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铜雀台》、电视剧《三国机密》等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一个情节,曹丕与伏皇后有情。
然而,通过一些史料,却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曹丕喜欢伏皇后,很可能并非空穴来风,或是确有其事。
204年,曹操破邺城,领冀州牧,并以邺城为根据地经营河北。
此后,东汉名义上的都城在许都(今河南许昌东),实际政治中心却是在魏都邺城。
207年,曹操北征柳城乌桓,留世子曹丕守邺城。
当时,张绣随曹操出征,途中不幸病故,被谥为定侯,并由儿子张泉袭爵。
不久,在曹丕的提议下,封张泉为长乐卫尉。
长乐卫尉,是西汉时的一个军职官名,秩二千石,掌领卫士,守卫宫殿、门户。
▲伏寿皇后
当时在都城长安有未央、长乐、建章三大宫,皇帝居未央宫、太后居长乐宫,而太后的长乐宫则仿中央诸卿,设有长乐卫尉、长乐太仆、司马和户将官。
也就是说,长乐卫尉的主要职责就是守卫太后的长乐宫。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自东汉以来,已无卫将军,也不再每宫皆设卫尉,只有曹操曾为马腾在朝中设过一个笼统的卫尉,但也不是为哪个宫专设的卫尉。
那么,曹丕为何还要为张泉专设一个长乐卫尉呢,而这个长乐卫尉究竟守卫的是谁呢?
也就是说,按西汉的礼制惯例,长乐卫尉一般是守卫太后的。但是,这时的汉献帝之母灵怀皇后王荣,早在181年就已被何皇后毒杀。
如此一来,长乐卫尉就不可能是守卫太后了。
那么,后宫中还有谁值得如此守卫呢?答案只有一个,后宫中身份最尊贵的就只有伏皇后伏寿了。
按说,无论是这时的汉献帝,还是伏皇后,都只不过是名存实亡的“摆设”罢了,有什么值得以如此高的规格来守护呢?
▲伏皇后与汉献帝
199年,董贵人因父亲董承领受汉献帝衣带诏一事,受到牵连,曹操要杀董贵人,汉献帝以其身怀有孕,请求曹操免了董贵人的罪,说就是真想杀,也应该等她生下龙子后再杀,结果曹操并没有答应。
在这里,汉献帝是想护着董贵人的,并且也付诸了行动。
当时,伏皇后亲眼目睹了董贵人被杀的经过,所以心生恐惧,并给父亲伏完写信,大意就是说了曹操的一坏话,想让父样图谋了曹操。但是,伏完根本不敢动手,甚至早在曹操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时,就辞去了曾任的辅国将军、仪同三司的官职,只被曹操改任了一个毫无实权的中散大夫,后又改任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屯骑校尉(当时的军权都在曹氏宗族手中)。
209年,伏完病故。
原本这事随着伏完的死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到了214年,伏皇后给父亲写信的这件事居然被曹操给知道了。
结果,曹操大怒,将伏皇后幽禁于掖庭暴室中去世(《三国志》),《曹瞒传》中则说当场被杀。同时,伏皇后所生的两位皇子亦被毒杀,伏氏宗族一百多人也被处死,伏皇后的母亲盈(可能是樊普姐)等十九人都被流放到涿郡。
在这个过程中,伏皇后曾披发赤足,哭泣着向汉献帝求救,可是汉献帝却说,我连自己的性命都顾不到了,哪有办法救你呀。同样,在两位皇子被毒杀时,汉献帝也始终都未发一言。
让人不解的是,董贵人的父亲董承犯的事,可比伏皇后犯的事大多了,加之还有两个皇子,按常理汉献帝完全有理由尽力去求救才是,可他始终都没有为伏皇后说一句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此,民国史学家吕思勉认为,以曹操的地位和气度,不可能会简单因伏皇后给其父亲的一封信有诋毁之言就将伏皇后加害,这个案件的背后“一定另有原因”,而且是不便于记载到正史上的原因。
214年,魏讽案发,曾担任长乐卫尉的张泉被杀。
自此,似乎与伏皇后有关的痕迹都被抹除了。
▲魏明帝曹丕
这时,我们不妨了解一下曹丕的后宫,嫡妻任氏,出生不详,不好说;接着就是文昭甄皇后,曾是袁熙的妻子,曹丕对其可谓是一见钟情;最后就是郭女王,29岁才嫁给曹丕,一直非常得宠。
在这几个女人中,都有一个共同点,似乎曹丕比较喜欢年龄稍大的女子或妇人。
最后再来看看伏皇后,嫁给汉献帝时只有15岁,死的时候只有34岁,在此期间,也算是女人最风华绝代的年纪。
所以,曹丕完全有喜欢伏皇后的可能。
假设,曹丕与伏皇后有情。那么,这一切就都说的过去了。
张泉不是真的守卫伏皇后,而是守卫着他们的秘密,而他们的秘密张良知道应该最多,所以死了;又因伏皇后给汉献帝戴了绿子,再往坏的深处想,很可能两个皇子都不是汉献帝的,他又有什么理由为伏皇后求情;曹丕睡了伏皇后,可比当初董卓夜宿龙床恶劣多了,难怪曹操会那么震怒,还要借一件小事来迅速抹除这一无穷后患。
由此种种,几乎可以肯定,曹丕与伏皇后很可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孽缘。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