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电动车成为了国人的骄傲。在外贸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的情况下,汽车出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中国外贸的一抹亮色。在电动车领域成功实现了彼时设定的弯道超车的想法,利用自身的先发优势,在电动车领域对一众国际巨头实现了技术上的反超。
更为关键的是,在产品力之外,国内厂商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构建了不小的优势,使得中国电动车在成本和性价比上,同样领先那些跨国车企巨头不止一个身位。
电动车为什么在日本不流行
202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其中,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出口上的迅猛发展,是帮助中国登顶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关键所在。
日本不发展电动车有很多原因,而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日本的K-Car。作为日本国民车K-Car,油耗非常低,而且保养费用也很低。铃木最新一款K-Car,匹配的是一台658cc的三缸汽油发动机,新车百公里油耗不到3L。
这款车型价格预计仅在5万元左右,堪称日本版的“五菱宏光”。从日本政府和日本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大力推广这样一款油耗低且性价比高的代步车型,对于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政府财政和居民收入的承受能力,都是有好处的。
另外,日本政府和车企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了混动车以及燃料电池技术上。两种技术中有一种最大的技术就是没有里程焦虑。
与此同时,包括丰田在内的日系车企也认为,如果在日本国内大力发展电动车,还会导致电网负荷不够。如果后期要升级电网或者增加发电设施,那么相关投入又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此外,如果电力主要依赖燃煤发电来获得的话,那么发展电动车在本质上并没有能够节能减排,充其量只是将碳排放前置到发电厂。而真正绿电的获得的渠道像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存在着成本过高且发电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电动车在欧洲能走多远?
在欧洲,推动电动车落地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所以欧洲在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中,对于落地禁售燃油车以及推广电动车的政策方面是最为激进的。无论是在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混动车型,还是制定非常严格的燃油车排放法规,欧洲都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
但是在欧洲推广电动车还是面临了各种困难和阻力:
一方面,欧洲全面禁售燃油车/混动车型的同时,却为可降解的生物燃料开了后门。而退出欧盟的英国,不仅将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从2030年推迟到了2035年,同时还为2035年在英国交易电动车开了后门。
前者是因为德国的强力反对,欧盟为了避免相关协议无法达成而做出的妥协;至于后者则是英国政府为了讨好选民,毕竟在通胀高企的当下,保有燃油车还是具有一定的好处的。
另外一方面,包括德国、瑞典、英国等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都相继上调了电动车的补贴门槛,尤其是德国在去年12月还取消了电动车的补贴。这不仅仅是因为随着电动车销量的增长,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是政府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全部调整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去。
反观国内,由于在电动车领域在产品力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巨大优势,中国已经把电动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一个新经济的增长点,无论是出口创汇,还是进一步树立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形象,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一面新的旗帜。
时至今日,在现有电池技术的制约下,电动车更为合适城市内的短途出行。无论是为了解决长途出行,还是后期电池的回收利用,国内依然还面临不少困难。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发展混动/纯电动/燃料电池/生物质燃料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电动车战略,才是比较保险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