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本该自我。
近段时间,不少网友担忧“胡歌的精神状态”。
因为胡歌最近更新微博的频率和内容,有点「发疯」的迹象。
先是8.21日暗示“退圈”
随后在8.29日又深夜emo文案;
而这一天也是06年胡歌车祸的日子。
可能关注度太高,随后这条微博又被删除。
第二天一早,又发一条像是告别emo的自拍;
9.2日夜间又一条“玩笑接梗”的微博;
这条微博也迅速登上热搜。
一轮喜怒无常下,不禁让人发问:胡歌怎么了?
回看胡歌的经历,“胡言胡语”可能是他一种自我疗愈。
妥协17年前的那场车祸之后,胡歌似乎一直尝试与自己和解,却从未达成过。
在车祸前,胡歌是早早进入影视圈的“广告童星”,当过主持、考入上戏、成为热播剧仙剑的主角;
风华正茂,外形帅气,在80男星里都堪称「成名早人气高」的代表。
正当前途无量时,一场车祸成了转折。
面临死亡,抢救6小时,缝合100多针、10个月的康复治疗,更失去他最亲密的助理。
从此之后,胡歌就成了“娱乐圈流动人口”,接戏演话剧、跑去留学、转型电影、做公益...
胡歌总是在制造热点与突然消失间游走,有人说是胡歌的财富自由,重新抉择人生。
但我觉得更像是胡歌对人生的一种妥协。
车祸给他向上的人生强行按了暂停键,也为他思索未来留下沉重的痕迹。
就像胡歌自己说的:“车祸撞碎了我的躯壳,也撞碎了我的生活,代价太大了。”
往日熟悉的古偶剧虽仍能驾驭,可对将来的职业宽度的考虑,胡歌选择了“不吃老本”戏路:反派、逃犯、现实主义,话剧。
减少偶像标签、磨炼演技,妥协不等同放弃,而是用接纳换取更多的可能,也为从山顶向下滑时抓住了绳索。
胡歌总在有意逃离公众,却又在妥协中回归。
留学三周又回国、喝酒发微博又删去...
看似任性,但也是自我和现实间的妥协,无法割离的演艺身份,与自我追求的重新审视。
表达在互联网的长河里,谁又不曾留下过“黑历史”。
有人总在怀念过去的微博:那时候的明星真不把粉丝当外人,各种发言,真情流露。
随着互联网的变化,谨言慎行的公众形象成了规矩。
一字一句、发布时间都要工作室和运营的几轮审核,甚至退出公众平台的也不少。
社交平台成了利益展示台,营造人设、商业合作、宣发预热等,每次发布都成了精心的包装。
胡歌的“发疯文学”可能不妥,但却很自然地展现活人感,在发照片等于宠粉的内娱,既少见又刚需。
毕竟即使是公众人物也有表达情绪的权力,更何况这对大众又没什么影响。
内容AI化,真人虚拟化,强调粉丝的娱乐圈,却在刻意制造“赛博疏远感”。
不稳定情绪的成年人,才像是社会的常态。
与其营造“易穿帮”的人设,不如踏踏实实的发疯一次,毕竟这也不是他的第一次。
多维之所以被人崇拜,往往源自独特。
在营销日常里,总离不开“借鉴”、“竞品”等词组。
在同一赛道里的产品间,相似总是长存的;
既是为了模仿中成长,也是避免领先的优势被超越。
这样的道理在娱乐圈也适用。
他的宣传标签好用,我也要有,她接的剧火了,我也要有类似的戏上....
标准化的确能让明星快速提升知名度,但也在“扼杀”他的独特性。
定位、作品、形象疯狂向上内卷的明星们,不如向下“胡言胡语”展现点真实感,这才是的不破不立。
粉丝文化的形成,本质上就是被偶像身上某种东西吸引,然后感同身受的群体聚集在一起。
随着明星滤镜的破碎,大众对「人设」有了排斥感,我们越来越不信故意表现的关键词。
展现艺人外的普通故事,是近期宣传的良药,也是内娱未来的趋势。
多维度的展现,既能塑造明星的立体性,也能满足粉丝的「求知心态」。
内娱永远不缺“完美明星”,缺的是“有缺陷的活人”。
其实健康的粉丝关系是,明星产出内容,粉丝进行互动,明星对互动进行反馈。
简单的情感表达,也是一种“互动”行为;
毕竟明星也是人,褪去光环,他们也需要一丝喘息和发泄。
最后。停一停,有时也是人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