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独立不改的,为何说大道废?六亲不和,何来孝慈可言?28-29

问道化鸣 2024-09-04 04:44:53

大道是“独立而不改”恒存不易的,为何老子却说“大道废”?六亲已经失和,为何老子却说“如此,则孝慈出焉”?老子这些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国泰民安,自然少不了忠臣的辅佐与贡献,为何老子却说国政昏乱了,忠臣才会出现?

以上解读,并非出于本人的一己之见,而是老子原文如此,且大多数人都是这么理解的,比如陈鼓应先生就是这么理解的,他对传本《道德经》18章的译文就是这样的,他在《老子今注今译》里说:“大道废弛,仁义才显现;家庭不和,孝慈才彰显;国政昏乱,忠臣才见出。”

《老子》说: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这里面说到的“大道”,是真真切切的“独立而不改”的恒久不易之道,即作为“万物母”、“万物之宗”、“天地之根”的那个“有物混成”之物,是自然生成之道,非人为造作之道。

既然是“恒久不易之道”为何这里却说“大道废,有仁义”?

这里所说的“大道废”,不是说亘古如斯的大道真的不存在了,它充塞宇空,贯穿古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说“大道废”是说“社会无道”了,大道“不被奉行了”。但是,无论人“为不为道”,都不影响大道的存在。

这就如同空气,人死不复生,空气自永恒。事实上,“不道早已”——违背大道,定会加速败亡——正是老子的根本政治思想。

同时,无论是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还是儒家的礼乐政教之道,都是为社会实践上的,不被奉行,就意味着被废弃,无论是站在道家的立场,还是儒家的立场,只要失道,都会败亡。

所谓“大道废,安有仁义”,这“安”字,不是花木兰说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里的疑问词“安”字,而是副词“遂”、“乃”“于是”之意,就是说,大道被废弃不用了,于是才有了仁义的盛行。

这与“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思想一脉相承,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仁义”是在“失道”“失德”之后的“有为”选择,所以要放弃败亡之道,回归“无为”之道,所以与“绝仁弃义”。

常规说法是家庭和睦有孝慈,为何老子却说“六亲不和,安有孝慈”?

孝慈,是指对上孝敬,对下慈爱。孝敬父母、慈爱子女、友爱兄弟姊妹。但作为圣人之道,“慈”与“孝”是从属于“德”的,为道者自然有“德”,有德则无需提倡“慈孝”。

因为前者包含后者,后者从属于前者,不可本末倒置,要“深根固柢”“居其实不居其华”,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徒有其表的虚饰上。

对此,老子说要“去彼而取此”,只能选取根本的,而舍弃末梢的。

这就如同圣人之治,只有圣人“无为”不干涉,百姓才能不受“天下多忌讳”的种种束缚,自由发展、自主创造而“无不为”。家庭的和睦,其主导方在于长者,不在于幼小,长者慈爱幼小,幼小者慈爱的环境下成长,自然亲亲有孝。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越是强调什么,越是证明已经缺失了什么。强调“孝慈”,恰是社会“不德”,“六亲不和”的证明。所以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

本章的“智慧出,安有大伪”和“邦家昏乱,安有贞臣”,与“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所表达的是一样的意思。

因为上行下效,上边“以智治邦”,则民众自然以“大伪”相回应;太平盛世,谁知忠臣何在?于是昏乱,才于是提倡贞臣。

而在道治社会里,“其上”是“万物作焉而弗为始”的,即不主张不提倡,只顺应只辅助。一旦推行主张,热衷于提倡,则是干涉的,不自然的,违道而行“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0 阅读:19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