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马成传

晓明阅览过去 2025-02-26 16:06:44
马成字君迁,南阳棘阳人也。少为县吏。世祖徇颍川,以成为安集掾,调守郏令。 译文:马成字君迁,是南阳郡棘阳县人。年轻时担任过棘阳县里的小吏。光武帝刘秀攻占颍川后,更始朝廷任命马成为安集掾,后来又调任马成暂时代理郏县县令的职务。 及世祖讨河北,成即弃官步负,追及于蒲阳,以成为期门,从征伐。 译文:等到光武帝刘秀在河北地区征战的时候,马成放弃了官职,背着行李徒步而行,在蒲阳追上了光武帝刘秀的队伍,光武帝刘秀任命马成为期门(官名,手持兵器的护卫),自此马成便随光武帝刘秀四处征战。 世祖即位,再迁护军都尉。 译文:光武帝刘秀称帝之后,马成接连升迁,后来担任了护军都尉一职。 建武四年,拜扬武将军,督诛虏将军刘隆、振威将军宋登、射声校尉王赏; 译文:建武四年(公元28年),朝廷任命马成为扬武将军,负责督率诛虏将军刘隆、振威将军宋登、射声校尉王赏等人的军队。 发会稽、丹阳、九江、六安四郡兵击李宪,时帝幸寿春,设坛场,祖礼遣之。 译文:同年马成征调会稽、丹阳、九江、六安四郡的军队前往征讨李宪。当时光武帝亲临寿春,设置了祭坛,举行了祭祀路神的仪式为马成等人送行。 进围宪于舒,令诸军各深沟高垒。宪数挑战,成坚壁不出,守之岁余。 译文:马成率军进军到舒地包围了李宪,命令各军各自深挖壕沟、加高壁垒。李宪多次出兵向马成挑战,马成坚守营垒,不与其交战,像这样坚守了一年多。 至六年春,城中食尽,乃攻之,遂屠舒,斩李宪,追及其党与,尽平江淮地。 译文:到了建武六年(公元30年)春天,舒城中的粮草用尽,马成见时机成熟便下令对舒城发起总攻,最终汉军血洗舒城,斩杀了李宪,还追捕了李宪的同党,江淮一带就此平定。 七年夏,封平舒侯。八年,从征破隗嚣,以成为天水太守,将军如故。 译文:建武七年(公元31年)夏天,马成被封为平舒侯。建武八年(公元32年)马成随光武帝出征击败隗嚣,朝廷任命马成为天水太守,其将军的职务仍然不变。 冬,征还京师。九年,代来歙守中郎将,率武威将军刘尚等破河池,遂平武都。 译文:建武八年(公元32年)冬天,马成被征召回京。建武九年(公元33年),马成接替来歙担任中郎将,率领着武威将军刘尚等人攻破了河池,平定了武都地区。 明年,大司空李通罢,以成行大司空事,居府如真,数月复拜扬武将军。 译文:第二年,大司空李通被免去职务,朝廷任命马成代行大司空的职权,在府中处理事务就如同正式的大司空一样,过了几个月又重新任命其为扬武将军。 十四年,屯常山、中山以备北边,并领建义大将军朱祐营。 译文: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马成率军驻扎在常山、中山两地,以防备北方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同时兼管建义大将军朱祐的军营事务。 又代骠骑大将军杜茂缮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桥,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筑保壁,起烽燧,十里一候。 译文:之后马成又接替骠骑大将军杜茂的职务修整、治理边防要塞,从西河一直到渭桥,从黄河边上到安邑,从太原到井陉,从中山到邺,在马成的主持下都修筑了堡垒,建起了烽火台,每隔十里设置一个瞭望哨。 在事五六年,帝以成勤劳,征还京师。边人多上书求请者,复遣成还屯。 译文:马成在任上主持边疆各项事务五、六年时间,光武帝因马成做事勤劳辛苦,便将其征召回京。边疆地区的很多官吏、百姓都上书朝廷请求让马成回来,于是朝廷又再次任命马成返回边疆负责边关事务。 及南单于保塞,北方无事,拜为中山太守,上将军印绶,领屯兵如故。 译文:等到匈奴南单于率部归附汉室朝廷后,南匈奴承诺为汉室保卫边塞,北方自此没了战事,朝廷任命马成为中山太守,马成上交了将军的印信绶带,但仍然像以前一样负责屯驻军的事务。 二十四年,南击武谿蛮贼,无功,上太守印绶。二十七年,定封全椒侯。就国。三十二年卒。 译文: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马成指挥部队向南出兵攻打武谿蛮贼,没有建立战功,战事不利马成主动向朝廷上交了太守的印信绶带。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朝廷确定其的封爵为全椒侯。马成前往自己的封国生活。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马成去世。 子卫嗣。卫卒,子香嗣,徙封棘陵侯。香卒,子丰嗣。丰卒,子玄嗣。 译文:马成去世后,其子马卫继承其爵位。马卫去世后,其子马香继承爵位,马香后来被改封的封为棘陵侯。马香去世后,其子马丰继承爵位。马丰去世后,其子马玄继承爵位。 玄卒,子邑嗣。邑卒,子丑嗣,桓帝时以罪失国。延熹二年,帝复封成玄孙昌为益阳亭侯。 译文:马玄去世后,其子马邑继承爵位。马邑去世后,其子马丑继承爵位,在汉桓帝刘志在位期间,马丑因为获罪而失去了封国。汉桓帝刘志延熹二年(公元162年),桓帝又封马成的玄孙马昌为益阳亭侯。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