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两次买入迪士尼的操作,第一次卖出损失近200亿美元

俊人说商业 2025-04-05 09:55:23

迪士尼公司是动画电影公司,巴菲特分别在1965-1966年,1996-2000年,在两个阶段持有过迪士尼的股票。

01主营业务

迪士尼中大众所认知的IP创造和主题公园只是其业务中的一环,现在的迪士尼业务涉及整条IP产业链。迪士尼的业务通常可以被分为四部分:影视娱乐、有线电视、流媒体、乐园及消费品。影视娱乐是IP供应商,而有线电视、流媒体是扩大IP影响力的分发渠道,乐园和消费品则是IP变现的载体。

随着迪士尼不断的收购,很多知名企业、工作室现在都是迪士尼旗下,全球影史票房前20名中,有超过一半都是迪士尼的电影。

02迪士尼发展历史1901年,华特•迪士尼出生在芝加哥。1906年,华特•迪士尼5岁,家中在农场养了很多小动物,华特•迪士尼将农场中的动物们视为自己的朋友和伙伴。1919年,华特•迪士尼18岁,拒绝了到其父亲果酱厂的请求,开始画卡通画。1923年,华特•迪士尼22岁,他和哥哥洛伊•O•迪士尼投资3,200美金,创立迪士尼兄弟工作室(Disney Bros. Studio),制作爱丽丝系列故事。1927年,华特•迪士尼26岁,唯一的卡通人物版权归环球影片,工作团队被人挖走。1928年,华特•迪士尼27岁,创造出米老鼠卡通形象,成功地重新开始。1937年,华特•迪士尼36岁,出品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40年,华特•迪士尼39岁,迪士尼公司发行股票,从一家私人企业转变成上市公司。1941年,华特•迪士尼40岁,迪士尼漫画家罢工,因为当时美国卷入二战,公司开始为政府制作鼓舞士气的宣传片。1955年,华特•迪士尼54岁,加州迪士尼乐园建成开放。1965年,华特•迪士尼64岁,巴菲特投资500万美元买入迪士尼公司5%的股份。当时迪士尼公司股票市值还不到9,000万美元,1965年税前利润2100万美元,市盈率6倍。一年后的1967年,以600万美元的价格把这些股票卖了出去,一年获利20%。事后迪士尼公司以每年14-15%左右的增速持续发展,如果持有到2013年,将增长540倍。1966年,华特•迪士尼65岁病逝,洛伊•O•迪士尼接掌公司。1971年,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建成开放,开放3个月后洛伊•O•迪士尼病逝。1977年,洛伊•O•迪士尼之子,因为在位期间作品品质降低而辞去职位。1984年,迪士尼被人恶意出价竞购,Sid Bass和小罗伊•迪士尼(迪士尼的侄子)力挽狂澜,分别从派拉蒙和华纳挖来了迈克尔•艾斯纳和杰弗瑞•卡森伯格,拯救了迪士尼。1985年,开始为电视制作卡通,发行录像带版《木偶奇遇记》大获成功1996年,迪士尼收购了伯克希尔旗下的资本城股份,巴菲特因此持有了迪士尼股票,但1999年开始陆续卖出,2001年初全部卖光。持股成本大约是23美元/股,卖出价格大致是28美元/股,年化收益率5%。2004年,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的首次谈判失败;皮克斯是乔布斯在1986年成立的电脑动画电影公司,已经出品十二部动画长片,是一家继迪士尼公司之后,对动画电影历史影响最深远的公司。200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于香港开幕。2006年,迪士尼以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2009年,在上海浦东开始建设迪士尼乐园,预期于2015年10月份开业。2009年,以42.4亿美元收购漫威娱乐,从而拥有了包括"蜘蛛侠"(Spider-Man)、"钢铁侠"(Iron Man)、"X战警"(X-Men)在内的5000多个Marvel漫画角色资源。2012年,以40.5亿美元收购卢卡斯影业,获得《星球大战》(Star Wars)等系列的电影及电视作品。2014年,以5-9.5亿美元收购在YouTube播放的视频制作网络Maker Studio。Maker Studio创立于2009年,是YouTube平台上最大的视频制作网络之一。该公司的内容主要面向“00后”的一代人从1962-2014年,迪士尼市值从0.5亿美元提高到1490亿美元,股价从0.13美元/股提高到86.23美元/股,53年期间的年均增速13.3%。2015 年 并购卢卡斯后推出《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2016 年 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幕2019 年 正式收购 21 世纪福克斯影业

03巴菲特买入迪士尼

巴菲特曾经两次买入迪士尼,大约在1965年时候巴菲特以400万美元的价格买入了迪士尼5%的股份。

巴菲特第二次持有迪士尼的股票,是因为迪士尼收购了巴菲特所持有的大都会/ABC通信公司,股东可以选择将原有⼀股转换成迪⼠尼的⼀股外加65美元现⾦,或者他们可以要求全部换成现⾦或是股票。

巴菲特同意用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的ABC股票换取迪士尼新发行的股票,获得了约 2100 万股迪士尼普通股,当时价值是13亿美元,另外还获得12亿美元的现金。这次交易让巴菲特再次成为迪士尼的股东,可以说如愿以偿,弥补了巴菲特后来一直说的第一次太早卖出的错误。

04巴菲特两次买入收益情况

巴菲特第一次买入是400w美元,占5%的股份。第二年,巴菲特卖掉了这些股票,收回620万美元。收益率为55%。

对于这次的交易,巴菲特曾经评论说。

巴菲特曾在股东信中写到:“1966年,人们说:‘《欢乐满人间》这部音乐剧不错,但明年迪士尼不会再有一部《欢乐满人间》,所以,盈利会下降。’我不担心盈利是否下降,因为你明明知道,七年之后它会再次大卖一次……我的意思是,本质上而言,你每七年能收割一次,而且每一次都可以收更多的钱,没有什么系统比这更好了。”

巴菲特和芒格还参观了加州的迪士尼乐园,并会晤了沃尔特·迪士尼,他盛赞沃尔特对娱乐事业的贡献,以及他极富感染力的热情。沃尔特向巴菲特展示了一项刚建成的娱乐设施,名为《加勒比海盗》,仅此一项设施就花费了1700万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迪士尼公司总市值的1/5。

巴菲特后来开玩笑说:“可以想象我是多么激动,一家公司的市值仅仅是一个娱乐设施造价的5倍!”

当然巴菲特这次是当做捡烟蒂的投资思路,55%的收益率已经很高了,但是要知道直到他第二次持有迪士尼股票,在1967年到1995年间,迪士尼的股价上涨了138倍。如果他一直持有这5%的股份到现在,在迪士尼股价最高时这些股份的价值接近200亿美元。

所以巴菲特经常提及迪士尼这个早早卖出的错误。

巴菲特后来承认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巴菲特说:“(在1966年做出的)投资决策是英明无比的,但你们的董事长(指巴菲特)的愚蠢行为抵消了它所带来的良好成果(在1967年卖掉了)。”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也说“迪士尼在60年代的出售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我应该一直买,然后把它忘了,然后一直持有。”

不过虽然错过这么大的收益,但是按照当时的认知和投资逻辑这样的交易还是没有错误的。

巴菲特在第二次的投资期间总获益合计就是22.3亿美元左右,总获利接近7亿美元(44.6%),复合收益率大概在10%左右,当然这个成本价不是依据大都会的买入成本,而是换股时大都会的价值计算的。

05公司特点总结

1.经营模式是一次投入,多次销售,也就是边际成本是越来越低的,而收益率是升高的。

2.财务良好,第一次买入时候公司账上的现金多于负债。

3.公司管理人热爱自己事业、具有拼搏的激情,也就是说公司具有优秀的管理层。

4.巴菲特买入这家公司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巴菲特看到公司的产品是优秀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另一方面巴菲特的买入这家公司的经营历史是长久的,巴菲特基本很少会买入经营历史较短的公司,具有长久经营历史的公司才能看清其经营的稳定性。

5.公司后续陷入较大的竞争中,这也是巴菲特在牛市高点选择卖出的原因吧。毕竟陷入竞争的公司很难看到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支撑股价的高位。

06公司估值思考

巴菲特在第一次买入迪士尼时候,当时迪士尼的税前利润大约为2100万美元,总市值不到9000万美元,市盈率不到10,公司账上的现金多于其负债,一个低估又健康的状态,根据后面巴菲特的说法,当时新投资的一个设备价值就是市值的1/5,可想到价值处于及其低估的状态。

巴菲特第二次买入就是,应该算是被动持有,这次买入大概率是迪士尼通过历史的经营证明其自身的能力和价值,而其实又是大都会需要出手的时候,借此换股到迪士尼股票,而在2000牛市高点的时候卖出。

总体来说,两次迪士尼的持股,巴菲特可能从开始就没有把迪士尼当做像可口可乐、喜诗糖果这样的公司来投资。而是类似早期捡烟蒂的投资思路。

所以在这个案例中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思路就是可以计算明显看到公司低估,同时该公司又有悠久的经营历史,良好的财务,可能并不是可口可乐、苹果这种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但是也值得在价格低估的时候买入。

0 阅读:0

俊人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