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人也。世好文法,父为郡决曹掾,霸亦少为狱吏。
译文:王霸字元伯,是颍川郡颍阳县人。王霸家族世代喜好研习律法条文,其父亲曾担任过颍川郡的决曹掾,王霸年轻时也做过狱吏。
常慷慨不乐吏职,其父奇之,遣西学长安。
译文:王霸在任期间常常因怀才不遇而情绪激昂,不甘心于狱吏这份工作,他父亲也察觉到儿子异于常人,便送王霸到长安求学。
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霸率宾客上谒;
译文:后来汉军起事反抗王莽统治,光武帝刘秀率军路过颍阳时,王霸带着自家门客前去拜见了光武帝。
曰:"将军兴义兵,窃不自知量,贪慕威德,愿充行伍。"
译文:王霸说:“将军兴正义之师,我不自量力,内心倾慕将军的威望与德行,希望能投身于将军的麾下。”
光武曰:"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还休乡里。
译文:光武帝对王霸说:“我一直渴望能得到贤能之士来与我一同成就功业,你我的想法哪有什么不同呢?” 于是王霸追随光武帝在昆阳打败了王寻、王邑,之后带着队伍回到乡里休整。
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过颍阳,霸请其父,愿从。
译文:等到光武帝担任司隶校尉,率军取道经过颍阳时,王霸请示父亲,希望父亲能带领家族追随光武帝征战。
父曰:"吾老矣,不任军旅,汝往,勉之!"霸从至洛阳。
译文:王霸的父亲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再投身军旅了,你去吧,努力干!” 王霸便跟随光武帝到了洛阳 。
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
译文:等到光武帝担任大司马时,任命王霸为功曹令史,王霸跟随光武帝渡过黄河北上。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
译文:当初追随王霸的几十名门客,渐渐地也都陆续离王霸而去了。
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译文:光武帝对王霸说:“当初在颍川时投靠追随我的人都走了,唯独你留了下来。好好努力!只有在猛烈的大风中,才知道坚韧的草不会被吹倒。”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
译文:到王郎起兵时,光武帝当时在蓟地,王郎发布檄文悬赏捉拿光武帝。光武帝命令王霸到集市中招募人手,打算凭借这些人对抗王郎。
市人皆大笑,举手邪揄之,霸惭懅而还。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
译文:集市上的人都哄然大笑,有的还故意举手嘲讽王霸,王霸羞愧沮丧地返回。光武帝立即向南疾驰,抵达下曲阳。
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虖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
译文:当时传言王郎的追兵就在身后,跟随光武帝的众人都惊恐万分。等来到虖沱河边,侦察的斥候回来报告说河水解冻,冰块流动,又没有船只,无法渡河。
官属大惧。光武令霸往视之。
译文:追随光武帝的下属们都极为恐慌。光武帝命令王霸前去查看情况。
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跪曰:"冰坚可度。"官属皆喜。
译文:王霸担心军心离散,计划继续前行,待受阻于河水后再返回,于是回来后就跪着向光武帝报告说说:“河面冰层坚固,我们可以过河。” 官员下属们听了之后都很高兴。
光武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遂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护度,未毕数骑而冰解。
译文:光武帝笑着说:“刚才派去侦察的斥候果然是在胡说。” 于是率队伍继续前进。等到了河边,河里的冰已经合拢,光武帝便命令王霸护卫大家渡河,还有有几个人没有完全过完河时,冰面就裂开了。
光武谓霸曰:"安吾众得济免者,卿之力也。"
译文:光武帝对王霸说:“能让我们众人得以安全渡河脱险,这是你的功劳啊。”
霸谢曰:"此明公至德,神灵之祐,虽武王白鱼之应,无以加此。"
译文:王霸辞谢说:“这是将军德行高尚,因此得到神灵的庇佑,即便像周武王渡河时白鱼跃入舟中的吉兆,也比不过这等祥瑞。”
光武谓官属曰:"王霸权以济事,殆天瑞也。"以为军正,爵关内侯。
译文:光武帝对官员下属们说:“王霸的随机应变使我们成功渡河,这大概是上天降下的祥瑞啊。” 于是任命王霸为军正,封给他关内侯的爵位。
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译文:到达信都后,光武帝发兵攻下邯郸。王霸率军追击并斩杀了王郎,缴获了王郎的印玺。因此被封为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
译文:王霸跟随光武帝平定河北期间,常率军与臧宫、傅俊一同扎营。王霸特别善于安抚士兵,士兵战死,他会脱下自己的衣服为其收殓;士兵受伤,他会亲自照料伤兵。
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并将臧宫、傅俊兵,而以宫、俊为骑都尉。
译文:光武帝登基后,光武帝认为王霸通晓军事事务,又爱护士卒,有够独当一面的能力,便任命其为偏将军,让其统一指挥管辖臧宫、傅俊的军队,然后任命臧宫、傅俊为骑都尉。
建武二年,更封富波侯。
译文:建武二年(公元26年),朝廷改封王霸为富波侯。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
译文:建武四年(公元28年)秋天,光武帝亲临谯地,派王霸与捕虏将军马武率军向东到垂惠讨伐周建。
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而先遣精骑遮击马武军粮,武往救之。
译文:苏茂率领五校军四千多人前来救援周建,并且苏茂先派精锐骑兵拦击马武的军粮供应线,马武派兵前往救援。
建从城中出兵夹击武,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
译文:周建从城中出兵与苏茂两面夹击马武,马武倚仗着王霸的救援,作战时没有尽,结果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逃奔经过王霸的营地,大声呼喊求救。
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
译文:王霸说:“贼兵士气正盛,我们贸然出兵的话必定会和马武的军队一起被打败,你们只管努力坚守就行了。” 于是关闭营门,坚守壁垒不出。军中的官吏都对王霸的决定表示反对。
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
译文:王霸接着解释说:“苏茂的军队精锐,人数又多,我们的将士内心恐惧,而捕虏将军马武的部队又依赖我们的救援,两军行动不能统一,这是失败之道。
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
译文:现在我们关闭营门坚守,向马武表示不予救援,贼军必定会乘胜冒进;捕虏将军那边没有救援,他们作战的决心自然会加倍。
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
译文:这样一来,苏茂的部队就会疲劳,我们趁着他们疲惫之时出击,就能够战胜他们。” 苏茂、周建果然出动全部兵力进攻马武。
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
译文:双方交战了很长时间,王霸军中的壮士路润等几十人割断头发,坚决请求出战。
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
译文:王霸知道士兵们士气高昂,求战心切,于是打开营门后门,派出精锐骑兵突袭敌军背后。
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
译文:苏茂、周建遭前后夹击,惊慌失措,败阵而逃,王霸、马武各自率军回营。敌军重新聚集兵力前来挑战,王霸却坚卧营中,拒不出战,还正在犒赏士兵,让将士们表演歌舞取乐。
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
译文:苏茂下令军队从趁着大雨向王霸的营中射箭,箭射中了王霸面前的酒杯,王霸却安然稳坐,不为所动。军中官吏都说:“苏茂前日已被打败,如今更容易被我们击败。”
霸曰:"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
译文:王霸说:“不是诸位想得那么简单。苏茂的军队是远道而来的客军,粮草不足,所以不断向我军挑衅,企图侥幸取得一时之胜。
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译文:现在我们关闭营门,让士兵休息,这就是所谓的不通过交战却能使敌人屈服,是最高明的战法。” 苏茂、周建既然无法与汉军交战,便率军撤回营地。
其夜,建兄子诵反,闭城拒之,茂、建遁去,诵以城降。
译文:当天夜里,周建哥哥的儿子周诵叛变,关闭城门不让他们进城,苏茂、周建只好率残部逃亡,周诵则献出城池向汉军投降。
五年春,帝使太中大夫持节拜霸为讨虏将军。六年,屯田新安。
译文:建武五年(公元29年)春天,光武帝派遣太中大夫拿着符节任命王霸为讨虏将军。建武六年(公元30年),王霸率军在新安屯田。
八年,屯田函谷关。击荥阳、中牟盗贼,皆平之。
译文:建武八年(公元32年),王霸率军在函谷关屯田。后来王霸率军攻打荥阳、中牟的盗匪,王霸率军将其全部平定。
九年,霸与吴汉及横野大将军王常、建义大将军朱祐、破奸将军侯进等五万余人,击卢芳将贾览、闵堪于高柳。
译文:建武九年(公元33年),王霸与吴汉以及横野大将军王常、建义大将军朱祐、破奸将军侯进等率领五万多人,在高柳攻打卢芳的下属将领贾览、闵堪。
匈奴遣骑助芳,汉军遇雨,战不利。吴汉还洛阳,令朱祐屯常山,王常屯涿郡,侯进屯渔阳。
译文:匈奴派出骑兵援助卢芳,汉军遭遇大雨,战事不利。吴汉率军返回洛阳,命朱祐率军驻扎在常山,王常率军驻扎在涿郡,侯进率军驻扎在渔阳。
玺书拜霸上谷太守,领屯兵如故,捕击胡虏,无拘郡界。
译文:朝廷发玺书任命王霸为上谷太守,让他像以前一样统领屯驻的军队,抓捕打击胡虏,行动不受郡界限制。
明年,霸复与吴汉等四将军六万人出高柳击贾览,诏霸与渔阳太守陈将兵为诸军锋。
译文:第二年,王霸又和吴汉等四位将军率领六万人马从高柳出发攻打贾览 ,光武帝下诏令王霸和渔阳太守陈䜣带兵作为各军的先锋。
匈奴左南将军将数千骑救览,霸等连战于平城下,破之,追出塞,斩首数百级。
译文:匈奴左南将军率领数千骑兵救援贾览,王霸等人在平城下接连与匈奴交战,打败了他们,并追击匈奴出了边塞,斩获敌人首级数百。
霸及诸将还入雁门,与骠骑大将军杜茂会攻卢芳将尹由于崞(guō)、繁畤,不克。
译文:王霸和各部将领退回雁门,与骠骑大将军杜茂会合,在崞县、繁畤攻打卢芳的将领尹由,但未能取胜。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是时,卢芳与匈奴、乌恒连兵,寇盗尤数,缘边愁苦。
译文: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朝廷为王霸增加封邑和户数,改封王霸为向侯。当时,卢芳与匈奴、乌桓联合兵力,频繁侵扰劫掠边境地区,边境百姓深受其苦。
诏霸将弛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
译文:光武帝下诏,令王霸率领六千多名刑徒组成的军队,与杜茂一同负责修治飞狐道。两人率军堆积石头、铺设泥土,建起亭障,从代地到平城绵延三百多里(大约1250公里)。
凡与匈奴、乌桓大小数十百战,颇识边事,数上书言宜与匈奴结和亲,又陈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转输之劳,事皆施行。
译文:期间王霸总共率军与匈奴、乌桓进行了大小数十上百次战斗,王霸熟悉边疆事务,多次上书建议应当与匈奴缔结和亲,还向朝廷建议向边境运输物资可以从温水漕运,来节省陆路转运的辛劳,这些建议都被朝廷采纳并施行。
后南单于、乌桓降服,北边无事。霸在上谷二十余岁。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
译文:后来南匈奴单于、乌桓归降顺服,北部边境安宁无事。王霸在上谷任职二十多年。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确定封爵为淮陵侯。永平二年(公元59年),王霸因病被免去官职,数月之后去世。
子符嗣,徙封轪(dài)侯。符卒,子度嗣。度尚显宗女浚仪长公主,为黄门郎。度卒,子歆嗣。
译文:王霸的儿子王符继承爵位,被改封为轪侯。王符去世后,他的儿子王度继承爵位。王度娶了汉明帝的女儿浚仪长公主为妻,王度后来担任黄门郎。王度去世后,他的儿子王歆继承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