝疆土之意。明置县。一说以土地广大为名,取广为阔,“元”为大之意。一说元初用兵四川,而取“广找元路”之意。又称利州。
利州区,以古利州得名。
昭化区,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以宋太祖钦赐“昭示皇恩,以化万民”之意改为昭化县,昭化之名得于此,2013年3月元坝区更名为昭化区。
朝天区,相传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而奔蜀,各州县曾在此迎驾,称“朝见天子”,故名“朝天”,引申为“朝天向上”之意。
旺苍县,1945年正式建县,因治所设于旺苍坝,故名旺苍县。蒲孝荣《四川各市县名称由来》说:旺苍县“地名旺苍坝,因县四面皆山,其中地势坦平,有宋江和黄洋水环绕其间,四时登眺,望之苍然。又昔时文人以望苍四时,有兴旺之义,故名旺苍”。
青川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青川溪“府东一百二十里。源出西蕃界,经青川所,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青川县因青川溪而得名。
剑阁县,《元和郡县志》卷33保宁府下剑州:“取剑阁为名也。”又称剑州、剑门。
苍溪县,西晋太康中(280—289年),从阆中分置苍溪县,治地嘉陵江河口县坝,因地处苍溪谷而得名。《太平寰宇记》卷86阆州苍溪县:“因县界苍溪谷为名。”《郡县释名》四川卷上:“邑志云,古柏曰苍,涧水曰溪,县治城壕即曲肘溪,多古柏苍然,故名苍溪。”又称汉昌。
———————————————————————————————————————
遂宁市,《大明一统名胜志·四川名胜志》卷15:遂宁县“东晋置郡曰遂宁,以其遂宁兹土也”。今市沿遂宁郡为名。又称斗城。
船山区,以清代张船山命名。
安居区,建德四年(575年),增置安居郡和柔刚县,开皇十三年(593年),改柔刚县名安居县,隶属普州,县治所如前。以县境内有安居水而得名。
射洪县,西魏恭帝时设射江县,后周改为射洪县。《元和郡县志》卷33梓州射洪县:“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涪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蓬溪县,蓬溪县因倚蓬莱山、芝溪河绕城而过得名。《太平寰宇记》卷87遂州蓬溪县:“取邑内蓬溪为名。”
大英县,因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英卓筒井”和大英场,大英县由此得名。
———————————————————————————————————————
内江市,《元和郡县志》卷31资州内江县:“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于中江水滨置汉安戍,其年改中江县,属资中郡。隋文帝避庙讳,改为内江县。”
市中区,主城区,以位于城市中部得名。
东兴区,以政府驻地东兴镇得名。
资中县,《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载:“尧九子名资,封于此,因名山曰资山,水曰资水”。资水即今沱江资阳至内江段,因县位于资水中游,故名资中。又称资州。
隆昌县,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四川巡抚谭纶认为三州县交界地部野寥廓,容易潜藏盗贼,上奏请求划泸州、富顺、荣昌三州县边境交错地方为属地,次年四月获准,隶属叙州府(今宜宾市),命名隆昌县,寄托兴隆吉祥的意思。
威远县,清县志载:“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李雄据蜀,奋武此地,以慑服夷獠”,取“威名远震”(亦说取“威抚远人”)之义得名。又称婆城。
———————————————————————————————————————
乐山市,嘉庆《乐山县志》卷2称:“以县境有至乐山,故名。”
市中区,1985年6月, 撤销内江地区,并设立市中区,为主城区。
沙湾区,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南陵镇没于大水,镇始移于今址,由于在“灵山秀水,沙岸湾环”处建场,故名“沙湾”,沿袭至今。
五通桥区,金水河上修了五栋桥,,所以以前的名字叫的是五栋桥,但是因为这里的人说话口音的关系,演化成了五通桥。
金口河区,因境内金口河得名。
犍[jiān]为县,《水经·延江水注》:“鄨县,故犍为郡治也。县有犍山。”鄨县故治在今贵州遵义市。犍为郡应以犍山为名。后移治僰道,即今四川宜宾市。
井研县,“研井”乃“精井”也。“井研”乃“井精”也,“井研”是对盐井的讴歌和赞美。《元和郡县志》卷33陵州井研县:“隋大业五年(按,当为元年)因井研镇立县,取镇为名。”
夹江县,夏为梁州之域,汉为蜀国之地,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割龙游、平羌二县地于今县城北八里泾上废戍置县,因泾口有“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胜,故名“夹江”,沿用至今。
沐川县,《读史方舆纪要》卷73马湖府沐川长官司:沐川“司北百里。源出彝都山,曲折流至嘉定州犍为县界,入于蜀江,即沐源川矣。唐咸通十年(869年),南诏寇嶲州,既而分兵四出,掩至沐源川,寻渡江陷犍为。乾符初,高骈筑沐源川城,以扼蛮险,皆以此川为名也。志云:川旁有峰崖竦立,如人新沐,故曰沐川”。县以沐川为名。
峨眉山市,以峨眉山得名。《元和郡县志》卷31嘉州峨眉县“峨眉大山在县西七里。《蜀都赋》云:‘抗峨眉于重阻’。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故名。”
峨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地处佛教胜地峨眉山南麓,因而得名。据《峨边概况资料辑要·沿革》引《重庆中国银行峨边调查组报告》称:“本县因在峨眉山旁,故名峨边。”
马边彝族自治县,最初是泛指马湖府安边厅的管辖区,后来,它和“马湖”、“龙湖”这两个概念并用,逐渐具有指代今马边地域的内涵。因此,县的得名是马湖府安边厅的简称。《郡县释名》四川卷下:“(马湖)府三百里外有龙湖,四围皆峻崖,长二十里,广七里,中有堆如螺髻,去大江二里,其水与江水同消长,日夕作潮。相传曾有龙马见于湖,因以名郡。”马边以在马湖府之边而名。
———————————————————————————————————————
资阳市,西汉时设资中县。北周时因县城在资水(今沱江)之北,故称资阳县。
雁江区,沱江生态完美,金雁常住,因而,江称雁江,城叫雁城。
安岳县,北周建德四年(575)置普州及安岳县,州、县同治一城,即今安岳县城,意为安居扵山岳之上。
乐至县,唐武德三年(620年)置县。因县东有乐至池而得名。
———————————————————————————————————————
简阳市,因地处简山之南得名,简山得名于赖简池和赖简山,赖简山得名于老百姓对开山第一官简雍的怀念。又称简州,阳安,天府雄州。
———————————————————————————————————————
宜宾市,据《大明一统名胜志·四川名胜志》卷20:宜宾县“唐之义宾县也,取其慕义来宾矣。宋开宝中改义为宜,以避太宗讳云”。又称僰[bó]道、戎州、叙州。
翠屏区,因翠屏山而得名。
南溪区,梁设南广县,隋仁寿元年(601年),因避太子杨广名,改为南溪县至今。据《太平寰宇记》卷79戎州南溪县:“在僰溪(今名福溪)之南,因为县名。”
宜宾县,宜宾县“唐之义宾县也,取其慕义来宾矣。宁开宝中改义为宜,以避太宗讳云”。
江安县,因汉安系割江阳县地所置,故合江阳、汉安两县名而名江安。又称汉安。
长宁县,唐初,置羁縻长宁州,辖婆员、婆居、青盐、龙门四县,治所婆员(今长宁镇),从此有长宁之名。《郡县释名》四川卷下:“大都夷徼既平,可长保宁谧。昔人云,长宁乐国者此也。”
高县,《郡县释名》四川卷下载:高县“治南有眺远山,即云崇冈,其峰最高,登之则四远皆可眺望。旧志所谓崇峦峭崄者此也,县之名高以是”。
筠连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筠连县,隶属叙州路。以地多筠竹,“四面皆山,一色相连”故名。
珙县,清乾隆《珙县志》卷1载:珙水“即一统志之珙溪也。源出济浦河,自县南迤逦而来,石多似玉,因以名珙”。县以珙溪得名。又称僰都、珙州。
兴文县,明万历二年(1574年)设立建武安边厅时,取“偃武修文”之意,将戎县改为兴文县。
屏山县,《大明一统名胜志·四川名胜志》卷22载:屏山县“取城东十里宝屏山为名。以山四周如屏障也”。《读史方舆纪要》卷73马湖府屏山县:宝屏山“府东十里。山如屏障,县以此名”。又称马湖府。
———————————————————————————————————————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宜宾县已经撤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