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房产中介小张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沙哑:“小伙子,我想买套房子,就在城南那个小区,靠近我女婿家。”小张愣了一下,问:“阿姨,您是要买给自己住,还是投资?”对方停顿了一下,声音低了几分:“住,方便给两家女儿带娃。”
挂了电话,小张忍不住多问了几句,才知道这位55岁的阿姨姓陈,退休前是小学老师。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在城南,小女儿嫁在城北。陈阿姨说,自己一直住在老城区,离两个女儿都远,平时去帮忙带娃,路上折腾得厉害。于是,她打算卖掉老房子,在大女儿家附近买一套,方便照顾两个孩子。
陈阿姨第一次来看房,是个周三的下午。那天,城南的天阴得厉害,像是要落雨。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针织衫,肩膀上搭着一个帆布包,包的拉链有些卡住,开了个小口,露出里面的零钱包。小张带她看了一套大二居,房子不算新,厨房的瓷砖边缘有些泛黄,阳台上还摆着一盆枯姜的茉莉花。陈阿姨站在客厅中央,环顾了一圈,轻轻叹了口气:“挺好的,离我大女儿家近,走路十分钟就到。”
小张试探着问:“阿姨,您一个人住这么大,是不是有点浪费?”陈阿姨笑了笑,眼角的细纹堆成了两朵小花:“不是我一个人住,我还得给两个女儿带娃呢。大女儿的孩子今年上小学,小女儿的孩子才刚满一岁,两个都离不开人。”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我住这儿,方便些。”
说话间,陈阿姨的手机响了,是一条短信提示音,那个熟悉的“叮咚”声让小张一愣,仿佛回到了2008年。陈阿姨低头看了一眼,嘴角的笑意淡了些:“是我小女儿,她说孩子又发烧了。”她抬起头,眼神里多了一丝疲惫:“小张,这房子我定了。”
搬家的那天,陈阿姨的老房子里堆满了打包好的纸箱,墙角还留着一块泛黄的咖啡渍,那是她小女儿小时候不小心洒的。她站在门口,最后看了一眼这住了三十多年的地方,轻轻地锁上了门。
新房子收拾得很快,陈阿姨把阳台上的茉莉花换成了几盆绿萝,说是好养活。她的大女儿来帮忙时,看到餐桌上摆着两套餐具,忍不住问:“妈,您一个人住,怎么还准备两套?”陈阿姨笑了笑:“你们不是常带孩子过来吃饭吗?多准备一套,方便。”
日子过得飞快,陈阿姨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先去大女儿家送孙子上学,然后坐公交车去城北的小女儿家,帮忙带小外孙。晚上回到自己的新家时,已经是九点多了。她坐在沙发上,揉着酸痛的膝盖,电视开着,却没心思看。
有一天,小女儿突然问她:“妈,您这样跑来跑去,不累吗?”陈阿姨愣了一下,笑着说:“累啊,可是你们都忙,孩子怎么办?”小女儿低下头,没再说话。
时间一天天过去,陈阿姨的身体渐渐吃不消了。有一次,她在公交车上打了个盹,醒来时发现坐过了站。她急急忙忙下车,脚下一滑,差点摔倒。那天,她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十点,手里提着从小区门口买的馒头,连菜都没顾上买。
她的大女儿发现她最近总是咳嗽,劝她去医院看看。陈阿姨摆摆手:“没事,就是累着了,歇两天就好了。”可大女儿不放心,硬是拉着她去做了检查。结果出来时,医生皱着眉头说:“您这身体可不能再这么折腾了,得好好休养。”
陈阿姨回到家,坐在沙发上发了很久的呆。她看着阳台上的绿萝,突然想起了那盆枯姜的茉莉花。她的大女儿打来电话,问她晚上吃了什么,她随口应付了一句:“馒头,凑合着吃吧。”挂了电话,她的眼眶有些发热,却流不出泪。
有一天,陈阿姨的大女儿带着孩子来家里吃饭,发现餐桌上只摆了一套餐具。她愣了一下,问:“妈,您怎么不多摆一套?”陈阿姨笑了笑:“你们不是很久没来了嘛,我就没准备。”大女儿听了,心里一阵酸楚。
那天晚上,陈阿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自己年轻时,总觉得生活是无穷无尽的,时间是用不完的。可现在,她才发现,时间像摔过的搪瓷杯,碎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了。
第二天,她给两个女儿打了电话,说自己想出去旅游一段时间,放松放松。大女儿和小女儿都愣住了,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陈阿姨笑着说:“没事,就是想换个环境,看看外面的世界。”
其实,陈阿姨心里清楚,她只是想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喘口气。她订了一张去南方的火车票,车开动时,她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突然有了一种久违的轻松。
陈阿姨在南方待了一个月,回来时,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不少。她的大女儿问她:“妈,您这次出去,玩得怎么样?”陈阿姨笑着说:“挺好的,认识了几个老朋友,还学会了做南方的点心。”
从那以后,陈阿姨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她不再每天跑来跑去,而是让两个女儿轮流把孩子送到她家来。她开始学着给自己做饭,阳台上的绿萝也换成了几盆开花的植物。
有一天,她的小女儿带着孩子来家里,看到餐桌上摆着三套餐具,忍不住问:“妈,您怎么又多摆了一套?”陈阿姨笑了笑:“你们不是常来嘛,多摆一套,方便。”
那天晚上,小女儿抱着孩子离开时,陈阿姨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不能陪着她们一辈子,但只要还能动,她就会尽力去做。
生活就是这样,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陈阿姨明白,自己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