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约车行业的内卷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很多师傅吐槽:把油车换成电车,依然挣不到钱。虽然电车的成本比油车便宜,但据跑了7、8年的司机反映,到时候换电池或车辆报废,折算下来,成本依然要每公里1块钱,并非每公里1毛钱电费那么简单。
这些年,很多东西都在涨价,唯独车费,呈现断层式的下降。比如,一条肠粉,从以前的3块钱,涨到现在的6块钱,但车费却从以前的10公里30块,跌到现在的15块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a0461c54570f313f19699dfb36569c8.jpg)
早些年,有跑过网约车的师傅就知道,在2016年,网约车里程价每公里约3块钱,从市区到高铁站40公里,车费约120元,除去平台抽成,到司机手里约90元。但现在呢,40公里的路程,车费50多块,平均每公里1块多钱,到司机手里的利润也就十来块钱。是的,你没有看错。而且,这还是快车的价钱,已经和顺风车差不多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4c5845423fa0b50239a60b99362027.jpg)
尽管如此,司机师傅们还跑得不亦乐乎。也许,他们已经束手无策;也许,他们已经麻木不仁,只能配合各个网约车平台打价格战。平台提供技术,他们提供车辆、人力。但他们不懂,网约车平台只需每单赚5毛或1块钱,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有的大平台,每天可以有1千万订单,利润非常可观。但网约车司机的收入,靠的是里程价和时长费,只有这两者加起来,超过每公里2块钱,才有得赚。但目前呢,大多数的订单都低于每公里2块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52fde2d2c6a3ac50dcf7603a5f7632.jpg)
据说,有的城际拼车订单的里程价还低于每公里1块钱,这意味着快车比顺风车还要便宜。平台却美其名曰,说平峰期帮助司机减少空驶,补充额外收入。司机本来就是靠快车订单吃饭的,你把价格压得比顺风车还便宜,他们怎么盈利?干脆全部都去跑顺风车算了。
司机师傅们为了生活,苦苦挣扎在“只赚单量不赚钱”的路上。这其中,并没有一个官方的指导价,要求各个网约车平台的里程价不得低于每公里2块钱,虽然此前政府有出台文件,要求网约车公司的抽佣不能高于30%,但一些平台耍起了小聪明,抽佣达到了29%,还为了占领更庞大的市场,吸引乘客打车,暗中调低里程价。对于司机师傅们的正当权益与合理诉求,他们却选择了漠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f3917d57473c5564bf08307e16f920f.jpg)
这种状况不知还要持续多久。可能只有卷到司机师傅们都清醒过来,纷纷退出,才有转机。但目前网约车市场供过于求,大量的司机还在跑步进入市场,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趋势。所以,短期内网约车的内卷只会有增无减,司机师傅们的生存状况依然艰难。
(原创作品,大家要是有兴趣请关注梅畔琴声,感谢点评和点赞)
以前骂岀租车公司太黑了,没想到现在网约车平台更黑[呲牙笑]
太造孽了
团结一致,让平台倒闭
挣不到钱,你还干,干着,还叫着,还喝酒唱曲
平台赚走30%以上,为什么没人关注网约车?
牛马太多
快了快了
中年女司机驾着电车跑滴
搞来搞去变成资本家的天下,
人太多了,你不干大把人干。
哪天把电车换成加水车,运价1毛也不足为奇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这样的啊
可以不干网约车,干就别瞎叫唤,又没人逼你干
10公里 15块,已经觉得赚很多了
平台抽佣高了!!而且大部分订单是平台转卖出去给其它平台!!层层转层层抽
1.5特惠不低了,我们这边已降到1.3了,慢慢的会降到1.0每公里,别以为降了乘客得优惠,其实差不多的
因为你就是个打工的,资本家会让你致富吗?
外卖也是一样,去年一年内降三次[得瑟]
你终于知道为什么挣不了钱了
死结解决不了,除了行政命令