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趾根部鼓包,穿鞋磨破皮?
脚趾“挤成一团”,第二趾被顶起?
走路久了脚掌刺痛,甚至膝盖也跟着疼?
小心!这是拇外翻在报警!
24岁的年轻少女因脚趾疼痛、脚掌变形就医,最终确诊为“拇外翻”。你的脚是否也亮起了“红灯”?
0
1
什么是拇外翻?
拇外翻[1-2]是足部十分常见的畸形疾病,俗称“大脚骨”。
大脚趾与第一跖骨之间关节倾斜超过15°,内侧突起易发炎、疼痛、肿胀,基本就是拇指外翻了。长此不干预可能会引发“锤状趾”、足弓塌陷、关节炎,甚至影响行走!

拇外翻在临床上可以分为4种类型[3]:
①正常:0°-15°;
②轻度:15°-20°,关节轻微突出;
③中度:20°-40°,关节突出明显,并出现叠趾;
④重度:≥40°,严重畸形,需手术修复。
0
2
拇外翻的4大元凶
拇外翻有4大元凶[4-5],一起看看:
1. 基因“魔咒”
①遗传:先天性因素是拇外翻畸形的主要病因之一,约50%以上的患者有拇外翻畸形家族史,尤其是青少年患者,若有家族遗传史,子女患拇外翻畸形的风险飙升!
②缺陷:先天性扁平足、第一跖骨过长或过短,足弓塌陷均会导致关节错位加速进展,拇外翻畸形的风险飙升!

2. 鞋子“刺客”
正常人前足呈方形,运动鞋、休闲鞋等较适合脚型。
而高跟鞋、尖头鞋前部多为三角形,加之材质无弹性,站立、行走时由于身体重力使前脚掌的压力暴增,大脚趾长期“叠罗汉”,进而被挤变形,故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9-15倍,高跟鞋是“罪魁祸首”!
3. 力学失衡
错误的走路姿势,尤其是外八字、内八字致足底受力不均匀,肌力不平衡;若跖趾关节扭伤、脱位,韧带稳定度变差时也可形成拇外翻,此外BMI过高也是导致拇外翻的一大危险因素。
4. 疾病“黑手”
①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可破坏关节的稳定性;
②神经肌肉疾病:如脑瘫、中风后形态受限,足部肌肉失衡;
③创伤后遗症:趾骨骨折、韧带损伤未及时规范治疗,手术创伤等也可导致医源性的拇外翻畸形。
0
3
如何拯救脚趾?
拯救脚趾,治疗分3步走[5]。
1. 治疗原则:早干预,个性化
轻度(<20°):以保守治疗为主,缓解症状、延缓进展;
硅胶分趾垫、矫正器缓解疼痛;
每日足部锻炼(抓毛巾、滚网球)。
2. 中度(20°-40°):结合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纠正
3. 重度(>40°):需手术重建,避免关节破坏
现代技术切口隐蔽,科学康复可恢复行走,别因“怕留疤”耽误治疗!
拇外翻畸形的矫形术式包括骨性矫形术式和软组织矫形术式,但选取哪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还需要根据畸形程度、退行性程度、活动度、跖骨的形态以及关节的匹配性来选择。
0
4
如何自救?
4步自救指南[6-8],果断用起来。
1. 选对鞋子:足部的第一道防线
避开尖头鞋、高跟鞋,选前掌宽、鞋头留1cm空间的鞋。扁平足建议搭配支撑鞋垫。
2. 足部锻炼:强化肌肉,稳定骨骼
①脚趾抓物练习:尝试用脚趾练习类似抓毛巾、抓玻璃球等动作,每天做3-5组,每组10个,每个保持5秒;
②足弓激活:可赤脚踩在网球大小的弹力球上,前后滚动,放松足弓;
③抗阻分趾:用一个弹性较好的橡皮筋套在两脚的大拇趾上,两脚跟并在一起放于地面,两只脚向外牵拉,保持5s/次,每组10个,每天3-5次。
以上动作可有效预防拇外翻的发生,还要记得在睡前经常用热水泡脚哦!来缓解软组织的痉挛!
3. 生活习惯:细节决定足部健康
控制体重:BMI>24kg/㎡(体重kg÷身高㎡)时应尽量控制自身体重的升高,通过合理控制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来降低拇外翻的患病风险。
避免物理性损害:减少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避免“内八”“外八”步态。
青少年早期预防:避免给孩子穿硬底鞋,定期检查足部发育,及早干预。
4. 早期识别:及时止损
高危信号:大脚趾根部发红、穿鞋后疼痛、脚趾逐渐外偏。
自测方法:赤脚站立,观察大脚趾是否与第二趾重叠,或第一跖骨是否明显突出。
就医建议: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急性加重,尽早就诊足踝外科,避免盲目使用绑带或暴力矫正。
误区1:绑带能根治拇外翻。
真相:绑带仅可起到临时缓解的作用,无法逆转骨性畸形。
误区2:手术后会留疤且无法走路。
真相:现代手术切口较隐蔽,术后采取科学的康复及锻炼可恢复正常行走。
误区3:不痛就不用治。
真相:畸形会持续进展,早期干预可避免后期手术难度增加。
脚是身体的‘第二个心脏’
别等疼痛难忍才后悔!
不如今晚就做一组脚趾抓毛巾练习吧!
一起守护足部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卫海.拇外翻的病因及病理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临床体会[J].哈尔滨医药,2024,44(06):61-63.
[2]李爽.拇外翻不是小问题[N].健康时报,2023-07-25(013).
[3]Deenik AR, de Visser E, Louwerens JW, de Waal Malefijt M, Draijer FF, de Bie RA. Hallux valgus angle as main predictor for correction of hallux valgus.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08 May 15;9:70.
[4]潘炜.拇外翻的病因及病理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临床体会[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0):50-53.
[5]杨杰,梁家宝,梁晓军.拇外翻畸形的评估与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骨伤,2022,35(12):1109-1115.
[6]姜东,王继宏.拇外翻易感因素研究进展及其概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9):58-61.
[7]王宇涛,郭树鼎,商鹏,等.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探讨体重指数与拇外翻的因果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24,21(26):29-34.
[8]朱静华,丛林.拇外翻的防治[J].田径,2019,(09):83.35(12):1109-1115.
作者:广东省中医院 膝骨关节病科、创伤足踝科 陈丽宜、文佳、周颖红
指导:许一吟
编辑:温嘉林 程焕映
责编:陈广泰
转发提醒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