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案例——大都会/ABC广播公司

俊人说商业 2025-03-20 09:24:33

巴菲特投资案例大都会/ABC广播公司,这是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之一,在这个公司里面体现了巴菲特后期一直强调的选股标准。

01公司简介/主营业务

大都会/ABC公司是由美国大都会通讯公司(Capital Cities Communications)与美国广播公司(ABC)于1985年合并而成的媒体巨头,以下是其核心信息梳理:

1. 公司起源与合并背景

大都会通讯公司(Capital Cities):成立于1946年,早期通过收购电视台、广播电台等资产逐步扩张,1957年更名为大都会广播公司,1973年定名为大都会通讯公司。其核心业务为广播电视网络,拥有奥尔巴尼-斯克内克塔迪-特洛伊地区的电视台(WROW-TV)等资产。

美国广播公司(ABC):作为美国三大电视网络之一,ABC拥有丰富的电视节目制作和播放资源,但1980年代因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利润低于行业水平。大都会CEO汤姆·墨菲(Tom Murphy)希望通过收购ABC扩大规模,利用其内容制作能力与大都会的渠道网络形成协同效应,同时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这在当时很是轰动,因为这是以小收购大公司的少有情况。

2. 合并过程与交易细节

交易结构:1985年,大都会以35亿美元收购ABC,其中21亿美元为银行借款,9亿美元为出售冗余资产(如有线电视业务给华盛顿邮报),剩余5亿美元由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认购大都会新股提供。

巴菲特的角色:巴菲特斥资5.17亿美元认购大都会300万股新股(每股172.5美元),占合并后公司18.5%股权,并将投票权委托给墨菲,体现对管理层的绝对信任。

合并后公司:更名为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Capital Cities/ABC Inc.),拥有24个主流电视频道、50个有线电视网络及约100家发行商,成为美国媒体行业垄断性企业。

3.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媒体资源:合并后公司覆盖全美电视家庭约25%,拥有《体育画报》《国家地理》等优质内容版权,并通过ABC电视网、ESPN等频道占据黄金时段。

商业模式:轻资产运营,固定成本(如电视台牌照)占比高,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现金流稳定且可预测。

墨菲通过裁员、关闭冗余设施等措施将ABC运营利润率从11%提升至15%。

后续在1995年迪士尼以190亿美元收购大都会/ABC,交易包括12亿股迪士尼股票及13亿美元现金。合并后形成迪士尼美国广播集团(DISNEY ABC.TV),巩固其全球娱乐霸主地位。

02交易情况

在1977年,巴菲特买入了1090万美元的大都会公司股票,当年按股权应分得的利润为130万美元,市盈率约为8.4倍,于1978年卖出,收益率约30%~50%。

1978年,巴菲特卖出大都会通信后,买入了美国广播公司,买入成本为608万美元。到1979年底,该笔投资的市场价值为967万美元,收益率约60%,并在1980年初卖出了美国广播公司的全部股份。

1986年,大都会通过贷款21亿美元,出售9亿美元的资产,另外向巴菲特股票融资5亿美元,共花费3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广播公司。大都会和美国广播公司合并后,更名为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

借此5亿美元巴菲特拥有了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共299万股,基于对管理层的完全信任,巴菲特并将投票权交给了当时的CEO汤姆·墨菲。

在1987年,巴菲特增持了1万股,总持股数300万股,买入总成本为5.16亿美元,占大都会公司18.5%的股权。

1993年,大都市宣布以每股590美元到630美元的价格,在荷兰的拍卖会回购自己公司12%的股份,伯克希尔表示,该公司愿意将持有的三百万股中的一百万股付诸投标,但前提是大都市要全数回购这一百万股股票,结果,巴菲特将一百万股股票卖给大都市,每股六百三十美元,拥有二十亿现金的伯克希尔,继续持有二百万股,亦即大都市一千五百四十万股的13%,在经过一股分割十股之后,伯克希尔现在持有二千万股。

巴菲特后来将出售大都市股票形容为当天的错误,稍后,在1993年底,我以每股63美元的价格卖出一千万股大都市股票,在1994年底,大都市股价涨到每股85.25美元(这其间的差价是二亿二千二百五十万美元),我们于1986年,以每股17.25美元买入这批股票,我曾经告诉诸位,我从前曾经在1978年到1980年之间,以每股4.3美元,卖掉当时持有的大都市股票,而且我也坦承不知该如何为自己早年的做法提出解释,现在我老毛病又再犯,也许,该为我找一位监护人了,无论如何,大都市/美国广播公司,和迪士尼这个真正的全球性名牌相当匹配。

03投资收益情况

巴菲特除了在收购合并之前,对两家公司分别短暂的投资,并且都获取了可观的收益,但是当时巴菲特如何思考的就不得而知了,应该是属于捡烟蒂的投资思路吧。

但是后来的合并后买入就是持有优秀公司的股权的投资思维。

巴菲特起初并不打算卖出大都会/ABC公司,甚至把伯克希尔的大都会股份的投票权交给了汤姆墨菲,并宣称大都会是伯克希尔持有的三家永久性投资之一。

不过最终巴菲特分三次兑现了收益,1993年以630美元/股卖出1/3,获利6.3亿美元,1996年迪士尼收购大都会获得12亿美元现金,2000年清仓迪士尼股票获利20亿美元,总共获利38.3亿美元,为初期投入的7.4倍,年化收益约14.3%。

04公司特点总结公司具有优秀的管理层——墨菲,巴菲特在买入的时候公司的股价一直在不断的上涨,要知道巴菲特当时的买入考虑的安全边际就是因为有优秀的管理层。公司具有特许经营权,主要体现在收购合并后的公司具有很强的垄断地位,经营广播电视台是需要政府审批的,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的进入者。公司利润都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巴菲特在投资之前已经观察了这个行业十几年了,之前就买入了华盛顿邮报,这一类的公司具有很好的现金流,公司的利润都是以现金的形式体现。较少的资本支出,这一类的公司资本支出和折旧率相当,需要很少的资本运作。05估值

来看一下巴菲特买入时候是如何对合并后的企业进行估值的。

巴菲特以每股172.5美元买入300w股,加上当时公司1300w股,总共1600w股,也就是巴菲特买入的市值为27.6亿美元。

当时的大都会盈利在扣除折旧和摊销后是1.22亿美元,ABC公司在扣除折旧和摊销后是3.2亿美元,也就是合并后为4.42亿美元。

公司当时有息负债为21亿美元,每年需要支付利息2.2亿美元。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约为1600w美元。

由此大概计算公司的市盈率为6倍。但是具有较高的债务风险,扣除公司的每年利息后利润就为2.22亿美元,那市盈率为12倍。

当时美国30年的国债利率为10%。

这里估值更想表达是按照巴菲特的选股逻辑,如果具有同样特点的公司,那么就可以参考巴菲特当时买入时候的市盈率是多少,以此做为相对参考。

虽然股票的价值是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但是这是一个基本理论,实操中永远不能去真的计算出来的,模糊的准确胜过准确的错误,我们要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对企业的模糊估值,并配合安全边际。

06总结

巴菲特买入这家公司一是有优秀的管理层,二就是公司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从供需角度来看都是稳定的,保证了公司将来的利润和现金流,第三点就是买入的公司较少的资本支出,这就表示了公司的利润基本都可以反馈给股东。

当然最后巴菲特一直说不会卖出大都会,最终还是抵不过时代的发展。但是并不影响巴菲特理念的正确,评估公司就是看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句话并不是说买入不会消失的公司,而是在你当前认知时代中,判断公司是优秀,未来10年、20年内看不到公司会被取代的可能。不要陷入就是买入永远不会消失的企业,而是在可见的未来公司会一直存在且经营稳定有保障。

1 阅读:3

俊人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