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人的指挥下,我第129师相继取得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粉碎敌人“九路围攻”等战斗的胜利。
通过这些战斗,和我军取得的胜利,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看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进一步密切了我军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
日军发动的这些战斗,采取了大烧大杀的手段,所到之处,烧光杀尽方休。洪水、武乡、蟠龙等镇,均化为灰烬。
蟠龙镇为辽县、武乡间之大镇,平时商业颇繁盛,此次日军经过,一火焚之。少数房屋未着火者,门窗家具也毁坏殆尽。
在与敌人作战过程中,晋东南人民,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空舍清野,困扰敌人,给我们带路送信,报告敌情,运送伤员,使我军耳聪目明,行动自如,能适时地集中兵力打击敌人。
当时,在襄垣、武乡一带,为了避免同国民党的摩擦,反围攻前收回了我派出的工作人员。
这样一来,原先建立起来的游击体系建设就受到些影响,加之成分复杂,所以,在此次反围攻中,这些游击队和各村之自卫队没起多大作用。
而在正太路以南、平汉路两侧之昔阳、辽县、临城、赞皇等地却相反,由于我党坚持了正确的领导,这些地方的游击队、基干队、游击组,在反围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正是有了外部抗战形势和根据地内部形势的变换,刘伯承、邓小平按照中央要求,继续开展游击战、扩大晋冀豫根据地。
1938 年 4 月 23 日,第129师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布置部队行动。
会上,刘伯承宣布:
一、由副师长徐向前率第769团、第689团和曾国华第五支队开赴冀南。
二、陈赓率第386旅主力进至平汉路西侧的冀豫地区,并相机向豫北发展。
三、旅政委王新亭率第771团两个营进至平汉东侧的永年、肥乡、成安一带。
陈锡联率第385旅主力继续活动在正太路以南、平汉路以西地区,并相机分兵向石家庄以东发展。
这是一个三路出兵的大计划。
宣布完整个计划后,刘伯承指着挂图上的南宫、邯郸、新乡和石家庄,说:
“我们这是一个中央突进,两翼配合的部署。背靠太行山、脚踩大平原,三个方向共同努力,加上冀南已有的力量,一定会很快打开一个新局面的。”
邓小平进一步对大家说:
“我们只要坚决按中央的方针去办,广泛发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安定社会秩序,就能够得到各阶层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平原大发展的目标。”
在积极部署向平原出兵的同时,第129师还在忙着酝酿另一件大事,就是成立晋冀豫军区。
1938 年 4 月下旬,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党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的指示,晋冀豫军区在辽县成立,对外称八路军第129师后方司令部。
晋中市左权县(辽县)芹泉镇芹泉村晋冀豫军区司令部旧址
司令员由该师参谋长倪志亮兼任,黄镇任政治委员、军区下辖 5 个军分区,各军分区对外仍以支队名义出现。
其中:
秦赖支队,也称独立第一军分区,秦基伟任司令员,赖际发任政治委员;
八路军游击支队为第二军分区,桂干生任司令员,张贻祥任政治委员;
先遣支队为第三军分区,张贤约任司令员,张南生任政治委员;
谢张大队为第四军分区,张国华任司令员,谢家庆任政治委员;
赵涂支队为第五军分区,赵基梅为司令员,涂锡道为政治委员。
晋冀豫军区刚成立时,全区约有基干武装 20000 余人,活动于西起同蒲路,弱抵平汉路,南到黄河北岸的广大地区。
在刘伯承等人对晋冀豫根据地军事战略做出调整的同时,晋冀豫地方省委也在为根据地的发展,积极开展工作。
4 月上旬,冀晋豫省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就各区游击队、基干队等发展情况,针对敌人准备夺取武汉的态势,指出我们要想战胜敌人,必须坚持持久战。
为此,应加强友军的统战工作,促进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太行根据地的建设。李雪峰就党的建设问题在各地书记会议上作了重要发言。
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朱瑞就党的发展和领导方式问题、武装问题、瓦解土匪和在牺盟会中建立党团诸问题,也提出了具体意见。
1938 年 5 月,毛泽东连续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著名的军事著作。
文中,多次列举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事例,以阐明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并科学地预见到了抗日战争的全部发展过程,对于根据地乃至全中国甚至扩展到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战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党中央、八路军总部、第129师部和晋冀豫省委的部署下,晋冀豫根据地的抗战形势发展很快。
首先是在冀南地区,徐向前、陈再道等人出兵冀南,相继取得智取巨鹿、平叛“六离会”等战斗的胜利。
刘伯承、邓小平看到出兵平原中路突进十分顺利,及时派出两翼部队。
王新亭在山西阳城合影。左起:喻曼云、王新亭、邓士俊、孙定国。
6月上旬,王新亭率第771团由太行进到邯郸外围。队伍纵横驰骋,互相配合,完全展开在冀南地区,实现了党中央开展河北游击战争的构想。
在豫北地区,6 月中旬,第386旅主力继续南下,进至漳河以南、道清路以北的广大地区,先后攻克安阳的敌据点观台等处,消灭日伪军 1000 余人。
至 8 月间,已将敌伪势力从山区赶到了铁路沿线。
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陈再道、王新亭率领东进纵队等部,在平汉路东组织了漳南战役,歼灭伪军 4000 余人,俘伪军 1500 余人,基本肃清丁平汉路东、漳河以南、卫河西岸近50 千米内的土匪和伪军,建立了安阳、内黄、汤阴 3 个县的抗日政权,并组织了 3 支游击队。
这期间,冀西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和抗日政权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9 月 15 日,冀南行政公署第一专署——冀西专署成立。
从此,由冀西民训处管辖的赞皇、临城、内邱、高邑、元氏、井陉、获鹿、沙河、磁县、邢台等 10 县的抗日政权,改归冀西专署领导。
从 1938 年 5 月至年底,晋冀豫根据地对正太、平汉、道清等交通线进行了多次总攻击和无数次的冲击,致使日军交通线陷于瘫痪状态。
10 月,在第129师和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已经开展至平汉、正太、同蒲沿线和广大豫北地区,根据地的面积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
1939 年 1 月 3 日,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部的沁县虽然天寒地冻,但县城的大街小巷里都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这一天,晋东南各界代表,在沁县召开了拥护抗战反对投降的群众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朱德等八路军首长外,还有来自晋东南的各界代表近 40000 多代表。
在这次会上,朱德总司令作了重要讲话,他还向大会发出了“拥护抗日,反对投降”的号召。
当时,在晋冀豫的重要战略区晋东南,以长治和沁县为中心,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的抗日运动。
一时间,各种动员会、报告会、形势会遍布城乡,宣传抗日的大幅标语和抗战歌曲随处可见可闻。
八路军民运部长黄镇住进曾被日军第14师团长侵占的潞安府府台衙门,朱德、彭德怀等八路军的最高将领亲自到长治给民众讲演。
那个时候,晋东南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文化精英,作家来了,记者来了,学校来了,教授来了,剧团来了,演员来了……
随着我党晋东南影响的进一步增加,在我党的号召和带领下,晋东南各县普遍建立了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
为了更好地鼓励晋东南群众拥护抗日、反对投降,我党才在沁县召开了这次规模宏大的拥护抗战反对投降的群众大会。
会后,晋东南各县抗日群众团体走向了统一领导、统一行动之中
晋东南抗战形势的发展,让日寇清楚地认识到,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像一块巨石横亘在日军侵略中国的道路上,搬不开这块巨石,就打不开华北通往中原的通道,就会使他们的 “大东亚共荣圈”受到严重挫折。
1939 年 7 月初至 8 月下旬,日军纠集了 50000 余人的总兵力,在第1军军长梅津的指挥下,同时从同蒲、正太、平汉、道清等地出发,分九路对晋冀豫抗日根据地重点是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
日军首先攻占白(圭)晋(城)公路沿线各城镇,割断了我晋冀豫根据地的太行、太岳两区的联系。接着,气势汹汹地沿邯长公路西进。
正当我太行军民以艰苦战斗准备迎击敌人的时候,盘踞在冀西、太南地区的国民党顽固派朱怀冰、庞炳勋、孙殿英、侯如墉等部,却趁火打劫,借机想把我军赶出太行山。
他们派出大批的特工人员骚扰我后方,策动地主分子造谣,破坏我军民关系。为了粉碎敌顽夹击的阴谋,八路军首先斩断日军伸进太行山区的魔爪。
6 月底,第129师特务团奉命开赴邯长大道沿线的武安、涉县、黎城、潞城一带迎击敌人。
特务团是刚刚由师特务营扩编起来的,名义上是个团,实际上不到两个营,担负这样重大的任务是十分困难的。
行动前,政委邓小平鼓励大家:
“只要我们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发动群众,开展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敌人。”
7月初,特务团到达了涉县外围,寻找战机。
12 日,部队行至涉县西北 10 多千米的岭后村时,侦察排长曹宝安从前面飞奔回来报告:
“鬼子进占涉县以后,派出一支 300 多人的先头部队,渡过清漳河,进到河南店这几天连降大雨,河水暴涨,隔断了他们与东岸大部队的联系。”
这真是个难得的良机!
皮定均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团长皮定均等人当即到山顶查看了地形,研究决定以第1营趁雨夜天黑,急袭河南店,给西进的敌人一个迎头打击。
部队正要出发,迎面跑来几个老乡,他们刚从河南店逃出,皮定均上前询问,他们说:
“鬼子兵大都驻在北街 3 个骡马大店里,只有 20 多个人驻在村西北角的关帝庙漳河水涨,鬼子没吃没喝的,就在地里瓣玉米吃砸家具烧。”
这些情况,帮助皮定均等人进一步判断了敌情,确定了战术手段,增强了信心。
在伸手不见掌的黑夜里,部队冒雨疾进,悄悄地摸进了河南店北街,日军根本没有料到,八路军会在这大雨涝沱的深夜里,突然降临。
当特务团二连官兵爬上屋顶,揭开屋瓦,雨水滴在日军睡的铺上时,他们还以为是房子漏了,慌忙起来躲雨,战士们迅速扔进了几十枚手榴弹,把屋里的鬼子报销了一半,侥幸活着的日军,连鞋都没穿,鬼哭狼嚎地奔向村西北角,想抢占关帝庙那个高地。
那知特务团三连一排早已歼灭了关帝庙里的敌人,正好架起刚缴获的歪把机枪,集中火力给奔跑的鬼子一顿痛击。残敌扭头窜往河边逃命,漳河的激流却无情地吞噬了他们。
对岸的鬼子摸不着头脑,以为我军在渡河,便以机枪大炮向河里乱放。就这样,涉水逃命的鬼子,除少数逃上岸外,其余全部葬身漳河。
沿邯长路西进的日军在河南店受到沉重打击后,战术上有了变化:
采取稳扎稳打的方针,前进的速度减慢了,兵力更加集中,行动更加小心,一天只向前爬几千米,进一段,安一个据点。
在这种情况下,特务团要想再找到河南店战斗这样的歼敌战机,更加困难。
于是,他们派出一支部队在前面边打边走,一面掩护邯长路两侧的群众坚壁清野,一方面以主力插至敌人背后,发动群众开展交通破袭战,以积极的行动迟滞敌人。
正在途中休息的日军队伍 图片来自网络
从武安到涉县的公路线上,在井店、阳邑、猛虎村、鸡窝铺一带,特务团把部队分成数股,配合党政部门组织的工作队,分别深入公路两侧的村庄,在群众中组织起无数支破袭战的队伍。
一到夜晚,八路军以迅速的动作把据点监视起来,然后群众一拥而上,男女老少一齐下手:挥动锹、镐、斧、锯,砍电线杆,割电线,毁桥梁,破涵洞,挖路面……
几个钟头的工夫,公路被挖得一段一段的,甭说鬼子的汽车不能开,就连鬼子的人马都很难通过。
三番五次的破袭,使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白天,敌人用种种手段,抓来群众为它修路,他们就采取“磨洋工”的办法,能拖就拖,能挺就握,或者边修边破。
日军在前面修,我们在后面破;他们白天修,我们晚上破,使敌人的电话经常打不通,公路长时间通不了车。
在我抗日军民的昼夜打击下,日军直至两个月后,方才抵达黎城。
敌人占领黎城后,邯长路好像是打通了,但实际上,敌人的兵力被分散了,处处都拉着一副挨打的架势,随时都有被人民武装各个歼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