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命运,一直有很多观点,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也有人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观点众说纷纭。先来看看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我读高中的时候,同届有两个同学,她们是双胞胎姐妹,一个叫江丹凤,另外一个叫江双凤,两人都非常优秀,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这件高考喜事当时在揭阳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媒体争相报道,一度传为佳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b5acff5e0f46f3f885de9d5e2ab163.jpg)
也许天妒英才,让人遗憾和痛心的是,江丹凤在大学期间不幸得了尿毒症,可能治疗效果不好,最终还是英年早逝。留下她的姐妹江双凤,毕业生后去深圳某医院上班。
再来看看另外一个学霸,也是我认识的老乡——揭东区桂岭镇围头村的陈树强,当年他以高考总分692分,获潮汕三市理科总分第一名、全省排位第36,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和桂岭镇福岗村乡贤陈振声的大女儿同年考上北大,因为桂岭镇一年同时出了两个北大学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奔走相告。乡贤陈振声还在家乡福岗村举行庆祝晚会,邀请两位高才生上台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后来,陈树强在北大读书期间,还经常回乡给师弟师妹介绍高考的经验,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和偶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1b019129e4098bbc16f58c36be3d47.jpg)
再后来,陈树强研究生毕业后,也很顺利地考上广东省人社厅的公务员,可以说人生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家乡人也一直以他为荣。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听说是债务之类),很突然,他一时想不开,三十岁左右选择了自寻短见,留下年轻的爱人和年幼的孩子。
这些都是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想来扼腕叹惜,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才生,却年纪轻轻就走了。我们这里的老人在茶余饭后,谈起这些人,都会不约而同说起几个字——“居不去”,潮汕话的意思是他们祖上的风水可能撑不住,有点寒门难以出贵子之意,最终还是抱憾收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aa6916aeb9bf094dbeedb7ec42aa58.jpg)
老人的话我认为过于迷信,但又从身边发生的事件中,觉得冥冥之中,似乎也有点道理。一个人从出生到离开,好像有一种定数。本来,能够考上北大的,都是身体素质较好、心理素质较强的人,怎么会猝然离世呢?
难道真的有“居不去”一说?这我想起了白居易去长安谋生,先去拜访当地的名人顾况,希望他能引荐自己,顾况看他的名字,调侃了一句,“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不过后来顾况看到白居易的诗作,其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顾况为其才华所折服,又补充了一句:“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ef7be2f6679ace051e79bc25c5fa6f6.jpg)
所以,我觉得老人说的“居不去”,能否理解为一个人的健康、性格、才华能否驾驭得了?如果驾驭不了,那可能就会承受不住,纵然少年得志,但兜兜转转,还是昙花一现。就像潮汕俗话说的,“早出日头无好天”。
最后,也谈一谈自己,我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路走来,四处碰壁,跌跌撞撞,碰了一鼻子灰,苦叹“悠悠苍天,何薄于我”,经历了世事无常和仕途不顺,只能缴械投降——认命了,也想通了,觉得世上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功名利禄,而是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最重要,其它皆是身外之物,不必强求。正如一句话所说,“得之坦然,失之泰然”。人生不过如此。
(码字辛苦,大家要是有兴趣请关注梅畔琴声,感谢点评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