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因为父母身体健康的缘故,我加了一些医生的微信,日积月累,慢慢地,朋友圈多了一些医生朋友。粗算了一下,不少于十位医生。
父亲前些年得了肝Ca,幸好,遇见几位好医生,术后恢复良好,不过,现在八十高龄又得了慢阻肺、主动脉硬化,每个月都要去一趟医院。母亲先前做过毕氏2式胃切除术,后来又做了胆囊和肝右叶切除术,现在又有高血压、关节炎和心脏病,各种老年疾病纷至沓来……
人老了,就像机器一样,需要维修、保养,甚至换零件。这是人之常情。我又不懂医术,看着年迈的父母遭受疾病的折磨,我爱莫能助,只能向医生请教、求助。
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太忙了,打扰到他们很不好意思,总是考虑了很久,才鼓起勇气发信息咨询他们,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会打电话给他们,担心他们正在工作或休息,影响到他们。
我一般先在微信上征求医生的意见,等他们有时间回复了我,我再按他们说的去做。这样,也不会挤占他们的时间。如果是非常紧要的事,我才决定打电话。
大家可能笑话我做事不够果断。也许是吧,我这人习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以致有时候考虑得太多,造成精神内耗。没办法,这是性格使然,与生俱来的,很难去改变。
所幸的是,遇到很多医生,人都挺好的,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的医生怕耽误我父母的病情,还专门打电话给我,建议我怎么做。
也许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医者仁心”吧——出于仁爱之心,悬壶济世,为病人解除身上的痛苦。著名医学家裘法祖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可以说是很准确地描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特点。但根据我的了解,我还想补充一句,医生可能在技术上有高低,但只要用心,全力以赴,同样,能给病人最好的诊疗。因为,这些年,父母的疾病都是在二甲医院治好的,看得出来,小医院也有好医生、大医生。
当然,身边也有亲友跟我反映过,碰到个别不负责任的庸医,医术不怎么样,脾气还不好,把病人当成创收的工具。我相信世上有这样的人,但我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一棍子打死所有的人。总的来说,我接触到的医生,他们的人品、口碑、医术都不错,平易近人,把病人当亲人一样对待。也许是我们一家子幸运点,遇到的好人多一些。
一路走来,总有一些人,成为我念念不忘、心存感激的贵人。我自幼读书,粗知礼义,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道理,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无以为报。只能在闲暇之余诉诸文字,表达心中这一份感恩之情。最后,感谢那些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正是有他们,我们的日子才更加的美好,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的幸福。
(码字辛苦,大家要是有兴趣请关注梅畔琴声,感谢点评和点赞,个别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